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给广大民众提供了高房价、高离婚率下的热议话题,也使法律专家对这一“用法律手段解决道德问题”的司法能动举措争执不休。从去年公开征求意见到近日公布实施,该解释所面临的主要批评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价值;二是女权主义。
第一个方面的批评理由认为此解释吹响了“中國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将资本逻辑进一步贯穿到家庭内最重要的房产,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同居共财”家庭财产制。
在一个对当下不满的社会,人们常会将视线投向域外或者过去。这几乎构成中國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主要理路。不过,在此问题上,我总怀疑基于传统的理由只是对渐行渐远往日时光的浪漫想象。
《礼记。昏义》中有中國婚姻最古老最典型的定义:“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由此可见,婚姻目的只在于宗族延续和祖先祭祀。这完全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并非个人或社会的。在这种婚姻模式下,家产属于家庭而不属于个人,个人(尤其是女性)意志常因家庭之名而湮没。
但此模式在现时代遇到严峻挑战。首先是社会结构变迁方面,例如1950年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之所以宣示婚姻自由,其实与多年战争导致的地域、身份方面的剧烈流动性直接相关。今天城镇化历程、陌生人社会等特点同样也使得从前的同居共财模式难以维继。
其次,随着教育普及,女性普遍外出就业,使得“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婚姻模式下,甚至在1949年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离婚即便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也相当困难。父辈一代离婚率低,并不在于法律上障碍,而在于社会条件约束。而当下的高离婚率,恰恰是世易时移而非法律发展的结果,由此引发的种种纠纷,实际上也成为司法机关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
再次,在婚姻意识形态方面,强调爱情的“爱侣型婚姻”成为婚姻理想并得到法律认可,例如婚姻法以“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标准。这使得婚姻着重点转向个体的生命感觉(例如性、爱情等)。而当这些感觉难以满足时,至少那些不指望通过婚姻来获取安全的精英女性更倾向选择独身。
因此,批评此解释将家庭资本主义化的观点也许应首先回应,在社会越来越资本主义化,平等趋势势不可挡,个体越来越重视生命感觉的情况下,婚姻家庭是否可能依旧建立于“同居共财”之上?
第二个方面的批评理由主要是认为此解释对女性不利,尤其对全职太太、农村女性等议价能力较弱的女性不利。的确,在现代领域,男人多从事技术性的、管理性的工作,女人多从事非技术性的、服从性的工作,这样的性别模式在发展中國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在城市化过程、教育就业等各方面也都存在着种种男女不平等状况。因此,这方面的批评其实体现了男女不平等背景下人们对女性处境的忧虑。
不过,仔细考察此解释中争议最大的房产条文,实际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此前默认为夫妻共同财产,当下默认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一规定并未排除一方父母为夫妻双方购买房产的选择权,也未排除此房产经夫妻协商而改为共同财产的选择权。同时,此条款不仅可能使男方获益,也可使女方获益。尤其,考虑到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女方在婚后得到父母财产的机会并不比男方少。
同时,由于房产占财产比重越来越大以及高房价的现状,很多年轻人的婚房实际上透支了双方父母的养老金,而在高离婚率的不确定因素下(资料显示女性提出离婚更多),假如离婚即可分走一半包含对方父母积蓄的房产,那似乎显失公平。实际上,此解释虽然对房子等迫切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并未改变照顾女性的婚姻法基本原则。
(仝宗锦 中國政法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法学硕士。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理论、比较法与宪法学等。)
来源: 《南都周刊》
作者:仝宗锦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8-24.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婚姻包裹下的经济计算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社会透视.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0)
- 闲论信贷违约掉期的是是非非 (0)
- 谁说我们中国是“优等生”经济 (0)
-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授予禽兽 (37)
- 警惕GDP成贬义词 (0)
- 要刺激出健康的经济伦理 (0)
- 给中国十个经济建议 (1)
- 简述普通年金 (0)
- 把经济权力交给民众 (2)
- 我要用“有形的手”打败“无形的手” (0)
- 我看2009年 (0)
- 我看2001年的几件经济(或有关)事件 (0)
- 德国盼中国订单纾缓失业 (0)
- 张五常,你学者的良心何在 (2)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 小农经济与机会主义 (0)
- 对外开放要注意国家安全 (0)
- 对中国经济有害的毒药 (1)
- 如果你是总理,会给每个人发1000元来刺激消费吗? (0)
- 基于美欧的中国经济“变局” (0)
- 厉以宁教授语录精粹 (20)
- 十位教授的“逆向思维” (0)
- 减少财经杠杆——一个不愉快过程 (0)
- 全球IMF新悬机? (0)
- 储备货币,全球情势有新变 (0)
- 假日经济: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0)
- 侵略改变了方式 (0)
- 令人茫然的结论 (1)
- 从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话理财 (3)
- 从“朗讯事件”看中国的经济风险 (0)
- 从“三个和尚挑水吃”说起 (0)
- 人权与中国经济 (0)
- 中央已刹不住经济过热的飞轮 (0)
- 中国经济的隐忧 (0)
- 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式面临挑战 (0)
- 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 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低迷期 (0)
- 中国经济到了阶段性调整期 (3)
- 中国经济、市场新“变异” (0)
- 中国经改的致命伤 (6)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