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火
今夏南方大旱,尤其对四川、重庆的上亿人来说,这个酷暑太难熬了:高温、缺电、山火,还有紧绷无法放松的防疫,真可以说欲哭无泪。
这还不算,他们发现,自己苦不堪言的处境,在网上竟然成了被人调侃的对象:“川渝人民要哭了”这一话题在微博上一度每天阅读量高达1000多万,冲上了热搜。
连日来,许多人都站出来抨击这是在消费他人的苦难。8月22日,一位“爱笑的蓝胖纸yeah”在微博上说,像“川渝人民要哭了”这样的标签“好像在娱乐化一场灾难”,在描述了当下的川渝民众的苦处之后,他说:“没有人比我们更渴望一场雨,这个夏天,川渝人民已经过得很不容易了,用这个娱乐化的词条真的很不礼貌。”
他这么说已经相当克制,两天后,公众号“十点读书会”上一篇10万+的文章标题就旗帜鲜明地抨击:《川渝都死人了,你们还在笑?》,文中对这一公共话题娱乐化的现象极为反感:“一场水深火热的灾难,一条条人命悄无声息地离去,竟能沦为一帮人无知的狂欢。”
群情激愤之下,微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标签:“川渝人民的灾情不该拿来调侃”,导语已表明了立场:
面对灾害事件,每个人固然可以表达不同观点,但都应契合事件本质。高温干旱、山火四起,这是危及川渝群众生命安全的严肃事件,不应当被娱乐化看待。不轻浮的做标签化表达,尤其不对灾害事件任意调侃以供谈资,是网络时代应有的理性和表达素养。
这话当然对,然而在微博上,这一话题标签的热度却远不如“川渝人民要哭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事表明当下舆论环境的堕落已经无可救药,进而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病了”,“是该治治了”。
即便不这么悲观的人,可能也发现,用娱乐/自嘲的方式来消解灾难给人和社会的影响,这几年好像越来越多了,但又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庆嘉陵江有一段露出江底
如果你正深受其苦,反感这样不识相的调侃,那当然是很正常的反应,但问题在于,这是内在于网络媒体本身的特点。如果是很严肃的话题,通常来说,讨论热度就很难起来,因为这会让人难以产生参与感。
我曾参与设计过许多网络活动的流程,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它多么精巧、有深度,而是需要让各色人等都觉得有话可说,并且要降低他们发言的门槛,不要觉得“这问题我不懂/与我无关,我最好闭嘴”。
要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关联感,这本身就很难。武汉、上海的封城,即便身在外地也比较容易共情,因为那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可是重庆山火,对远隔千里的很多人来说,可能确实难以切身感受到当地有多痛苦,这就容易陷入一种“除了表示同情,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的状态。勉强表示悲痛可能显得很假,而搞不好还表错了态,这很自然地会让很多人选择闭嘴乃至无视。
当然,你或许觉得,“那你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算闭嘴也比这样调侃好啊”,但很遗憾的是,这样一来,事件本身可能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公众关注了。在权衡这些时,取决于各方在意的是什么——是在意关注度(有人关注,总比没人关注好),还是觉得“正确的关注”才更重要。
其实这些年的疫情已经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一点:一个话题引发关注,往往不一定是因为当事人的处境多么痛苦,而可能是其叙述技巧打动了公众。很多人都心酸地注意到,上海人被封城时苦归苦,但得到的关注也远比那些小地方多,后者的处境甚至可能更苦,但却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川渝人民要哭了”这样的话题标签尽管可能让人不快,但它确实成功带动了公众对川渝人民处境的关注。与其去道德谴责那些人猎奇,不如去搞清楚他们为何如此反应。
仅仅是道德谴责,可能讲多少遍都没有用,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要他们对深受旱情、限电之苦的人们更多共情,那你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约瑟夫·普利策
实际上,回头看看现代新闻史,你会发现,19世纪末的美国人也都是被那种标题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小报所吸引。当时《纽约新闻报》的老板赫斯特被认为是“当时纽约最没有道德感的一位总编辑,下定决心、不计任何代价追求发行量”;另一位传媒大亨约瑟夫·普利策虽然后来因创设普利策奖而得到尊敬,但他的《纽约世界报》也向来以迎合读者猎奇倾向著称,在编排上用各种手法突出标题,增加报道的戏剧色彩,也因为这种新闻的娱乐化倾向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就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大众心态来说,国内当下和当时的美国人可能差不多,只是网络的崛起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舆论环境,即便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样向来以严肃报道为使命的媒体,如今也要向《赫芬顿邮报》这样的互联网新贵学习如何下沉。哪怕你觉得有些媒体平台看着相当低俗,内容更谈不上有啥意思,但流量表明,它们可能确实更了解大众想看什么。
那是否意味着对这种公共话题娱乐化的现象,我们除了“顺应潮流”之外束手无策?那倒也不见得。
实际上,任何公共话题在发起之后,都不可避免受到各种社会声音的推动,不同立场的人们具体感受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其走向往往连话题的发起者都无法左右——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翻车事件”了。因此,这个话题的具体内涵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可能涵盖彼此冲突的情感、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它完全可能被“改造”成另一番模样,呈现出不同的意味。
四川下发通知,8月15至20日全省除攀枝花、凉山外,工业用电全停
这一轮的西南旱情进入公众视野,始于“成都限电”8月17日冲上热搜,当天的微博阅读量高达1.55亿,但次日就跌到1609万;从8月19日起,“重庆山火”话题开始攀升,8月22日微博阅读量冲到5.35亿,至今仍维持每天2亿左右的阅读量;“川渝人民要哭了”则是8月21日出现的,第二天就达到4.93亿阅读量,第三天起大幅衰减。
由此可见,这样的话题设定确实让更多人参与对川渝各地人们处境的关注,但在起初旱情、限电没那么严重的时候,人们或许还能面对这样的调侃乃至自嘲,但当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就越过了临界点,原本轻松的调侃顿时就显得像是无法忍受的幸灾乐祸了。也就是说,随着形势不断变化,人们的感受、话题的涵义也随时都在发生变化。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仔细去看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个话题底下,其实远不止是娱乐化的调侃,而是不断涌入各种复杂的感受。
有一位搜集了这一话题标签下很多人的生活记录,说“每一条都让人心疼,别再把灾难事件娱乐化了”;还有人写到大灾大难面前,无数人开展自救,“自发运送救火物资,凝聚力量,奋勇向前”,“川渝人民,再一次让我感动”;又如贵州广播电视台的“零度时评”日前谴责:“隔岸观火不像加油,也不是幽默,是幸灾乐祸!别在应该严肃的时候,开不严肃的玩笑。”
然而所有这些话发出来时,都加上了“川渝人民要哭了”这一话题标签,可想而知,这是为了让自己发言的“能见度”更高一些。
无疑,“川渝人民要哭了”确有几分调侃,本来“要哭了”或“都快哭了”就是流行语,你百度一下都能搜出上亿条,只是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具传播性,但不论其本义如何,相关的内容却可能正是在记录苦难、表达共情,乃至反对娱乐化本身。
话题标签纯粹是一个工具,将相关的话题都聚拢到一起,让零散的个人感受更集中地受到关注而已。有人因此说“这个词条下的悲惨和困难太让人心酸了”,这正表明,人们看完相关内容后,感受到的并不是灾难事件被消解,而是恰恰相反。
这可能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习的一课:在众声喧哗的媒体大众化时代,每天可能都有无数话题要争夺公众的关注,这样才能改善有关当事人的处境,即便话题的娱乐化让人不快,但更关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
要让所有人都抱持正确的态度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但也应当看到,话题的内涵和公众的意见,其实都是相当具有可塑性的,而这最终取决于我们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