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推荐一部优秀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3.10.22
来源:基本常识
主题归类:平庸之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辛德勒的名单》鼎鼎大名,曾收获1994年奥斯卡七项大奖,相信绝大部分读者都听说过,但应该只有一小部分人看过。

image

二战虽然是全球范围内反法西斯的共同斗争,但东亚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历史记忆其实有挺明显的版本差异。一名典型中国观众的历史记忆里,法西斯暴行肯定是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而一名欧美观众的二战记忆里,希特勒才是那个终极大魔王,对犹太人的屠杀则是法西斯暴行的集中体现。

历史记忆的版本不同,对二战影视作品的代入程度与观感评价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辛德勒的名单》在中国的观看普及率远远匹配不上这部电影的名声。

当然,如果单纯把电影打分当作一种政治倾向和情绪的表达,非要给《辛德勒的名单》打一星,那有没有看过也就不重要了。

只是,可惜了一部好电影。

请不要误会,当我评价《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分好电影时,是没有掺杂任何“正能量”因素的。真实历史中的辛德勒原型是不是好人与《辛德勒的名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我们评价一部电影的重点都放在其改编的原型故事有没有展现伟大人性,那每年的奥斯卡就要变成《感动美利坚》颁奖典礼了。

在我看来,《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伟大作品第一点:宝贵的克制

作为中国观众,我对《辛德勒的名单》里表现出的克制感受尤为深刻。文艺理论都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砸碎在观众眼前,这部以纳粹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具体到怎么砸,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们常见的控诉国仇家恨的电影里,大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展现恶人行凶的细节,用岁月静好与死亡毁灭的强烈反差来突出恶行,用撕心裂肺的现场冲突来调动观众情绪……镜头来个特写,观众就捏紧了拳头,BGM一转,你就知道这里该掉眼泪了。就像一位巨人举起千钧巨石往水里砸,造出惊涛骇浪汹涌澎湃,达到所谓“戳肺管子”的效果。

而一部伟大的电影则会通过镜头语言和音乐的轻声叙述,在观众的心里投下一颗颗小石子,浅浅的波纹在平静的湖面上交织共振,真正投射进观众心里的,是那一汪深邃不见底的幽蓝湖水。

《辛德勒的名单》里当然也有纳粹杀害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情节画面,但是几乎没有特写镜头或者层层铺叠的冲突渲染。人群中抓出一个残疾的犹太人,啪一枪打死了,纳粹扫荡犹太人躲藏地,突突突一梭子,走了,把犹太人排成一列,哒哒哒全放倒了……很多镜头甚至是有些上帝视角的远机位俯视。

image

就连那个被称为影史经典的设计,片中唯一有色彩那位红衣小女孩的死去,电影中也没有刻意去呈现她被杀害的过程,只是展现了平板车上一具无声的遗体。

image

image

这种克制的,更接近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在黑白画面的底色之上,呈现出了更接近残酷史实的氛围。

对纳粹来说,犹太人被褫夺了人格,是可以任意凌辱杀戮的猪和老鼠,彼此力量的绝对悬殊也让犹太人完全没办法组织起有意义的反抗。生命被轻视、漠视,人被非人化,正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本质。

直到今天,中文互联网上仍然有一些人热衷于将犹太人整体非人化,为大屠杀叫好。并且他们打心底里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正是这份克制,才成就了《辛德勒的名单》对纳粹大屠杀暴行背后社会心理最深入的刻画。

伟大作品第二点:无限趋近真实的人物

仅从情节梗概来看,《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造神的电影,辛德勒的义举是『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堪称人间神祇。影片选角和一些仰拍的镜头也的确是有意在渲染辛德勒的神性。

然而,无论是从剧本编排还是演员表演来看,辛德勒这个人物的观念转变和救人动机都是能稳稳立得住的,这点非常非常难得。

对角色神性的塑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掩盖了角色人性的部分,要么主角出场设定就是超脱凡人天性的神,把善良两个字刻在脸上,令观众难以代入共情,要么是主角在某个特殊时刻醍醐灌顶式地顿悟成神,前一秒无恶不作或者碌碌无为,后一秒就毅然转身拯救世人于水火,以戏剧性反差消解了人性的伟大。

image

辛德勒这个角色神就神在他一开始是人,是纳粹阵营中一个钻营取巧贪财好色但也没什么害人心思的人,在开设工厂的过程中,在目睹纳粹暴行一步步升级的过程中,在与犹太会计、工人、纳粹军官的一次次交流碰撞中,他才逐步觉醒神性。

image

从一开始被犹太会计利用来救人,到顺手救人,到一边纠结一边投入成本承担风险来救人,再到最后倾尽全力去救人和救赎己身灵魂。

image

这样无限趋近真实的人物刻画,才是真正对“犹太人守护神”的尊重,也是对观众智商与情感的尊重,对电影艺术的尊重。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趋近真实并非指趋近于历史中的原型人物事迹,而是指刻画一个能在现实世界立得住的形象,一条能说得通的人物成长主线,一种人们能够理解和相信的人性蜕变逻辑。

伟大作品第三点:堪称完美的技法

这部分我不太专业,但是有看过不少从摄影、剪辑、配乐等角度分析《辛德勒的名单》的文章,对斯皮尔伯格在本片中展现的专业水准十分敬佩,作为观众,实际的观影感受也令我叹服。

作为犹太人导演,《辛德勒的名单》对于斯皮尔伯格的意义远不止是一部商业电影作品,其投入的精力、才华与诚意都在成片中有目共睹。

但是最幸运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又是诞生在好莱坞高度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之下,而且是在影史经典爆发式诞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足够多的专业人才、足够充裕的资金投入、足够有压力的竞争氛围,让《辛德勒的名单》具备了一部成熟商业片极高的完成度,而不至于成为导演完成个人夙愿情怀的小众作品。

横扫奥斯卡七项大奖,不是靠『感动全球』的正能量就能做到的。

在此,基本常识郑重向大家推荐观看这部伟大的电影作品。

我给《辛德勒的名单》打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