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一种消耗
@方可成: 我的记者生涯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会从和审查者的猫鼠游戏中获得一种奇特的成就感和快感。如果我通过变化选题角度和包装方式让某个本来敏感的话题得以顺利发表,或是使用春秋笔法含沙射影表达了批评,或是偷偷在一篇看似无关痛痒的文章中塞进了几个带刺的句子,那么我可能会得意洋洋地欣喜一阵子,自以为又在这场游击巷战中得了一分。...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5 月 22, 2017
作者/方可成 1 马里兰大学的一位中国毕业生被选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做演讲。她在演讲内容中提到了中国的一些问题。从昨天开始,中文社交媒体上开启了一轮指责她“辱华”的热潮。...
阅读更多发布者亚克蜥 | 9 月 17, 2016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讲述八十年代长江漂流故事的《1986,生死漂流》一文,最近受到了“拼贴”、“摘抄”的质疑,作者也做出了回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77858/answer/122245702)。...
阅读更多发布者亚克蜥 | 8 月 13, 2016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1 上两周,我写了一篇关于美国民主党内部邮件泄露事件的文章,试图澄清一些广泛流传的误解。 文章发出去不久,有一些人来留言——...
阅读更多发布者亚克蜥 | 3 月 26, 2016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昨天的文章并没有什么敏感内容,但发出来很快就被和谐了。不过关系不大,那篇文章更多是谈某一个具体个人的行事方式,公共价值比较有限。 今天想谈一谈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更有公共价值的话题:愤怒。...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