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CDT周报】第70期:“祝同学们拿到称心如意的岗位”、“祝总理也一样啊”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2.5.23
主题归类:上海疫情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中国数字时代所有,欢迎个人、媒体和研究机构在注明来源的前提下免费使用。详细版权说明

上期内容:厉害了我的国”到“这是我们最后一代”,不过短短三年时间”>【CDT周报】第69期:从“厉害了我的国”到“这是我们最后一代”,不过短短三年时间

本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15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3条,累计向读者【推荐媒体】70个,刊登读者投稿3篇,“404投给CDT”请点此

编者的话:

5月16日—22日,这一周,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在一个线上举办的经济学家论坛上提出的两大观点遭到全网嘲讽,他提到“1.中国两年防疫(的成功)使得人均延寿10天”、“2.为实现保产业链的目标,可让工人集中居住,一边生产一边隔离”。网民讽刺前者是告诉我们“以疫代牢等同延寿”,后者则可以直接起名为“集中赢”。其实当前上海的防疫模式与这位“砖家”观点有着颇多相似:六天前上海官方宣布“已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下个月初或将迎来全面解封,按照一直以来的官方说法,“封城”相比“躺平”模式有着更低的新冠重症、死亡病例,因此已“集体坐牢”了两个多月并幸存至今的上海市民,或将喜提“人均延寿x天”的伟大抗疫成果。而从本周“永久方舱医院、15分钟核酸圈、健康码/核酸/疫苗一码通”等新闻报道的接连出现足见:我们2023年的生活恐将继续与防疫相伴。即便如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持续的经济失血也已变得难以承受。早在上个月上海官方就允许了大量企业以“封闭生产”的状态复工,其中工人们集中生产、集中居住没有离厂自由,很难说这与网民所谓的“集中赢”有何不同。在上海宣布分阶段复商复市,并逐步放开社会管控之后,有大批民众拎着行李如逃难般乘火车、飞机离开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演了几十年来都难得一见的“离沪潮”。与此同时,还有大量上海市民被困在家中,没人知道不同区域的解封顺序会遵循怎样的标准,一些人表示已受够了@上海发布 画大饼式的再三欺骗。但在官方眼中“只要一个地方有,那就可以等于全有”,于是在那些宣传报道中,上海的“人间烟火气,正袅袅升起”。

filev

这一周,被戏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公知”的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又被网友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孤勇者”。这是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胡锡进总是忧心忡忡地点评中国经济所遇到的困境,甚至给人一种“死谏”的悲情感。好像当下就只有老胡还在关注时事,且认真的向当局苦口婆心提建议了。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如网友所说——“别人说了就删了封了炸了,就叼盘还有资格说”。而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墙内舆论环境在过去一周内已发展到连夸金正恩、夸总理都不能说的地步。几天前,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新冠治疗方案,人们惊讶发现其防疫方式“竟然还算科学”,如鼓励民众居家自愈而非集中隔离,也没有妖魔化地宣传病毒的恐怖,这显然是弃抄“优等生”作业直接加入了“全球逆行”。这种“差生转学”的举动令许多网民倍感惊讶,毕竟去年中国“防疫自信”时还有不少人调侃朝鲜式的防疫是“发现一例枪毙一例”。而更令网民惊讶的是,就在人们热议朝鲜抗疫政策时,相关新闻及评论却尽数遭到屏蔽,破天荒的亲历了“连朝鲜新闻都要删除的这一天”,更讽刺的是一些“三胖毕竟留过学”、“三胖独裁而不愚蠢”的恶搞梗传播,有网友感慨说“有无可能有一天我们需要学习朝鲜经验”。华尔街日报近期则放出了一条中共内幕消息指“李克强走出了习近平阴影,正努力修复中国经济”,不得不说这类消息加大了人们围观高层政治异变的热情,如习近平几天内多次缺席《人民日报》头版就被视为了“一种重要信号”,各种民间猜想甚嚣尘上,仿佛海里(中南海)已经是风云再起。各种纷乱的信号频传大概反映出人们内心对于“变局”的由衷期待,不过目前也许只有这两点是事实明确的:1.李克强在近期视察云南时身处拥挤的人群却全程未佩戴口罩。2.李克强访问云南大学后,微博将至少两个话题话题屏蔽,微信删除了部分文章,禁止人们发起讨论。而一位微博网友因评论“我越来越喜欢总理了”遭到删帖,其他网友将“罪名”总结为“恶意喜欢总理罪”。在李克强对云大学生寄语“祝同学们拿到称心如意的岗位”的官方评论区,有网友热烈回应道“祝总理也一样啊”、“总理加油,信女愿一生吃素(指祈翠)”。

filev
imgv

一周荐读:

5月18日,李克强到访云南大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后,微博将“总理在云大”和“总理亲临云南大学”等话题屏蔽。微信也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查,例如公众号“楼哥哥”在题为《他没有戴口罩,也没要求别人戴口罩》的文章中写到李克强访问云大,文章目前已被删除。

在最近的中国舆论场上,胡锡进是最关心中国经济的大V,甚至有了一些“死谏”的悲情感。对于平日里不太看得上胡总的人而言,最近他很多敢言的经济表态,时常会让你产生“竟然是胡锡进说的”“说的太到位了,但怎么是他”的错乱感。最近,胡锡进几乎每天都在满怀忧患感地谈论中国经济。

新冠疫情持续在中国蔓延,全国多地都在经历强制封控与各种侵犯公民权利的官方暴政。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中国公民站出来发出独立的声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着抗争。本期《404档案馆》我们关注:中国公民是如何依据科学和法律对防疫人员讲道理,又是怎样拒绝服从官方的侵权性防疫措施的?

过去两个月里,在上海这座曾经的国际化大都市,发生了饥饿、死亡、方舱、硬隔离、有病无医、有家难回、亲子分离、精神崩溃,再到宠物被活活打死、防疫人员撬锁入户消杀……在这一背景下,很多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国人选择离开这座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生活在上海的中国人想要逃离。这些想要逃离上海的人们有着怎样的经历?什么样的人才能得以逃离?

一周关注:

5月17日,国家反诈中心微博公号发布了一则宣传视频指抖音平台部分“做任务返小利”的任务存在诈骗行为,许多用户“大额投入后被拉黑”,然而这条消息却意外翻车,评论区涌入大量网民吐槽上海解封遥遥无期,甚至要求将“上海发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也归为诈骗账号。

中文,或者说简体中文,或许不是“已经死了”,而是 “已经统一了”,人们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不知道还有别的表达,美该怎么表达,惊讶该怎么表达,悲伤该怎么表达,爱该怎么表达……一切都被统一了。中文的死亡不是因为使用者越来越低龄,而是因为被持续不断地“修剪”,“提纯”。

5月17日,《华尔街日报》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MU5735坠机事件的原因可能存在“人为故意”。几个小时之后,官方媒体就对这则独家消息进行了“回应”,中国民航局通过环球网发布了一则消息指华尔街日报的信源并非来自美国官方……有网民注意到在“东航空难疑似人为”的消息引起热议之后,相关内容直接遭到了审查。

有网民在了解了“朝鲜版新冠治疗方案”之后认为朝鲜在现今恶劣的医疗条件下依然采取了较为科学的应对方法,如鼓励民众居家自愈而非集中隔离,同时也并没有过度妖魔化病毒,显然是暂时放弃了抄中国的“优等生作业”而选择加入“全球逆行”……

5月18日,有网民发现“粉红博主”赛雷话金多个平台突然遭封禁,疑被全网禁言一年。两周前,他在一期攻击外媒CNN的视频中意外露出了“坦克人”的新闻画面。多个平台同时遭到处理,这也意味着赛雷话金或已遭“全网封禁”,成为了“支持铁拳遭遇铁拳”的经典案例。关于封杀原因,多数网民认为与六四坦克人画面直接相关。

人民文娱将纪念“国际不再恐同日”的微博删除,这引起了一些网民的不满,认为此举才是真正的“恐同”:网友 @Yundlm_777评论道:相爱即英雄,希望有一天彩虹也能上镜头,人民文娱能没有顾虑地发这条微博,而不是发了又秒删。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中国过去两年的防疫,相当于让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增加了十天,并论述1%的人均消费增长能提高每年10天的生命……对于过去两年在防疫上半场跑赢了美国的中国来说,如何在进入下半场之后重新计算不同政策对于人均寿命的正负影响,是一件必须尽快进行科学论证的事情。

2022年5月16-21日,距离李文亮医生的去世已799-804天。 @怡百丽:偶然刷到李文亮医生的微博,看着评论突然破防。千言万语到嘴边也只有一声叹息。疫情三年了,有太多人,永远活在了三年前。

一周惊奇:

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再次蔓延开来,包括中国首都北京在内的各地,官方都采取了十分严格的防疫措施。其中,消杀是最被常用的防疫举措之一。中国多地都采取了大规模的对街道进行消杀的举措,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居民交出钥匙,强行入室消杀。

上海青浦徐泾玉兰清苑上演了一场瑞士卷风波,有居民到居委会找工作人员询问事情,没想到进到居委会办公室后,刚巧碰到了三名工作人员正在办公室里吃刚买来的瑞士卷,这一幕这让该居民非常生气,因为大家这几天吃的都是方便面,视频被曝光到业主群后,居民们集体炸了锅。

这是2022年4月15日出现在一份名叫《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的学生报纸高二作文指导版上的一篇文章,题为《红盖头》,作者余显斌。文后“品读”写道: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不能不为这位亲手处决自己妻子的革命者的高尚人格、伟大的家国之爱动容。

在不少人、不少地方眼中,在防疫面前,只有新冠是病,其他病不是病;你可以死于喉炎等任何急病,但就是不能死于新冠。如今在对待农民种田问题上有着同样的逻辑,不管时令过不过,配合防疫大过天。可防疫真的大过天吗?老祖宗有句话:“民以食为天。”吃饭才是天大的事。地都不能种了,吃啥?吃的都没有了,还防的哪门子疫?

网友 copy 原整理了疫情中的”防疫新话“,包括硬隔离、四应四尽、一朵云一根线一个面一条边、腾换扩容行动等。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社会面基本清零、社会面动态清零、硬隔离、软分隔、静默期、微网格、网格长、静态管理、强化兜底、流调判密……

一周言论:

我们为了一种相对安全状态,牺牲掉种种非必要,可是当物理意义上的封控解除,人心却不一定走出封控,人心依然在紧急状态。一开始你以为过了紧急状态,失去的非必要就会回来,后来你发现失去的只会一件件更加失去,所谓正常生活留在了昨日的世界,三年后依然没有回归的迹象。

闻一多、鲁迅、徐悲鸿、梅兰芳……他们被尊称为爱国文人、爱国艺术家,一方面是因为以笔作投枪,舍身反抗外敌入侵,另一方面是因为针砭时弊,始终警惕当权者对百姓的欺压……而香山画院说,要发扬中国文人的传统风骨,不要传递负面信息,我觉得这是中国文人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在这个国家,私人看个脚气恨不得都要挂个顶流专家号,这么重大的公共防疫问题却相信居委会嫂子,你说中国人到底是惜命还是想集体自杀。大白们破门粗暴消杀、架走百岁老人、隔离两岁孩子、把妇女按地下磨擦、绑走为了照顾癌症母亲企图居家隔离的男子等英勇事迹不必列举了。 有一天,我居然发现他们抬走了渐冻症患者…..

太远的我预测不了,但2023年的中国式抗疫生活,现在已经浮现出了比较清晰的图景。基于健康码的公共场所通行查验在2023年会继续保留,并且,很大概率会把疫苗接种纳入到通行条件。例如进入电影院日常要查绿码➕疫苗接种记录,这两种信息可以显示在一个页面。

一周故事:

仅仅因为在豆瓣发表的一些日常言论,3月底,朋友“桔子”使用了15年的豆瓣账号被永久封禁,豆瓣对于作出封禁处理的解释是——发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规定的内容,依法关闭账号。桔子的豆瓣账号里有上千条书影音的感想记录,还有许多照片、日记、创作的文章,以及购买的豆瓣时间课程,一句冷冰冰、缺乏具体依据的违规判定,就将这一切都抹杀了。

在公共交通还没恢复的今天,去虹桥火车站并非易事,甚至是艰难的。有的人是支付了500到1000的高价车费,简直难以让人相信,从你的住处到火车站堪比某些地方的机票价格。有的人骑行几个小时,穿越上海的大街小巷。更有人甚至从浦东走到虹桥火车站,其离沪的决心之大令人倍感唏嘘。

看似一个意外,一个失误,其实是为了省事,罔顾生命。的确,在很多人眼里,一只宠物狗死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生命从来没有大小之分,任何生命也都不该被轻贱。采用极端方式消杀一只宠物,不过是打开了肆意处置他人的口子,那种残忍是一脉相连的。

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探索。合肥又刷屏了。这次是因为该市对外宣传“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可光明正大地来”。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社交媒体上,合肥的表态也赢得了无数赞誉。有网友说,“‘光明正大’几个字,让人泪目”。合肥之外,不少城市也在用实际行动,探索在动态清零的前提下,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抗疫,如何构建人性化政策,成为城市之间一场接力赛。

令人震惊的事实是,2022年5月1日的上海,许多身处上海的劳动者正在饥肠辘辘盼望解封。仅4月30日到5月1日,笔者所在的民间临时互助小组就收到了296条在沪外地民工的求助信息,经筛选可能需要解决的需求196个;当天完成的配送共19次,受助者共271人。这仅仅是经志愿者通过各种渠道核实、筛选出的最紧急,最需要帮助的个案,在此之外,不知还有多少不懂得使用互联网求助的务工人员正在盘算最后的剩余物资。

这不是小说,这是现实世界的冷僻角落。在这个角落里,一代农民在城镇化的开发过程中,一步步被夺走了土地,但又无法融入城镇。随着老龄化到来,整整一代失地农民,在结束了农民工生涯返回农村之后,面临老无所依的窘境。

一周分析:

未来会如何?不管站在任何立场上做设想,从团场到城市都显然是至少一代人的事情。靠土地招揽移民的问题在于,土地和水是有上限的,你本身就是沙漠边缘的绿洲耕地了,2021年相比2017年的总灌溉面积已经多了两百万亩了,到没有多余土地的那一天,要靠什么说服内地的破产农民来南疆而不是去吴粤讨生活呢?

价格总是对应一些基本的自由,没有信息自由,没有交易自由,市场主体不对等,那么价格自然是失真的。 而汇率更是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某种特殊价格, 如果一种货币的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其汇率就不能反映其市场价值,更不要说是可持续的。

虽然说为 Gitee 感到惋惜,但实话讲,作为一名程序员,处在一个健康、丰富的开源生态里面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从我们个人角度来说,还是坚定去拥抱 GitHub 吧,在 GitHub 我们能够搜索到更多丰富的资源,了解到更多优秀的开源项目,自己学到了,变强了,才是最重要的。

一周视频:

5月17日,在上海封控政策执行2个多月后,官方宣布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并计划于6月解除封控。然而就在封控措施还没有放宽,大量上海市民仍处于不自由状态时,官方媒体(人民网)、市政府官微(上海发布)却接连发布“复工复产复市”的消息粉饰太平,称“上海的烟火气正在回来”、“已实现社会面清零”,而这些消息引发了上海市民的严重反感。

5月15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们聚集在校园内,集体抗议校方在没有征得意见的情况下擅自修建围墙进行硬隔离,将万柳学生宿舍区与教职员工区“一隔为二”,并提出诉求——“同住同权,拆除柏林墙,叫郝平(校长)出来”。北大副校长陈宝剑到现场向学生喊话,面对学生们的质疑他提议“请大家把手上的把手机放下,保护北大!”

5月15日,官方微信视频号@今日十八里店 发表了一条视频,视频中展现了官方在对北京十八里店乡的街道进行消杀工作。这一视频迅速引起了很多网友对消杀行为的批评。很快,这条视频就被删除。同样在北京,5月15日,微信视频号@mandy0015 发布了一则视频。在视频中,成群结队的“大白”在对北京农光东里街道进行着消杀工作。

5月20日,一段上海退休老教授向居民讲解消杀常识的视频在微信流传。据称这位老太太曾是“研究沙林毒气”的,退休于华东理工大学,所住小区在徐汇区湖南街道。老太太据自己已知的科学论点就高频率大剂量的户外雾化消杀提出了诸多质疑,认为其作用“微乎其微”,反而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议基层执行人员执行命令不能盲目,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