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就是共同富裕

作者:刘植荣

十年来,“新政”这个词不时见诸报道,例如,
2007313日人民网发文《“胡温新政”这几年,百姓幸福感在上升》;201331日中国新闻网发文《二中全会勾勒习李新政部署,指引新路向》。那么,“新政”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它的本意又是什么呢?

现代意义的“新政”(the New
Deal
)源于美国“大萧条”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提出的“三R”政策,即Recovery(复兴经济)、Relief(救济穷人)和 Reform(改革体制)。仔细考察罗斯福的“新政”以及后来对“新政”的继续贯彻执行就会发现,“新政”的核心内容就是共同富裕,也就是罗斯福总统所说的“让每个美国人有更公平的机会分享社会财富”。美国的共同富裕之路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强大工会组织

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要加大劳动者分得社会财富的比例。工人阶级要想分得更多的财富,只有组织起来。工会可以增加工人在工资集体谈判中的优势,在很多情况下逼迫资本家让步,因为如果不让步,工会就采取罢工行动,使资本家遭受更大的损失。到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超过30%的产业工人加入了工会组织。

1949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与通用汽车公司达成协议,通用汽车公司保证工会成员的工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与企业生产率同步提高,工会则保证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这一劳资协议成为当时美国劳资谈判的范本,可以说是一项“双赢”的选择,其他工会组织纷纷效仿这一做法。1969年,美国普通工人的工资为90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万多美元,当时,工人已经享有了很好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等福利,工人阶级成为中产阶级的主体。

当时,美国媒体经常发布各大公司工资福利排名,排名靠前的公司自然就能吸引优质劳动力,这也激励了企业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使美国工人阶层的工资水平总体较高,普通劳动者分得了GDP较大的份额。

工会组织的强大,也让企业高管不敢擅自给自己发天价工资,唯恐惹怒工会,导致罢工,让企业陷入停产的困境。

    
建立社保体系

罗斯福总统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出台了《社保法案》,确保劳动者失业有保险,病了有医保,退休有养老金,穷人有救助。为支持这个法案,罗斯福推出了《联邦社保摊派法案》征收工资税(相当于中国的养老保险金),他说:“我们建立的工资社保税制度,就是从法律、道义及政治上赋予纳税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设置这个税种,就是防止有哪个该死的政治家废除我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样,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覆盖到所有国民,公民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都能领到一笔基本养老基金。

除美国外的工业化国家,公民的医疗保健服务基本上都由政府提供,美国则采取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制度,中产阶级和富人自己从市场上购买医疗保险,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穷人来说,则由政府提供医疗救助(Medicaid),医疗救助预算占州GDP22%,其中联邦政府补贴57%2008年,美国共有4900万人享受到了医疗救助,联邦政府支出部分为2040亿美元。

1934年,美国还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相当于中国的城建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救济。

    
建立最低工资和工资封顶制度

为了防止收入差距拉大,美国出台了法律,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公务员工资不得超过私营企业职工,高级公务员的封顶工资大致是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的8倍。工资立法确保了处于弱势的劳工阶层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防止了公务员利用手中的公权给自己加薪,侵占百姓利益。

    
对富人增税

美国的税制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所占比例很小,其目的就是精准定位负税人,降低或免除穷人的税赋。大萧条时期,美国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为81%;二战期间,个税的最高边际税高达94%;二战后的18年期间,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一直为90%左右,即收入高于某一标准时,收入100美元就要拿出90美元纳税。可见,高边际税率就是针对高收入群体。个税的高税率让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支持各种社会福利和财富再分配政策的实施。

总之,美国虽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政府积极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防止贫富差距扩大,让所有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确保社会稳定。美国良心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新政”不但创建了一个中产阶级社会,还给予美国工人阶级更多的政治权利,结束了富人精英统治,使美国更贴近民主理想。

在我们的基尼系数高企不下的情况下,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新政”经验,有利于我们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文明的政策,少走弯路,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