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黛安·阿勃丝,1961
1
评估你在组织里真实位置的方式,不是看账面现金,而是看你调动资源的速度与方式。
之前有大厂的程序员抱怨自己参加同学聚会,明明年薪150万,却要排在末位,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家乡的副镇长。
从组织调度资源的能力来看,150万年薪确实只配坐在末位。事实上,能上桌。或许都是占了小小的性别优势和人情关系。
大家在乎的不是“普通家庭”迅速借钱凑足包机费用。只要你在办事大厅吃过冷脸,就知道要在短时间内调动两地政府部门、发动爱心捐献、找到包机渠道、让主任医师加班,这四个无论哪一个要单独实现,都足以花费普通人一生的力气与人脉。
从多次公开回应和媒体的跟踪报道看,我倾向于相信背后不至于有多厚的内幕。在生命救援的紧急时刻,一个上海的中产家庭调动全部人脉网络全力以赴,也是足以做到的。
让人生理不适的,是在生死援救的紧急时刻里,家属依然在聊天中难以掩饰因成功调度资源而升腾的“优越感”:我小姑姑联系了某部门,某部门“动用”了所有公务人员献血。
一种因成功调动了特殊资源而感到无比自豪的“特权意识”,溢满了屏幕。
2
为什么人会在生死时刻继续注射“特权思维”?
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特权成为了主要的安全感来源。存款和住房,都不如“上面有关系”能够带来生存的坚实安全感。
“认识谁、能办什么事”早就成了多数饭局的主题。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烟火日常的夫妻关系中、在大难不死的劫后时刻,很多中产还是靠互相注射“特权思维”来平复自己受伤的心灵。
家属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一个意思,之所以会夸张表述,主要是为激励伤者的求生意志。
这初衷可能是成立的。按照这个逻辑,人在奄奄一息急需意志力的时刻,需要听到的不是爱与被爱,而是“你放心,我找了关系”。向意识深处注射一种“关系思维”,相当于打一剂猛烈的强心针。
很多人生活的安全感,都源自于“能找到关系”。所以,告别城市回老家,主要不是因为生活安逸,而是因为回到老家,可以轻松靠关系获得分享特权的资格。
3
没有过硬的背景和关系,同样有可能调动组织里的资源,但那需要运气和时间。
“搞特权”成了很多人生活安全感的来源,根本上看,是因为社会资源基础配置是权力关系分发的,最优质的、核心的资源被圈成了特权,只靠钱是搞不定的。最多只能是砸钱买人情、拿人情做交易、用交易换关系。
其实,在很多组织体系里,这都是一种常态。
而其中一个区别是,这一分发逻辑本身是否透明,是否有规则。今年看何伟写埃及的书,在离开埃及前,何伟留下一句感叹,制度化的腐败,还是要比没有制度的要好。
其实,中间的区别主要是“规则”。制度化的好处是有规则,准确地知道和谁交易、需要多少筹码,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便以黑市交易的方式在这里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而没有规则,或者说存在两套截然相反的规则,却使得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大幅抬升:人情关系是无法定价和大规模采买的,它最终只能演化成封闭小圈子里的资源交换。
这也进一步带来了大家对“公平”的极度渴求。
某种意义上说,大家需要的不是结果上的绝对平等,而是分配规则的清晰。这恰恰又是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清楚的部分。
这才是一场车祸引发众怒的深层原因。
4
似乎每代人都不得不经历这一步:质疑、理解、加入。
阳光并非均匀洒在大地表面,一株植物,要紧跟着风、雨和乌云的方向走,才能参与自然的生存游戏。
从实用主义的层面看,我们最终还是要捡起特权思维互相注射,以免遭最坏的厄运。
但或许我们始终都应该明白,这不是世界应有的模样。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搞人情搞关系搞资源,但千万别用药过度,变成特权主义的信徒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