法广:在开始评论台湾大选的选情之前,先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长达六集的大型纪录片。顾名思义,影片不光着眼于辛亥革命百周年,它跟今天两岸的现实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亚中:这部记录片就是从辛亥革命来反省中华民族一百年走过的路程。它有两个重要的主轴:第一个主轴就是探讨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路径上的尝试以及迷悟。这百年当中中华民族不断地在迷和悟中打转,一直在找寻这样一条道路:用大陆的讲法是在找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用台湾的讲法就是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第二个主轴就是通过历史了解,百年多来,所有中华民族其实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福祸相依。比如早年进行的现代化失败后,台湾就被割让给日本,在这过程中,骨肉相残,军阀混战,又是国共内战,1949年以后两岸分治。百年之后我们再来反省这个过程,反省之后我们会觉得,真正现代化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孙中山讲的天下为公,否则再国富民强,如果达不到天下为公,也就会成为另外一个霸权而已。另外,两岸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两岸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慈悲,那才真正能走向现代化。才会有机会。 整个纪录片呈现的就是百年之间,中国人不断地在迷和悟之间徘徊。当然我们希望早点找到悟。

法广:孙中山当年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天下为公, 百年之后,中华民族到现在实际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类型的社会,一个是台湾,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民主社会,另外是大陆,还处在另外一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那就是说,辛亥革命百年,其实中国人走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张亚中:就是说,大陆今天在民族主义方面,其实做得很有成就,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民生方面,也有相当一些成果。但是在民权主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也就是大陆走上了一个国富和民强的概念上,但他并没有走到民权主义的概念上。台湾的确在民主自由方面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民族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民生方面,跟大陆同样的,在资本主义熏陶下,走上了贫富不均。简单地讲,孙中山的革命跟一般的革命不一样,不是打天下,而是打不平。孙中山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他不是急着要做皇帝、做总统,而是要建立制度。使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孙中山反对这种会阻碍让中国不强大、不平等的主张,所以他一次革命,二次革命。终其一生,临死的时候还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那么,两岸应该在回顾百周年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时候更应该体会到他所说的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天下为公。这也是中国古老的智慧。或许它永远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但值得所有中国人朝这方面迈进。

法广:那我们现在从您的影片再回到现实的层面,我们来看看台湾今天大选的情况。台湾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日益临近,简略地说,这场大选目前发展的特点,表现出的特征,从您的感觉来看,会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什么影响呢?

张亚中:我是比较保留的。就是说,现在两岸的问题不是交流不够,而是两岸之间的认同越来越远。马英九上台三年多,两岸的经贸交流非常多,但两岸在认同方面却是有逐渐去离的趋势。马英九现在基本上走的是一个隐形独台的政策。这次发表的国庆文告,马英九讲的非常清楚: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但是台湾是我们的家园。把国和家做了一个区隔。可是在我们的传统的中国社会里面,基本上国家是摆在一起的。他把这个做了一个区隔,另一方面他又讲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这就很矛盾。一方面你主张你的主权是涵盖全中国,你又主张捍卫你的主权独立,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所以我叫他是隐形的,就是他不讲清楚。

相对的,民进党现在开始讲清楚了。民进党经过了三次重大改变。最早的时候,他们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到了1999年,为了选举,提出了台湾前途决议文。也就是借中华民国这个壳上市了。就是说民进党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但名称暂时叫中华民国。可是,十月九号,蔡英文又讲了,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换句话说,现在我是搞显性的独台,我已经没有台独的问题,台湾现在已经没有台独的问题。基本上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关键不在于叫中华民国,或叫做台湾,关键是主权独立。主权独立,很明显,就是独立于中国大陆主权之外。 这一种主权独立的概念现在在两党之间慢慢开始汇流了。从这个角度看,我对于两岸未来的发展是有一点悲观的。为什么呢?因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前提就是大家都是一个中国,主权问题基本上各说各话,但是都包括了对方。这种包括对方的主权宣誓,其实就是隐含着不搞主权分裂的意思。

一中各表,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的时候提出的。那个时候,中华民国是中国,可是在经过了十几年之后,他基本上现在已经变成中华民国是台湾了。换言之,其实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在国民党的整个主流论述里面,在1994年就已经消失掉了。但是现在还把那个壳留在那个地方。就好比要喊“芝麻开门”,进教堂喊“耶稣万岁”,要喊一下就可进去一样。他们心中真的认同这个东西吗?其实已并不尽然了。反正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它是针对事务性协商,但是如果两岸进入政治性协商,必然在主权问题上不可能是各说各话。那好,假如在主权问题上不可能各说各话,那怎么去签和平协定呢?两岸之间又怎么进行一个政治性的协商呢?所以,马英九再次当选后,可能两岸政治协商的开启并不会这么快。而只是持续性的维持这个事务性的“现状”。而随着大家的关心越来越少,认同方面也就越来越远。这对未来的长久发展不是特别好的。这也是我要拍这个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目的,透过这部纪录片,让台湾的年轻人,能够重新拾回他们的一个共同认同、共同的记忆。但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一件事情。

法广:您提出的隐形独台和显性独台的概念很独特,同时又可能令人感觉到一种悲观。假如从这个角度去看两岸的前途的话,按照您的思路,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国民党也好,民进党也好,即使前者比较主张维持现状,后者更倾向于台独,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两党其实是在越来越靠近,他们距离中国大陆反而越来越远。

张亚中:我想在这里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大家都在讲维持现状,那我要问,到底维持什么现状?真正的现状是什么?如果说中华民国的主权真正的是涵盖全中国,这是我们宪法的一个现状,对不对?可是这一个宪法的现状大家就不谈了。所以说维持现状这个东西还在不在?在我来看,从宪法的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偏离了现状了。大家认为的维持现状就是在两岸目前分离的状态下,保持不要打仗,不要台独,所谓不统不独。可是更深层的去看的时候,这个根本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前所坚持的宪法,请问你还主不主张?我们以前所建立的国家纲领,国家统一委员会,当然现在不谈了,所以现在还是一个什么现状?其实现在每天都在改变,维持现状本身来讲从逻辑上就是有问题的,因为现状是不可能维持的吗。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其实,我们悲观地看,2012年,不管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谁赢,基本上都是一个隐形独台跟显性独台的合流。而这个合流的结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叫做主权独立。

以前戴的一顶帽子,叫中华民国,民进党后来戴一个帽子,叫台湾共和国,现在民进党说把台湾的帽子丢掉,也戴你一顶中华民国的帽子。他们两个都是主张中华民国独立的。只是民进党可以说,我比你显性,因为我说的中华民国主权就在台澎金马,国民党说的中华民国主权,依照宪法,还在台澎金马,还要加上大陆13亿人口,那谁会相信。

法广:那国民党是不是在采取一种策略?中国大陆应该还是倾向于马英九连任,马英九的政府是不是有一种竞选的策略,他真得连任成功之后,可能会有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或者还有别的计划?

张亚中:我觉得北京的思维逻辑可能不是这样。我们举一个例子,北京现在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一个人在练武功,练习心大法。练武功的时候最怕旁边干扰。北京当局现在内部问题很多,有点焦头烂额。可能他想只要台湾马英九能够选上,不要跟我搞法理台独,维持现状也罢,等到我把武功练完以后,我的经济发展以后,我再来跟你来谈。其实,坦率地将,北京当局在面对台湾问题的时候,缺乏一个大的宏观的战略。北京 现在提倡的什么,一国两制,和平发展。我们大家知道,一国两制是统一以后的政治安排,从来没有说一国两制是统一前的政治安排。胡锦涛讲和平发展,请问胡锦涛,和平发展的时候,怎么样跟台湾保持一个政治定位?北京讲不出来,反正我不承认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就摆在面前这是一个事实。所以北京在这个问题上只是停留在一个技术性的操作。他的逻辑就是反正时间站在我这一边。不管怎样,我就跟你进行经贸交流,让你经济上越来越依赖大陆。你只要不搞台独,反正你也跑不掉。等我大了以后,再来收拾你。可台湾的台独也是这样想,时间对我有利,民进党以为,只要我再经过一次总统大选,两次三次总统大选,我的去中国的教育深入人心,人民就根本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了。现在的矛盾就是,民进党认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共产党认为时间在他那一边。只有国民党搞不清时间在谁哪边,反正赢得选举后再讲。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