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历来喜欢追捧天才,尤其是那些“外貌和行为举止异于常人”的天才,似乎这样一来就等于把天才两个字刻在了额头上,能够一眼识别。
这种对“怪诞天才”的舆论偏好背后有两种常见的心理机制:
一是围观者可以获得一种“慧眼识天才”的快感,仿佛全世界都被他的外表蒙在鼓里,只有我知道这位扫地僧是绝世高手。
二是围观者可以由此对天才建立起心理优势,就是说即便他是是智商方面的绝顶天才,我也比他帅一百倍,生活质量比他高一百倍。如果这就是天才的代价,那我没成为天才也不算可惜。
互联网舆论对北大数学教师韦东奕持续多年的追捧正源于此,“韦神”辉煌的数学成就只是表面,网民真正想要的只是基于刻板印象的猎奇。甚至说得更难听些,是“参观韦东奕”。
近日,韦东奕家人在抖音为其开了一个认证账号,韦东奕本人出镜讲了3句话:
我特意截了3张图,是想让大家更清楚地感受韦东奕的状态,确切地说是身体健康状态。就当我爹味儿重吧,我认了,今天的文章就是要多管一点闲事,呼吁公众不要过度消费韦东奕,恳请北大关心和适度干预一位教师的健康情况。
韦东奕才33岁,如你所见,已经缺失了半排牙齿,眼眶、脸颊的状态,稍有医学常识的读者都能看出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相当危险。
请注意,这绝不是什么生活朴素,也绝不是什么不修边幅,而是长期营养不良与特定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状况恶化。而牙齿的缺失会进一步限制营养的摄入,让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韦东奕中学时的照片,一个健康的小伙子。
这是韦东奕前几年的照片,还能看出是青年。
这是韦东奕现在的情况:
很显然,韦东奕需要的不是围观和膜拜,需要的不是接福气,他迫切需要的是对他身体健康状况的关心和帮助支持。
是的,韦东奕需要帮助,非常需要帮助。
作为北大的教师,韦东奕并不缺钱,他吃馒头喝凉水不是因为贫困,穿着朴素也不是为了省钱,更不是传说中为了节省时间来专注数学研究。
馒头👇
馒头👇
馒头👇
还是馒头👇
很显然,韦东奕存在严重的生活技能缺失与社交能力短板,在多年缺少外部力量干预和支持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后果。
韦东奕是成年人,但他显然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基础生活照顾与生活技能教育。有些话我不好直说,相信大家能意会得到,韦东奕的家人有责任更好地照顾他,北大作为工作单位有道义上的义务关心他支持他。
考虑到韦东奕的家人塑造了他的成长环境,我估计更有指望能帮得上忙的是北大。个人建议,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北大甚至可以考虑一定程度上更强势、更主动地干预他的生活,比如安排专人带去体检、接受口腔科治疗、安排志愿者帮他安排日常餐食,或提供条件让家人能够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
尊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是没错,但韦东奕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很显然是处于需要外界帮助的困境之中,北大不该再坐视不理了。
恳请北大关心和干预韦东奕的健康状况,拜托了!
后续:
基本常识|关于韦东奕的健康问题,北大实在没必要遮遮掩掩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北京大学韦东奕
6月9日,北京大学数学院通过媒体回应了公众对韦东奕健康状况的关心和担忧。作为最早呼吁北大出面干预的博主之一,我很仔细地读了这份回应,总结一下关键信息:
1.学校知道且一直关注韦东奕的牙周问题,曾多次派人陪同他到医院就诊。医生进行过会诊,并提出了治疗方案。
2.韦东奕过去3年每年都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除严重的牙周问题外,其他体检结果正常。
3.下一步,学院还将帮助他积极治疗。呼吁公众保护学者专心治学的环境,让韦东奕能心无旁骛投入教学科研。
说实话,我特别理解北大方面这个回应口径的无奈之处。韦东奕作为成年人,单位对其健康问题本身没有责任只有道德义务,在干预和回应公众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限制,不方便泄露当事人健康隐私,也不可能强制就医。
那就由我来做这个坏人,把问题摊开吧。
第一,韦东奕不止有牙周健康问题
其实北大在回应里面也隐晦地传达了一些信息,比如“医生进行过会诊”,但因为健康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学院没有权利事无巨细地披露韦东奕的健康状况。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是单纯的牙周问题,随便哪位口腔科医生都能完成诊断和治疗,根本无需会诊。无论是牙齿脱落之前的挽救,还是牙齿脱落之后的种植,都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以北大附属医院的实力,如果不是患者极度不配合,完全能够避免半排牙齿脱落,也完全能够在牙齿脱落后很快完成种植修复。
实际上,在33岁的年龄,在不缺钱不缺医疗资源的北大,不可能单纯因为牙周问题而掉了半排牙齿。半排牙齿脱落是一个严重的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并且牙周病之外的问题才是更关键的。
另外,韦东奕在视频中的表现,还有非常明显的斜视情况👇
如果韦东奕真的连续3年参加体检,至少眼科检查不可能是“结果正常”的。
第二,韦东奕不止有生理健康问题
其实在前一篇呼吁北大干预的文章里我就写了,有些话我不好说得太直白,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把话挑明。
韦东奕当下的情况,除了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外,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如北大通报所介绍的,学院曾多次派人陪同韦东奕去医院就诊牙周问题,其家属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讲过陪同他去看牙的情况。
这一方面反映出单位和家人对韦东奕的关心照顾,另一方面也毫无争议地反映出韦东奕本人不具备独立就医的能力或意愿。
在之前那篇文章的评论区有一些读者认为我多管闲事,觉得韦东奕作为成年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需要别人置喙插手。这道理放到一般情况下是没错,但具体到韦东奕的情况,很显然他并不具备完全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行为能力,因此外界的帮助才很有必要。
实际上,韦东奕现在不仅大概率缺乏独立就医的能力,接受媒体采访回应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很可能也是没有的,可以想象他正处在严重的心理困境中。
在此想重点给读者们普及一点基本常识: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很多时候心理健康的困境会对一个人影响更大,也更难挣脱。
第三,关心韦东奕健康并不是打扰他科研
北大在回应中呼吁公众保护韦东奕专心治学的环境,意思是大家不要多问,不要去打扰他,这点我很赞同,但有必要补充一点。
现在打扰韦东奕治学,甚至威胁到韦东奕心理健康的并不是广大网友,也不是我这样呼吁关注韦东奕健康问题的博主,而是把他推到镜头前面站军姿,把他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非直系)家属。
这里我要不客气地指出,韦东奕家属所谓开个账号让他和外界多点接触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假如韦东奕本人只出镜录视频,不参与账号的实际运营,那么就不存在和外界接触。
假如韦东奕参与账号的运营,会看到评论区,会看到媒体和网友书以千万计的各种声音(其中不乏恶意评论),那这不能叫多跟外界接触,而是相当于对他施加酷刑。
所以说,真正想要避免打扰韦东奕教学科研,迫切需要做的是帮助韦东奕远离舆论漩涡,而不是假装韦东奕的健康情况“没什么大不了”。
最后重申一遍:
我完全理解北大作出这份回应的无奈之处,也认为北大多次派人陪同韦东奕就医的做法已经尽到了单位的道德义务。
但是,对韦东奕真实的身心健康情况遮遮掩掩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利于督促其家属真正关爱韦东奕,为他的健康状况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