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复旦大学发布了声明,公布了对张文宏论文的调查结果:

朋友圈转发的很多,大家都感到了欣慰。一句话总结,这次对张文宏医生的攻击,可能告一段落了,张医生本人应该安全了。

这个调查结果,值得细读。“符合当年……要求”,是说论文的综述部分“以现在的标准”看,还是有问题的。定性应该是“写作不规范”,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

这是历史的态度,也是“现实”的态度。在2000年,学术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查重系统也不完善。中国人务实的看法是,只要符合当初的要求就行,所以复旦的声明,援引的是1999年上海医科大学的文件,那时两校都还没有合并呢。

但是,这波“人身攻击”仍然是有效的,因为它证明了张医生并非完人,一个“有污点”的人,说的话还可信吗?

我的态度是,张医生的话,依然是可信的,而且是难得的。

只是很可惜,他以后可能不会再“随便说话”了。

张文宏前几天发了一个微博,讲了自己在风暴中的状态。坐门诊,给病人看病;参加上海防疫会议,履行自己“救治组长”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告诉大家,他没事。他没有就“攻击”和“举报”谈一个字,但是公众仍然感到安心,因为张医生“好好的”。

但是,人们都比较粗心,没有注意他在那条微博最后说的话。

file

我的解读是,“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回应的就是前卫生干部高某对他“投降主义”的批判。这段话,张文宏承认中国当前的防疫政策是完美的,最合适的,那就应该坚持下去(清零主义)。

同时,他还说,自己不发微博是常态,发微博是非常态——这几乎可以解释成,他以后不会再随意发微博了。

在前几天张文宏参加一次“外来输入”危重病例的专家会诊,上海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耐人寻味,既发布了现场照片(有张文宏),又在文字报道中隐去了张文宏的名字,只提“救治组”这个集体概念,而没有再突出他这个“个人”。

种种迹象表明,那个爱说话的“张爸爸”,以后很难再见到了。

无论如何,这一次上海市民对张文宏的维护,都是非常感人的。我看到几个人实名发布自己的求医经历,证明张医生确实是一个好人——这是最掏心掏肺的支持和认同,因为这种支持,是中国传统的“拍良心”和“人格担保”。

人们对张文宏的支持,其实是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人们希望这样一个“好医生”“老实人”,不要吃亏,不要在现实中挨整,张文宏不要因为举报而受损(吊销学位,影响职业前途等等),这个诉求,肯定是实现了。

但是,另外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层面,是支持“那个经常进行公共发言的张文宏”,或者是支持“张文宏的发言”,这种支持,维护的是人们共同参与创造的的一个“人设”:可信的公共卫生专家,在公共卫生危机出现时,一个“专业权威”——这种诉求,注定会遇到挫折。

有心人会发现上海的防疫模式确实与外地不同。每一次上海出现疫情的时候,站在前台的,是张文宏等几位专家,他们不仅在发布会上发声,向市民传递信息,也向政府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上海的发布会,主角都不是政府部门负责人,而是专家。

当然,政府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动用行政资源,迅速行动。市民-专家-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这才是“上海模式”的核心(作为对照,可以参考南京和郑州等地)。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直接面向公众发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大都市的优势。但是,张文宏和2003年的钟院士不同,他没有上升到“国家意志”或者代言人,而始终是一个专家的形象。这是2020年上海防疫作出的贡献:地方的、因地制宜的,因而也可能是更精确的。

这个过程,随着张文宏引起的巨大争议和声浪巨大的举报,可能面临着终结的危险。如果是真的,这就是“公共价值”的损失。所以,人们“保住了张文宏”,但是可能最终还是“失去了他”——如果他不再发言,退回他的科室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