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你砸再多钱,也挽救不了这个帝国
作者:余少镭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默存”,转“后现代聊斋”
发表日期:2022.8.25
主题归类:历史规律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还是先从末代齐王讲起。

他有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名字:建。

连谥号都没有,历史上只称“齐王建”。

没有谥号是因为,齐国是在他手上彻底玩完的。

田建上位第五年,秦军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郡守顶不住,派使者联络赵国,表示上党宁姓赵也不姓秦,于是赵国便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秦国眼看嘴边的肥肉丢了,怒不可遏,向赵大举进攻。

按《史记》的说法,“秦攻赵,齐楚救之”(《田敬仲完世家》)。

齐楚联合救赵,秦国打起了小算盘:如果齐楚出自真心,联军逼近,秦就退兵;如果齐楚只是做做姿态,秦就按计划继续攻赵。

没想到,田建亲手把答案剧透给秦国。

“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秦军来攻,赵国内又遭遇饥荒,军中缺粮,向齐借粮,却被田建拒绝了。

当时齐国谋臣周最劝田建说,从地理上来说,赵是齐、楚的屏障,如果赵亡了,秦军想灭齐楚就能长驱直入,唇亡齿寒的道理很难懂吗?不能因为爱惜粮食而罔顾大局啊。

田建不听。

赵向齐借粮被拒,释放了一个信号,所谓齐楚联合救赵,齐只是在演戏,楚当然也就不尽力了。于是,秦国完全放心了,白起全力攻赵,长平一战,赵军被坑四十万,赵国从此元气大伤。

跟齐王建相反,进入战国时期,除了军事行动,秦国对外砸钱也是大手笔。

战国不同于春秋,所有礼义、秩序荡然无存,国与国之间完全按丛林法则行事。秦虽在西方,但它要的是整个天下,钱粮根本就不是事,所以历代秦王既乐于、也善于通过砸钱来实现政治目的。

比如行反间计。

魏国信陵君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国际威望极高。长平之战后秦军包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安釐王惧秦,迟迟不出兵,信陵君无奈,窃符救赵,解了邯郸之围。十年后又是他,亲自“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是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遭受的最大军事打击,信陵君魏无忌自然就成了秦国的眼中钉。

为了拔掉魏无忌,秦庄襄王先是“行金万斤于魏”,用巨款买通跟魏无忌有仇的人,让他们在魏国散布谣言,说信陵君名闻诸侯,正准备废掉魏王自立;又几次派人到信陵君府,高调祝贺他成为新魏王。

魏安釐王中计,收了魏无忌兵权并疏远了他。魏无忌报国无门,纵情酒色,最后郁郁而亡。

魏无忌一死,秦再也无忌,遂派大将蒙骜率军攻魏,摧枯拉朽,一举打下魏国二十城,并为秦之东郡。

要知道,这只是秦使的诸多反间计之一,相比其他方面的大砸钱,反间计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从秦昭王起,秦就一直奉行远交近攻的政策。

“远交”怎么交?

砸钱援助,就这么“交”。

秦庄襄王死后,嬴政继位,吕不韦将门客李斯推荐给嬴政,李斯献上的第一计就是砸钱:“阴遣谋士赍j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自己就是“名士”,他最清楚,所谓名士,没有谁是金钱收买不了的,万一真有,买不了他的心,那就买他的命。

嬴政亲政之后没多久,从魏国来的游士尉缭也献上一计,跟李斯异曲同工:

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国这么强大,诸侯就像是秦的郡守县令,各个击破完全不成问题。只是要当心诸侯联合起来打秦国一个出其不意,那就麻烦了。当年晋国的智伯、吴王夫差、齐湣王就是因为大意而被灭的。建议大王别爱惜钱财,砸重金收买各国重臣,摧毁合纵联盟,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尉缭还算出这笔钱大概多少:三十万金,按购买力折算,约等于今天十五亿人民币。当时秦虽然在商鞅变法后国力明显提升,这笔钱也不算小,只是,砸出去“则诸侯可尽”,还是很划算的。所以,嬴政即命李斯具体执行砸钱计划,并“使其良将随其后”,收买不了就杀人。

至于秦国库的钱是哪里来的,那就不用问了,反正,秦国有的是勤劳的百姓。

img

《大秦赋》嬴政台词:“六国之民,多有不能温饱,解天下庶民于倒悬,时不我待。”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钱砸出去有效果吗?

当然。开篇所讲的齐王田建,就是秦国砸钱计划中典型的入坑者。

齐襄王死时,田建才十五岁左右,由母亲君王后摄政。君王后,也就是那位前莒太史之女。司马迁说:

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田敬仲完世家》)

君王后很精明,一方面,她小心翼翼地跟秦国搞好关系,接受秦的“远交”,同时跟诸侯也保持良好关系。也因为齐远在东海边上,跟秦国离得远,所以当秦不断地攻打赵、魏、韩、燕、楚,五国苦苦自保时,齐国一直袖手旁观。前面讲的,信陵君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齐国也是不参加的;不肯借粮给赵国,应该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所以田建在位期间基本没卷入战争,齐国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岁月静好。

所谓精致利己主义者,田建母子就是典型代表。

田建在位第十六年,君王后死了,他任命一个叫后胜的为相国,而这个后胜,拿秦币更是毫无底线。《田敬仲完世家》说:

后胜相齐,多受秦闲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闲,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后胜不但自己多次受秦政治献金,还派大量亲信门客入秦,这些人拿了秦币后,回到齐国,全部成为亲秦派、带路党,想尽办法左右齐王,让他脱离合纵联盟,不修战备,不助五国抗秦,眼睁睁看着秦先后灭了五国。

于是,齐王建四十四年,当秦军终于兵临城下时,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帮得了齐国了。《战国策·齐策》说:“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秦国派一个叫陈驰的使者来忽悠田建,说投降就给他五百里地养老。齐的即墨大夫劝田建说,“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奋力跟秦一战,不是没有希望。

但田建还是听了后胜的话,“不战,以兵降秦”(《田敬仲完世家》)。秦国兵不血刃,吞并了最后一个大国,一统天下。

嬴政,就这样成为了始皇帝。

而田建的结局,《战国策》说:“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嬴政许诺的五百里地,纯属忽悠,他把田建迁到一个叫“共”的地方(今河南卫辉),扔在松柏林里,不给饮食,活活饿死。

也是活该。

一千多年以后,苏洵《六国论》开篇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里的“赂秦”,指的是各国为了自保,纷纷割地给秦国,“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但从秦国砸钱“远交”这个角度看,也可以改为:“秦灭六国,非兵之利,战之善,胜在诱赂。”

而且,始皇帝还非常自信地以为,用钱砸出来的江山,从一世、二世乃至万世,可以永远屹立不倒。

没想到,历史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仅仅过了十四年,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估计在九泉之下也想不通,从大泽乡那场大雨,到阿房宫那场大火,这完美闭环刚好象征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历史规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一旦命都不要了,你砸再多钱,也挽救不了这个帝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