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新京报记者微博被销号”一定是假的。
因为记者的报道,是发在报纸和报社的APP上,不是自己的微博上。如果有处罚,也是会处罚单位,而不是跨领域消灭记者的微博。
问了一下相关人士,答案是记者根本就没有微博账号。
这是很正常的。在机构工作的记者、编辑,其实都属于孙立平教授昨天的文章讨论的“谨小慎微”,他们很少自己发声。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不恰当的声音,单位会马上通知你删除。
这就是我几年前辞职的原因。
记者努力工作,写出报道,最终刊发在媒体上,责任和荣耀,其实都归机构了。
这就是当下媒体的现状,尽量低调,消除个人色彩。对记者来说,这是“完全交出自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十几年前的记者,作出好的报道,自己会获得声望,后来很多人转型到公关行业,拿到高薪,也算是“社会回报”。现在,个人则不得不完全委身于机构,更多是作为螺丝钉和工具人而存在。
这次关于混装油的报道,引发出公众对英雄的礼赞,记者韩福涛成为风云人物,也有很多人再次对“调查记者”这个职业感到好奇。
对英雄的渴望背后,是这个行业极其缺乏英雄。媒体普遍败退,有份量的报道越来越少。好记者越来越少,公众甚至也没有资格要求好记者——你们平常又是怎么对待媒体和记者的?
所以这种赞美背后其实也多少有一点忏悔的意思,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我们又是如何走到这一天呢。
这篇报道本身,刊发好几天后才产生影响。这没有什么要攻击国企的阴谋论,而是传播本身的规律如此:它并不是一个有爆点的新闻,但是细想之下,又和每个人相关。
相信这种影响力是记者和机构都没想到的。刚开始传播的时候,新京报还放出话来,记者好好的,正在写下一篇报道。但是很快,他们就开始沉默,因为形势已经超出他们能够掌控的范围。
记者本人一直没有微博,并不像以前的记者那样注重“个人品牌”。而媒体也有复杂的心态:作为媒体,当然希望报道能产生影响,但是也害怕真的产生影响。
赞美英雄,和“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担忧,是一体两面。人们渴望英雄,但是社会很少英雄,因为真正的英雄……所以,很多人会担心,媒体和记者会受到处罚。
这就是出现“记者微博被销号”传闻的原因。我不知道是谁第一次编造了这个说法,那些故意编造、添油加醋传播的,应该反对。
但是那么多人转发,愿意相信这种“想象的惩罚”,其实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失望和担忧:报道影响很大,但是事情看上去并没有解决的希望——没有好的结果,就可能会有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