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条打破大多数人世界观的新闻挂上热搜。
具体评论内容可见微博原文。
大致的舆论风向就是:
淫乱、骗婚、恶心、无下限……
这样的事情最近也发生在另外一群体上。
相关评论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刻板印象。
不可否认,这两件事情确实触犯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论当事人是何性别,是何年龄,是何性取向,他们都应该受到惩罚。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在舆论面前呢?
如果是普通的淫乱案件,很少有看到警方通报内详细列举涉案物品及其数量,但是这次详细列举了,就差把用的什么牌子写出来了。
此外,在杭州6男子淫乱聚会前10日,有10男女淫乱聚会,此新闻在当时没有引起任何舆论关注。6男事件发酵之后,男女淫乱聚会也只存在于评论中,几乎没有媒体进行报道。
可以理解,大众对于距离日常生活越遥远的、越难以理解的事情有更强的猎奇心理,但这极大的舆论热度差异背后是否参杂着某些舆论操控?
性少数群体在社会上一直是失声的,即使在横扫奥斯卡的《瞬息全宇宙》中,也只配是“生活西化的女儿”。
相关阅读:【CDT百科】“生活西化”是什么梗?
但是一旦这个群体有负面新闻爆出,性取向又会被当作宣传的第一要点,貌似这才是原罪。
总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相关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2022年7月末,各地疫情水生火热,成都沙河公园事件却冲上热搜。
让一个群体消失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社会性死亡,而民众就是最便利的武器。
直白地告诉你某个结论,永远比不过给你线索,让你自己推导出这个结果。
那么,舆论到底想让我们思考什么?
经过漫长的社会舆论渗透,性少数群体的无数先驱打拼出来的一丝可以苟延残喘的小天地,也在慢慢崩塌。
在社会舆论妖魔化性少数群体的同时,性少数群体自己的发声组织却在逐渐闭嘴。
5月15日,北同文化AllForQueer宣布停运。
很巧的是,淫乱派对、打砸情趣商店、北同停运都发生在这一周。
不巧的是,5月17日,也就是本周三,是世界不再恐同日,是无数人用肉身争取来的节日。
相关阅读:它的票圈|至少今天,让身边多一点彩虹
外面的世界是多彩的,但里面的世界每一年都在变糟糕。
像是在用负片看世界。
这只是性少数群体面对的情况,此前有多少事情,最后用娱乐化和妖魔化草草了事?
该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