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当下第一热词。如果将“共富”或“均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那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可长久了。一代代先贤曾设想过这种图景,却从未实现过,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以前生产力不发达,全社会没那么多财富总量,怎么一起富裕呢?所以历代造反者动员口号往往是“均贫富,等贵贱”,把现有的财富进行平均分配,要富一起富,要穷一起穷。事实上这只是口号,也不可能做到。造反成功,改朝换代,少数原来的贫贱者变成富贵者,而旧朝的富贵者要么被消灭,要么变成穷人,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社会上大多数人仍然是贫困者。

这几十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的社会财富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似乎可以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担忧“共富”最后变成“均贫”,“共富”会不会再被一些人理解为“打土豪”“斗地主”。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其来有自。我们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前不久看到著名话剧演员于是之回忆1951年冬天参加Tu改工作队在湖南澧县的一段经历:

image

image

昨天,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这是根本途径。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不搞“杀富济贫”。

这番话说得很好,但要让公众相信,必须有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则必须要有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权力行使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否则,身怀利器,杀心顿起,很难自我控制住“劫富”的欲望,而且,劫了后未必用来“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