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张丰为美国人何伟(Peter Hessler)写了一篇《已到路的尽头:何伟要卖车了》

何伟要卖的这辆车,我2020年拿到驾照后,在网上看了很久——CRV四驱,新车大概要20多个W。

何伟的这辆车里程刚过1万公里,希望他能在低行情下卖个好价钱。

我隐约猜得到何伟必须离开中国的原因,但我不会说,或者说不敢说。我没有内部信息,也不认识何伟两口子。但时代的泥石流滚滚而下,你是姚明还是潘长江,归宿都一样。

何伟如今在成都丢掉教职,跟当年到涪陵谋得教职,就像一本书的终章和开篇,看上去颇多抵牾,严重点说是新篇章背叛了老黄历。

但正因为如此,这才算得上一个完整的中国故事——作者和主角都活到了最后一页,只是都不会在彼此的续集里露面。

CDT 档案卡
标题:何伟卖车:寻路中国到失路中国
作者:卖杏花
发表日期:2024.2.26
来源:卖杏花
主题归类:何伟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在口罩期间,何伟写的一些文字很被老读者诟病,认为他过于迁就和支持管控。我看过其中刊发于《纽约客》的一篇,非常失望,何伟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

“在我看来,中美抗疫表现的不同还与教育和努力程度有关。抛开中国学校教育中所涉及的政治理念不谈,中国的这套制度的确是引导人们尊重科学的。此外,勤奋是另一个核心价值观,社会因此变得更加欣欣向荣,且并未丧失向上攀登之志。”

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像奥威尔那样,把故事和评论都写得同样好。何伟这些话,充分现实了他对中国某些维度的无知与幼稚。

我也决定不再读他的东西。

回想起十几年前,“非虚构”还远不像今天这么时髦,我第一次读到《寻路中国》时的欣喜和震撼。

作为闯入者时,何伟的打量,与中国人的日常很容易催发出化学反应。在中国写作者习焉不察的空地上,滚起雪球,越滚越大,最后隐然有雄迈的气象。

但当同样一个人,一个视涪陵为故乡的成都居民,被红袖章岗哨、铁皮围挡、采样棉签、体温计和二维码规训一段时日后,禁不住为这些辩护,倒也可以理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斯德哥尔摩。

但至少中国题材上,他很难再带给我惊喜。

这样的何伟注定尴尬。对一些人来说,何伟是个麻烦。他是很和善,但在某些环境下,忠实记录就等同于恶意。

对张丰等另一群人来说,何伟像是一枚风向标,一条热带鱼,可以证明风向和水温尚未完全崩坏——在日趋板结的国土上,还可以残存一点共识,容许一个人——哪怕是洋人,从主流叙事旁逸斜出,为文明遮点羞,留三寸体面。

恶意和期许,何伟都是担不起的。走了也好,以他的才华,写作主场可以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