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宋高宗和秦桧联手跟金人达成了“绍兴和议”之后,一直很担心他们冤杀岳飞、称臣割地赔款的行为被民间诟病,所以对民间的历史记录严防死守。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朝廷有不少想要“上进”的官员也开始揣摩这二人的意图。

绍兴十九年十二月四日,秘书省著作郎林机获得了一个面见赵构的机会,他赶紧对赵构说:“我听说民间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在私撰史书,记录对朝廷不利的言论,希望陛下派人仔细搜索,将其严厉禁绝。

这些话很明显说到了赵构的心坎上。

两天之后,十二月六日,赵构对秦桧说:“林机说的事情非常重要,你去好好办理。事关重大,允许民间举报,并且还有奖励。”

得到命令之后的秦桧非常积极,因为他知道,不管是议和也好,杀岳飞也罢,朝廷和民间的主战派都是将主要矛盾对准他的,这件事办妥了,于他自己的好处更大。

一个月之后,秦桧就收到了关于前参知政事李光的线索。

李光是绍兴八年十二月被任命的参知政事。当时朝廷正在秦桧的主持下跟金国的代表挞懒和谈,李光其实是一个主战派,在朝廷中颇有名望,秦桧为了壮大声势,说动了赵构将李光任命为参政,好在和议上联合署名。

和议签署之后,本来就和秦桧政见不和的李光频频与秦桧发生争执,终于在绍兴九年年底被罢职。

随着挞懒被杀、这次和谈失败,秦桧更是对李光心耿耿于怀,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年底,也就是跟兀朮的和谈完成之前,将李光赶出了杭州,流放到了岭南。

赋闲的李光也没闲着,他在藤州(今广西藤县)、琼州(今海南海口)流放期间写了一套史书,并且将其命名为《小史》。这套史书虽然没敢公开发行,但是他的家人都是读过的。其中他的儿子、右承务郎李孟坚还曾经给自己的亲戚陆升之讲述过几段。

而就是这个陆升之,听说朝廷举报有奖,于是就赶紧给两浙转运判官曹泳汇报了这件事。

绍兴二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曹泳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举报李光的撰写的《小史》中有涉嫌对秦桧讥谤的词句,希望朝廷整治。

秦桧大惊失色,他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这些年来,秦桧通过各种手段将不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公文都处理完毕,修改的修改,销毁的销毁,同时也将张浚、赵鼎、王庶、韩肖胄、李光等跟自己意见相左的大人物统统赶出了朝廷,唯一担心的是这帮人在家里撰写回忆录,把秦桧这些年来的斑斑劣迹都记录下来,遗臭万年。

结果他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对他知根知底的李光果然偷偷在家私撰史书,并且他的儿子已经开始到处宣讲了。

这还得了!

秦桧当机立断,请赵构下了一道诏书,先把李孟坚送到大理寺,然后再抓紧时间调查处理李光、销毁他撰写的《小史》。

在秦桧的指挥下,一个多月以后,也就是三月十九日,案件得到了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李光从琼州再流放到昌化军(今海南昌江),永不启用,房屋田产全部充公,私史禁毁;李孟坚撤职,送到峡州(今湖北宜昌)监视居住;李光的弟弟李宽、其余三个儿子全部受到处分。从此以后,李家彻底走向了衰落。

处理完了李光全家之后,秦桧那颗悬着的心依然没有放下。

他开始担心,既然李光能够给自己的儿子看这套《小史》,当然也能给他的朋友看。

于是,秦桧开始全方位收拾朝廷中跟李光有往来的官员:

胡寅因为和李光有过通信,流放到广东新兴;

程瑀因为给李光送过钱慰问,降官三级;

潘良贵因为给李光寄过茶叶,降官三级;

宗颖曾经给李光写信说想去探望,降官三级;

张焘、许忻、贺允中、吴元美等人曾经和李光通信慰问,降官二级;

直到绍兴二十二年十一月,秦桧都还将支持李光的萧振和杨炜贬职,送到万安军(今海南万宁)监视居住。

虽然秦桧的下手极狠、动作极快、打击面极大,试图将所有跟李光和《小史》有关的资料全部销毁、人员全部处分,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桧这一次是真的害怕了。

他就想要用这样的看似雷霆万钧、实则外强中干的手段来警告世人,不要记录任何对他不利的资料和言论。

秦桧达成自己的目标了吗?

要是达成了,他的传记也不会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