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 宋彬彬为文革中校长被打致死道歉

在北京一所女子中学的副校长卞仲耘遭拳打脚踢、被折磨得满身是血后抛弃不管、最终在孤独中死去近半个世纪之后,一名共产党高干的女儿,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的 一场 最臭名昭著的杀戮 中的表现,表示了公开的忏悔,而这种忏悔立即引发了争论。 在步入老年的红卫兵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当年的暴力行为表示懊悔,在那场1966年开始的暴力运动中,毛泽东号召学生打倒学校和党的领导,毛泽东指责那些领导人阻碍了他建立一个具有纯洁意识形态的革命社会的前景。 来自宋彬彬的道歉,周一由《新京报》 报道 后,马上引起关注,在很多中国新闻网站被精选。这是一位老革命的女儿对被人们普遍描述为十年文革中的第一起打死老师的暴力表示的道歉。 宋彬彬的父亲宋任穷上将曾先后在毛泽东和邓小平手下担任要职。宋彬彬本人也因一张她代表首批红卫兵与毛泽东见面的照片而出名。但是多年来(其中许多是在美国度过的),她对卞仲耘之死缄口不言,卞仲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副校长,宋彬彬当时是该校的学生。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依然是个敏感的篇章,有关讨论受到严格的审查。习近平在上月庆祝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讲话中,仅简短地提到文革一次。 出生于1949年的宋彬彬,周日在北京对聚集在师大女附中的以前的老师和学生表达了歉意。 据《新京报》的报道,她说,“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宋彬彬含着泪读了一份准备好的发言,表示“对卞校长的不幸遇难是有责任的。”(卞仲耘当时虽是副校长,但她是该校的负责人。)该报刊登了一张宋彬彬及其他以前的学生在卞仲耘半身塑像前鞠躬的照片。 道歉 全文刊登在《共识网》上,这是一个专门讨论思想和政治的网站,她在道歉书中说,“文革是一场大灾难。”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她说,“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过错事、伤害过老师同学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 宋彬彬的道歉立即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对立的观点。一些人对她的话表示欢迎,另一些人则称这些话来得太迟,而且不充分。还有一些人则说共产党本身应该道歉。 北京大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学者印红标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宋彬彬在面对自己的过去上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歩,但谣言夸大了她在卞仲耘死亡一事中起的作用。 但是,住在北京的退休文学教授崔卫平说,宋彬彬缺乏坦诚,崔卫平写过有关中国在回忆或忘却自己痛苦的过去上挣扎的文章。 崔卫平在电话采访中说,“考虑到她的身份,这还不够。她在红卫兵中是个重要人物,对她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高。说自己目睹了一场谋杀,之后又说自己不知道凶手是谁,这毫无意义。” 宋彬彬表示懊悔的宣告,看来也不大可能让卞仲耘的鳏夫王晶垚满意,多年来,他一直指责宋彬彬及其他人掩饰他们在1966年8月5日卞仲耘被打死一事中的表现。 现年93岁的王晶垚从那天起就一直保留着对妻子的记忆,也一直想从行凶者那里寻找真相。妻子死后不久,他给她遍体鳞伤的尸体拍了照,还在家里放着她的灵位。他周一在电话采访中说,听说了宋彬彬的道歉,但不是直接从她那里听到的。 他说,“因为她做的那些事,她是个坏人。她和其他人都受到毛泽东的支持。毛泽东是所有罪恶的根源。他干了很多坏事。这不是个人问题,”比如宋彬彬这样的个人,“整个共产党和毛泽东都有责任,”他补充说。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清洗那些被视为意识形态敌人的领导干部,但文革之初那些最坚定的支持者却都是有权势的党内官员的子女,这些子女把文革当做表现自己、打造自己革命资历的机会。宋彬彬就是首批红卫兵中的一员,但这批人很快失去了毛泽东的恩宠,后来往往也受到其他更激进团伙的攻击。 宋彬彬是师大女附中首批组建红卫兵的学生之一,红卫兵是宣誓捍卫毛泽东革命意志的年轻人,组织了针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批斗大会,指责他们破坏文化大革命。 宋彬彬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回忆文章中称,她和该校其他红卫兵领袖曾两次劝阻殴打卞仲耘以及其他校方人员的学生,当时校领导们被拉到学校的一个操场上。宋彬彬在《记忆》杂志上写道,后来她才听说卞仲耘快不行了。《记忆》杂志主要刊登回忆文革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行。她写道,一名党内高官叫她不要把卞仲耘死的事情说出去。 但是,对此事的其他描述主要引用卞仲耘的鳏夫王晶垚的说法,称宋彬彬通过煽动或暗中支持学生动武,之后又有意不予施救,对卞仲耘之死起了较大的作用。 在文革接下来的混乱中,很多其他人被打死。根据共产党1980年发表的一项估计,1966年8月和9月间,北京有将近1800人在遭受了红卫兵和其他激进者的打击后死亡。 卞仲耘被打死两周之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宋彬彬和其他红卫兵代表,城楼下的广场上聚集着众多崇拜毛的学生。 这次接见让宋彬彬在同龄人中出了名,据当时报纸的报道,毛泽东建议她改名“要武”。但在1968年,宋彬彬的父亲失宠,导致其全家受到牵连。 文革后,宋彬彬去美国念书,在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得博士学位。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2012年曾介绍过宋任穷后代的近况,其中提到她在麻萨诸塞州的环境保护局工作。在周日的发言中,她说自己已于2003年回到中国。 《新京报》问宋彬彬如果人们对她的道歉表示怀疑,她会如何回应。她说,“如果没做好准备,我就不会站出来了。”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张明明 纽约时报中文网

阅读更多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差别”

来源:新浪微博 @Coley测试版 @Coley测试版:新闻培训中,真相了。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新闻重新异,宣传重重复。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地图开疆! “淘宝统一中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an 13 19:20:38 2014), 站内 淘宝成为“统战利器”?8日,台湾网络论坛上一则题为“有没有淘宝会先一步统一台湾的八卦”的帖子引发两岸网友热议。 发帖的台湾网友称,从淘宝“攻台”以来,台湾一般老百姓都开始学习上淘宝买东西。以前,台湾上淘宝批发买回来卖的部分卖家,可能开始渐渐没市场。现在,用国际转运集货方式买就算加上运费手续费,可能还比在台湾网拍买还便宜许多。物流的制度也很完整也不会太慢。除了神一般的“批西轰24H”(pchome 线上购物,台湾最大的线上购物商城——观察者网注),台湾还有什么网拍可以打得赢淘宝?该网友感慨称:“淘宝是不是会比马小九先完成‘化独渐统’来统一台湾?” 该帖子一出,立即在台湾“批踢踢论坛”引发热议。有网友爆料称,由于选择中国台湾省可以省运费,且送货速度比较快,一些商家标榜“全国包邮”也包括台湾,因此“填地址都不争气地选了台湾省”。还有网友痛批注册淘宝账号时只能选“台湾省”,“真是又冒火又委屈”,为网购方便选择“台湾省”是“没有国格”的行为,“买东西顺便把国家给送了”,并称淘宝入台是“大陆的阴谋”,“有骨气就不该进大陆网站交易”;不过也有人反驳称,“选台湾省又如何”,“台拍自己不争气要怪谁”,难道整天抱着“台独”、“本土化”的“神主牌”,却任由“肚子扁扁”? 淘宝是不是会比马英九先完成统一大业? 圆仔(熊猫)还要选台湾“总统”嘞! 最和平机智的统一方式可能就是给台湾包邮了 “这一切都是阿共的阴谋,别中计了!” 台湾《商业周刊》曾以22页的篇幅做了“淘宝袭台”的封面报道,文章中指出,淘宝中上千万人的供应链,用价格和信任感,让台湾买家甘愿买单。回溯历史,淘宝进军台湾,始于2006年底。凭借丰富的种类与低廉的价格,淘宝网很快攻入台湾电子商务市场并站稳脚跟。 该话题也引发大陆网友的关注。12日,“淘宝统一中国”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截至13日8:25,观察者网编辑看到“淘宝统一中国”话题下已经有4187万条讨论。 两岸网友热议“淘宝统一中国” 大陆网友称不选台湾省不发货 “淘宝统一中国”成新浪热门话题 大陆网友称,没想到把台湾纳入包邮范围威力如此大,这么多年终于找到和平统一的门路了,祖国统一指日可待。还有大陆网友称,“应该更狠点,不选台湾省就不发货”,只要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就无所不能,“淘宝统一中国也不是不可能”。 @goodman966:中国淘宝能统一宝岛台湾吗?或者至少能不能把台湾妹纸给统一了? @夏目家的小诗哥:最和平机智的统一方式可能就是给台湾包邮了。 @年终终于结束万岁嗷嗷嗷的左:我上次逛tb就看到有个卖家公告说台湾的买家选海外再填地址的一律不发货。 两岸网友热议“淘宝统一中国” 大陆网友称不选台湾省不发货 @欢仔码头0927:马云统一了中国,马英九你知道吗? @二的那么真:马云的右脚板心刻着“一国”,左脚板心刻着“统中”。 @填下乌贼:这算个啥,我记得某个品牌的卫生巾电视广告,说是把台湾海峡的海水吸干,两岸的小朋友就可以手拉手了。 @恶霸少女大背心:坐等可以免邮费买凤梨酥的那天~ @差根筋妹妹:啊哈哈哈哈忽然懂了总理为什么那么关心马云。 2013年10月31日,李克强与民营企业家马云(左)、李书福(右)交谈 @夜刀神薇叉:待到台湾省不另算邮费时,统一指日可待。 @螃蟹Berk:我淘宝邮费设置台湾50海外200,他想选海外我不反对啦。 @左拉von:擦,台湾都包邮,让我们新疆小伙伴西藏小伙伴青海小伙伴怎么想?没有我们这些辽阔的大省,中国顿时就变弹丸之地了好么。 @老孩部屋:你们都没发现淘宝的野心,植村秀唇彩宝贝属性默认“省份:日本”,台湾算个啥! 相关日志 2014/01/09 — 消费品公司纷纷撤出中国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9 — 林保華:台灣的前途不會比香港樂觀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9 — 余额宝重型科普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8 — RFI:香港大公报称台湾军情局介入占领中环遭否认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4 — 支付宝内鬼泄密20G海量用户信息被盗卖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3 — “毒快递”折射中国快递业软肋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3 — BBC:台湾”拼经济”与民调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02 — 世界史中的台灣?

阅读更多

南都周刊 | 记者证紧箍咒

2014年1月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发了一个朋友圈,“读到100多页,终于开始见到干货了。虽然这个东西天怒人怨,不过也能顺便长点姿势(知识)呢”。...

阅读更多

【CDTV】我雖死去(Though I Was Dead)

卞仲耘是文革開始初期第一個被打死的校長,她的丈夫冒著危險,拍攝了她的遺照,並將她的血衣保存至今。四十年後,這位老人講述自己和妻子投身革命的經歷。導演還訪問了卞的女兒、學生和同事,通過不同的方式,追溯當年的經過。 胡杰 Director: 胡杰

阅读更多

【网络民议】“这是人类历史上多么最黑暗的一页!”

@稗官野记:66年8月5日,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被批斗打死的第二天,卞的丈夫王晶尧到王府井百货,花去家中所有积蓄买了一部120相机,把妻子惨死的情形保留下来。08年采访他的人员问他为何想到去买相机给死者拍照时。老人沉默良久,忽然抬头说道:“我就是要让后来的人看看,这是人类历史上多么最黑暗的一页!” 以下评论由数字时代编辑选自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 谢71:这位丈夫在巨大的悲痛中,仍能保有强烈的历史感,是位知识分子。...

阅读更多

公司评论 | 宋彬彬的道歉信原文

评论君按:宋彬彬为文革中的行为道歉,引发舆论关注。有人赞,认为这是好现象,有人贬,表示绝不宽恕。我的读后感是,这与其说是道歉,不如说是澄清和解释。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道歉的姿态本身,还值得肯定吧。...

阅读更多

巴丢草 | 道歉你妹

@badiucao:宋彬彬,颂要武,送道歉。呵呵,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新京报 | 宋任穷女儿宋彬彬向文革受伤害老师同学“道歉” 公司评论 |...

阅读更多

BBC | 贵州发生爆炸案初步确认21人死伤

1月13日14点30分左右,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老山村一偏僻山坳发生一起疑似爆炸案件,已造成21人死伤。初步调查,该疑似爆炸案系人为造成的刑事案件,有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1月13日14点30分左右,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老山村一偏僻山坳发生一起疑似爆炸案件,已造成21人死伤。初步调查,该疑似爆炸案系人为造成的刑事案件,有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阅读更多

奇闻录 | 网友热议“宋彬彬道歉”

@南方都市报:【宋彬彬向文革中被伤害师生道歉】“再不道歉就没机会了。”12日,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宋彬彬等人向文革中被伤害的师生道歉。宋彬彬表示“终生伤痛和懊悔”“没反思难以接近真相”。1966年,时任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在游斗中被殴打致死,她是文革中北京首名蒙难教育工作者。 相关内容: 新京报 | 宋任穷女儿宋彬彬向文革受伤害老师同学“道歉” 公司评论 | 宋彬彬的道歉信原文 网友多持部分肯定与完全否定两种态度:...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爱国主义与刀把子

学者认为中共对香港人的要求是典型独裁社会的“爱国主义”。新年伊始,中国大陆民众期待的是官员财产公开,迎来的却是政法机关的“刀把子”。...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艾未未:护照被没收的1001天

上周,我们讲述了艺术家和异见人士艾未未是如何抗议中国政府对其护照的没收:他在自行车篮里放上鲜花,然后把车停在自己位于北京的工作室外。现在,艾未未在采访中讲述了被困在自己热爱的国家,但却不能离开的感觉。...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香港到底有没有地沟油?

大约一个月前,苹果日报以其一贯来势汹汹的风格,头版头条大标题做了篇报道,叫做:香港也有地沟油 (我想后面应该还有个问号)曝光了一家位于葵涌某个工业大厦的,叫合兴的小型油厂,还有7、8家用该油厂食用油的餐馆(并且给出了订货收货的收据,能搞到收据,真的很厉害)。 一时间全城人心惶惶,专栏作家,电台节目都在慨叹:HK沦陷了,也有地沟油,facebook,whatapps上疯传一份“水蛇春”咁长的餐馆名单,说这些餐馆都用了地沟油,我大概瞄了一眼,除了中环金钟那一代,其它地区,油尖旺,大角咀等的餐馆,几乎全部在列。不禁感叹,MD,离开中环,吃个饭都有风险啊。 然后就是食环署的人跟进,多部门联合执法,那家油厂重门深锁,老板和职员再也联系不上,警察在拿到告票后,强行开锁,进去取了些存货,拍了现场–的确有点儿脏,乱。几家饭店纷纷公开停用、销毁了购买自那家的存油,并声称一直从他家进货,不知道有地沟油这回事,从此改从其它油厂进货。但仍难挡生意每况愈下。 到目前为止,这个故事和我在国内时看到的差不多,由流言而起,媒体跟进,流言继续广泛传播,并冠以内部消息的方式,执法部门跟进。但接下来的事,HK和内地就大不同了。 这事儿沉寂了一个多月,前天晚上TVB做的深度新闻节目:新闻透视。进行了一次大辟谣。HK究竟有没有地沟油?答案是:没有! 这个节目从苹果日报的报道开始,追踪了后续发生的所有事情的进度: 1.食环署在苹果的报道出街当天就突击抽取了那几家被曝光的餐馆的食用油做化验,老板也很配合,化验结果,全部都符合欧盟标准,没有一项超标的。 2.苹果日报的记者买到合兴油厂的两桶油拿去中大化验,其中一桶,苯丙芘(BaP)含量严重超标,于是认定是地沟油。中大教授后来极力否认,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们苯并芘含量超标严重我从来没说过怀疑是地沟油。 3.TVB记者追寻那一桶苯并芘超标的原因,以及为何那几家餐厅的完全没有超标。结论是:合兴油厂卖豆油及花生油,那几家买的全部是豆油,而豆油完全没有超标。那一桶是混合豆油花生油的混合型油,花生油超标,导致混合后的油也超标,而且超标比例和混合比例完全一致。 这就完美的解释了上述两个疑点。 4.豆油全部是从加拿大和澳洲进口的。而花生油来自哪里呢?来自国内,山东。 5.所以,苹果日报的记者跑到山东做了一番调查采访,回来后咬定这批油有问题,是地沟油。 当时食环署联络了内地质检部门,去调查了那家出产金帝花生油的厂家,发现是个规模很大的炼油厂,获奖无数,甚至参与了国家花生油浓香度标准的制定。苯并芘含量过高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未必是地沟油,甚至一定不是因为地沟油。 6.苹果日报记者去的是烟台厂,食环署去的是青岛厂(应该是总厂) 7.地沟油的评定标准很简单:如果油的脂肪酸成分,既有动物油,又有植物油,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地沟油提炼的。 这个报道一环扣一环,深入浅出解答了关于地沟油的疑问,采访了餐馆老板,大学教授(当场做了不少试验),追踪了网络谣言(可惜,正如所料,根本追不到源头,大家都是毫不负责任的转发) 最后的落脚点,是由苯并芘的产生追踪港人的饮食习惯,烧烤,尤其是炭烧,是最不健康的饮食。炸薯条的油,经多次翻用,非常不健康,新鲜的油是最健康的,油熟过一次之后,就开始过氧化,并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油,大白鼠吃了半年后就开始高血压。血管壁变厚变硬。 所以,如果一个HK人,早餐吃油条,中午吃烧鹅饭,下午茶吃薯条,晚上吃BBQ,那么他一天摄入的苯并芘,会比食用地沟油还要多。另外,抽烟也摄入苯并芘,并且比地沟油严重的多。 我看了两遍这个20多分钟的深度新闻报道,其逻辑链条中唯一的薄弱环节就是HK食环署到内地那家花生油厂检查的事,HK通知了内地质检部门,然后联合去检查—-这个只有国内的人才能明白,你会看到歌舞升平,还有一堆获奖证书–你以为是澳洲皇家医学院认证之类的金漆招牌么?这在中国根本狗屁不是,花钱可以贴满一面墙。 反而我更相信苹果日报记者拍到的照片:一片狼藉的生产车间,苍蝇乱飞,到处油迹斑斑。但未必就是地沟油,只是生产环境比较不卫生。HK那家炼油厂也是,老板之所以锁上门一走了之,不是因为自己做贼心虚用了地沟油,而是环境不太干净,有嘴说不清。 苹果日报的报道出街后,HK仔那家权发饭店,生意额由每天十万,跌到每天2万多,老板无奈的说,我最不忿气,就是报纸没有检查就乱写,我根本不是贪便宜才用那家的油,停用他们的油去其它家进口,比他家的还要便宜。 合兴油厂的老板则告诉记者,他快要精神崩溃,不便接受采访,他的朋友说,他做这行三十年,如今事业禁毁,要宣布破产。 在这个事件中,我觉得苹果的新闻伦理受到打击,当然,苹果一贯比较夸张,持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态度对待负面新闻,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哗众取宠,我以前也写过这个问题,这个新闻上,他们显然有点误导甚至错误,正如我开篇所说,如果标题加一个问号,可能会更好。 这篇报道还提到以前网上的流言,说日本有种技术,可以将污泥合成为肉饼夹在汉堡包里吃,记者专门求证了这不是则流言而是真有其事,在日本一所大学的研究所,有这个项目–当然项目的目的不是为了用这个盈利。现在已经停止。用这件事来说明 ,并非所有匪夷所思的传言,都是假的。 还提了一下餐馆用油回收的事,做的最好的是德国,德国的食用油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回收(炼制为工业用柴油)HK也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放一些油桶在餐厅,回收餐厅的废油,老板展示,经过加工提炼,果然和新鲜油看上去一样清澈透明,“但这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国内的地沟油就是这种油,加入浓香剂制成的。他说,不知道为何,最近两年的回收价一直在提高。(靠,难道都被买走做地沟油了?) 再看事件中HK各方的反应,你会发现一个法制社会下,人们的安全感来自何方。那些餐馆的老板,个个都很配合调查,因为他们心知自己中规中矩。在这样的社会,中规中矩是可以发财的,不用贪小便宜,昧着良心喂大家吃地沟油。 最后我想说TVB的这篇深度报道,符合优秀新闻报道的两个必要条件:厘清事实,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看完后,你对一件复杂的事清清楚楚,并且,是节目本身吸引你看下去的,记者的追问环环相扣,有一条内在的清晰的线索,想你所想,问你所问,像小说,像电影。用这样的报道做教学片,比用那谁的当教学片好的多(当然,用《60分》的报道更好)。 国内的媒体我看过不少,电视,报纸,杂志,自己真金白银掏腰包买来看,写的好的,真的很少很少很少,通常一篇报道看下来,既没有弄明白事实,也读不到任何的逻辑性,感觉基本上就是将一些事情胡乱弄在一起交差,有的则画蛇添足般卖弄一下蹩脚的文笔,以图有一两句话写的漂亮。所以现在我基本上除了八卦啥也不看了,有时候在看国内杂志时,看的很捉鸡,我就禁不住想起江总书记教训HK记者的一句话:你们那…我替你们捉急,真的。 可能是HK记者一直都被教训吧,我常常能在TVB,RTHK看到非常优秀的深度报道,即便那些八卦周刊写的人物报道,读来也有滋味的多。全球化时代,何必浪费时间读那些说不清事实文笔也差的报道呢? 来源:http://www.douban.com/note/260386117/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新型地沟油:用动物内脏等提炼油脂 荷兰航空澄清:所用并非普通“地沟油” 东莞作坊用化粪池水熬地沟油,残渣现卫生巾 荷兰来中国购地沟油加工成航空油,中国技术不足 实拍高校食堂打捞“地沟油” 无觅

阅读更多

自由亚州|刘晓波申诉案代理律师将向锦州监狱发函要求见当事人

狱中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代理律师年前再次申请会见当事人面谈申诉事宜,但再次被狱方拖延、变相拒绝。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去年底曾到辽宁锦州探监,但因刘霞一直被严密监控、与世隔绝,他们见面的情况律师及外界不得而知。北京维权人士胡佳本月2日曾试图探望刘霞,但被守在楼下的多名便衣强行阻止。...

阅读更多

法广|中国官媒报道白宫答复在美华人请愿另有侧重

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去年10月脱口秀节目中一名6岁儿童发言称“杀光中国人”。此言论引发在美华人大规模抗议三个月之后,美国总统府11日正式就华人在白宫请愿网站发起的抗议签名活动做出回应。但中国官方媒体相关报道的侧重点颇为引人玩味。 白宫在给请愿者的回应声明中写道:有关各方已经独立道歉。节目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已经在节目中道歉,并出具了书面道歉。ABC电视台已经从网上取下该节目,ABC在对该事件的反应中已经详细说明了在节目审查中的改变。...

阅读更多

Vicsforum|吳靄儀:如果《明報》沉淪

星期日生活 2014 年 1 月 12 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印刷傳媒已為網上傳媒取代了,《明報》換總編輯是私人機構的內部人事調動,何勞關注?我相信,網上傳媒是資訊服務,追趕當下,報章還須是今日的輿論,明天的歷史,網上傳媒多麼發達,也不能取代有公信力報章的地位。 有人說,《明報》還有公信力麼?還是知識分子的報章麼?查良鏞的《明報》的神話不是早已打破了麼?我認為,《明報》在它的悠長歷史之中,在重要的時刻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從來都不是因為它完美無缺,動機純潔,理想至上;查先生的《明報》從來都是動機複雜而機關重重的,如果《明報》發揮了任何正面的作用,那是因為在種種骯髒的政治交易、處事手法中,正面的力量仍能突圍而出,負起使命。這股力量,來自香港人的期盼,來自不甘心放棄原則理想的一代又一代的新聞工作者,也來自中港關係之間仍然存在的現實。 有人說,今次《明報》撤換劉進圖,不是事出港視發牌的重手報道,而是緣於張曉卿誤泊薄熙來的碼頭,如今要用《明報》全面歸順來贖罪。這個說法的真確性暫且不論,但即使是真的,也不是新事物,仍然沒有改變局勢的基本元素,就是《明報》的價值,仍是在中港政治上,老闆手中的一個籌碼。 政治與商業利益的考慮 查良鏞年代,也有人說,當年《明報》高調反對大丫灣建核電廠,是誤信消息,下錯了注。《明報》反對文革的立場,贏得了香港人的認同,但查良鏞北上見鄧小平之後,堅信中國及香港的繁榮穩定,最佳保證不是在於推翻共產黨,而是在於支持中共的溫和開放路線。最大的敵人是極左派,所以作為應對的策略,《明報》的「正確路線」就是以輿論為溫和派護航。理論上這是無可厚非,但執行起來,就往往以避免造成極左派攻擊溫和派的藉口為理由,壓抑批評北京的「過激」言論或「負面」消息的報道。「顧全大局」的理念,令《明報》在有爭議的事件上再三採取知識分子難以認同的立場。 查良鏞的政治地位與《明報》在香港及海外華人社會之中的影響力分不開,他的政治目標因而左右《明報》的編輯政策與立場也是顯而易見。如果關於撤換劉進圖的「真相」是張曉卿的政治需要,那也跟查良鏞時代並無二致。 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也是同一邏輯。《明報》創刊的年代,報社一般專業辦報,從銷售量及廣告入息獲取利潤。那個年代,經典問題:「誰來監察傳媒」的經典答案是:公眾,因為失去了公信力,這份報紙銷量就會下跌,就經營不下去了。這個答案早已過時,因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報業集團業務已要多元化了,隨着大陸開放,中國投資的利潤目標遠遠高出辦報收入,報章幾乎淪為附庸,報道內容以配合商業利益為上,起碼也要避免傷害商業利益,中國新聞的「正確路線」也就不再是勇往直「言」。為大舉中國投資而調整編輯方針這個因素,也不是新的。 出賣靈魂得不到富貴榮華 如果一份報章為了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必須嚴控編輯方針不出軌的話,照說總編輯的人選便十分簡單:找一名靠得住遵從上頭旨意,鎮得住編輯員工的人便是。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這樣的總編輯,不會是辦好一張有分量的報紙的人選。現在與過去,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忽然某某報不好看了,原因就是換了個專責自我審查的總編輯。我眼見《明報》也不乏這樣的時代。出賣靈魂得來的不是世間的富貴榮華,而是讀者的唾棄,辦下去有什麼意思?根本不能達到原先的目標:沒有分量的報紙,是沒有價值的政治籌碼。 老闆利益需要有分量的報章 《明報》尤其是。以往的查良鏞,今天的張曉卿,甚至曇花一現的于品海,都是政治上、公共事業上有抱負有雄心的人,看中《明報》都是為了這個原因。聘用一名唯命是從的庸碌之輩,辦一份神不像神、鬼不像鬼的《明報》有什麼好處?將《明報》辦成一張「喉舌報」又有什麼好處?官方喉舌報多得很,何必增多一張?如果嫌《明報》太不識時務,乾脆結束了豈不更省事? 所以,大衛對哥利亞,大衛仍是會贏的,只要大衛意志堅定,懂得看準哥利亞也有弱點。因為《明報》老闆的利益,只有辦一份有分量的報章才能達到,而員工的士氣與素質是關鍵,總編輯是否才德服眾,是否處事公正,有足夠的個人專業修養地位令老闆不得不重視,則是能否吸引有質素的員工作出最大的貢獻的關鍵。 港人會懷念今天的《明報》 《明報》新舊員工聯署要求公司交代,要挽救的不是劉進圖「老總」的職位,而是《明報》的公信力。公司高層不否認打算在大馬調人來當總編輯,及調回北美總裁輔政。這些舉措若成真,《明報》很快便再沉淪為一份人所鄙視的「喉舌報」,對公司對老闆無益,對《明報》、對香港的傳媒力量有害,呼籲其三思,實在在理不過。 忠言逆耳,不聽又如何?我相信,《明報》會又一次進入黑暗時期。香港人會感受到黑暗的壓迫,會更加懷念今天已絕不完美的《明報》,因為再不完美的《明報》,仍是無可替代,它好比一管港人治港、言論自由的寒暑表,儘管我們抱怨寒暑表告訴我們天陰有雨,沒有了寒暑表,只會令我們對壞天氣毫無預兆的侵襲更加恐懼。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