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

李劼 | 《中国文化冷风景》精要辑义

《中国文化冷风景》精要辑义 作者寄语:为了方便读者进入此著阅读,特以此精要辑义,权作导读。 环顾诸多民族,大都沐浴在神话里度过童年;惟有华夏民族,会掉进由姬家和孔丘编织的谎言。有如一个历史的黑洞,历时数千年。谎言开始破败之际,人们竞相以欺骗,谋生。骗局穿帮,灰头土脸。牛皮有效,趾高气扬。浑不知哗啦啦似大厦倾,偏要嚷嚷,崛起。敢问上苍,将彼引领出地狱,需要多少个地藏菩萨?   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是河图洛书,《山海经》神话。先人智慧有限,相当八卦地从河图洛书里归结出易经八卦。高维的宇宙方程变成低维的天地模式。及至姬昌演易,将那个高维方程关进一个封闭结构。八八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所言并非天机,而是姬昌的心理独白。周公建制、孔丘说礼、韩非权谋,皆源自姬昌演易。   《山海经》神话里的人物形象,是华夏初民的写照,也是中国人的原型刻画。以前只知道文明的进化,不懂文化会衰落,更不懂文化衰落的首要标记,便是人的退化。从元气充沛的初民气象到阴沉怯懦的卑琐人格,数千年的演变,中国人掉进心机权谋外加等级观念的人文黑洞。所谓文艺复兴,便是如何从黑洞里走出。   《洪范九畴》第七畴“稽疑”所示的表决方式,恐怕就是华夏初民的原始民主程序。王者、卜筮,卿士,庶民共同投票。王者之票与庶民等量齐观,举足轻重的是卜筮卜占的天意。此乃所谓的尧舜禅让时代。后来集权,天意被王者以天子的名义所褫夺。禅让式的民主,取决于人的自觉,与雅典的民主基于制度,有别。   天子称谓,始于有周。《诗经·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司马迁不懂这个称谓意味着什么,因此会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写道:“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尧舜时代,没有天子一说,也没有天子的观念。王者与天意无关,不过庶民领袖而已。司马迁以汉儒的头脑,误读了尧舜。   因为孔儒的渲染,世人只知歌颂大禹治水的业绩,忽视了伯禹传位给儿子伯启、从而开启世袭制王朝之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颂扬伯启的反求诸己成语,显然不包括伯启之于世袭代替禅让的反省,更不包括伯启之于父传子承的疑惑。华夏初民的原始民主政治中的人治因素,就此开始发酵。   伯禹奠定世袭制时肯定没想到,还有比他走得更远的。成汤以暴力方式改朝换代,成为打天下的始作俑者,同时也开了抹黑前朝的先例。用暴力手段攫取天下,前提必须是被灭掉的王朝如何黑暗。于是就有了夏桀和商纣的故事。这两个恶人的产生,首先是逻辑的需要,其次才是文人墨客的努力,汉儒居功至伟。   姬氏家族人才辈出。先有避居吴地的泰伯,后有亶公钟爱的姬昌。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自此被改写成姬昌定乾坤。后天八卦有如一只无形的笼子,将华夏民族关入;长达数千年,未见解脱。以暴力一统天下,姬昌远胜成汤。汤商权力散漫,邦国林立。姬昌设定周制,等级森严,高度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武王姬发,打下朝歌,完成父命;却又疑惑于是否要建立周制。于是请教箕子,得到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洪范九畴》。紧接着,武王就突然驾崩了。四弟姬旦,号称周公者,摄政继位,一改二哥姬发的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不立周制的政治路线。旦大兴兵戈,镇压殷民,弑兄逐弟,颁布诰令,血腥建制。   八百年周室。周公姬旦于确立中央集权之际,以尊尊亲亲的伦理观念,开创中国历史上的王道传统。该传统与后来嬴政作俑的霸道,合成一个历史的封闭空间。在理论上叫儒法一家,在历史上则是以儒治人,以术谋国。天下以术谋之,百姓以儒治之。儒家是驯服民众的道德家;法家是谋取天下的权术家。   夏商两个亡国之君的罪名值得玩味。夏桀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尚书·汤誓》。意即对民对国不尽责。商纣是“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尚书·牧誓》意即采纳女人之言。夏桀之罪的莫须有在于,可以套用于任何一个君王。责纣之罪涉嫌干涉他国内政,殷商不避女子参政,周室男尊女卑,严禁女子参政。   至于褒姒和妲己的故事,系后人编造,按照女人是祸水的道德观念。汉儒伪造《尚书》篇什,比如《泰誓》;商纣被增添了“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的罪名,且以汉赋语式表述为“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史记》也同样编造,商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只是不需要成汤、周公动笔。   中国历史如何沉沦(或者说如何进步)的三部曲:先是伯禹擅改禅让为世袭,再是成汤开启武装夺取政权传统,最后姬家发动一场有预谋、有话语、有制度的暴力革命。周室取代殷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所以王国维会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制度论》。   孔丘出生,正值中国历史最辉煌之际。周室式微,诸侯崛起。齐桓管仲,意气风发,尊王攘夷,开拓新局。相比之下,鲁国破落户孔丘,了无治国之能,更无创业本事。看上去位卑忧国,其实是嫉妒他人功业。不敢非议人君,以梦见周公微词齐桓,籍口越礼非议管仲。一部春秋以礼为纲,扼杀历史真相。   孔丘的教育方式,是老于世故地调教或愚弄学生。孔丘的心机权谋,集中体现于娴熟的御生术。孔丘建立的师生关系有如君臣,乃三纲之外第四纲,师为生纲。鼓励忠心耿耿的平庸,颜回成为榜样,并且还是千年不变的好学生样板。贬斥刚直不阿,子路时遭讥讽。后人以此为鉴,竞相世故圆滑。   孔儒为何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人当中始终有市场,是因为由周公建立、由孔丘阐发的等级制度、等级社会、等级观念,至今不变。惟有从制度到观念,全都回归到人人生而平等,孔儒意识形态才会烟消云散,长达数千年的周-孔伪型文化(借用斯宾格勒术语)才会如泥墙一般剥落,成为历史尘埃。   孔丘有没有见过老子?老子对孔丘说过些什么?都只是传说,并无确切史料可证。可以肯定的只是,老子当时是周室史官,孔丘不过鲁国一介破落户。孔丘跑到周都洛邑(今洛阳)去见老子,犹如湖南师范生毛润芝跑到北大见胡适。周室史官老子批判周制,殷商遗民孔丘却从周。两者境界,高下立判。   中国文化的初始状态,是无言的。无言既是境界,也是特征。常识一说便俗,智慧毋须炫耀。此乃道可道、非常道涵义所在。老子打破沉默,混沌被迫开窍。实在是迫不得已。上古先哲,高度警惕语言的撒谎本性。这在西方,直到两千多年后,才为维特根斯坦意识到:在语言无以表述之处,只能沉默。   姬昌聪明得极其世俗。老子思想是高维的、形而上的,姬昌演易是低维的、形而下的。姬昌在谋划如何以武力一统天下的同时,试图以有言替代无言。姬昌之于命运的窥探,是下意识的心理独白。宇宙万象,天地人间,是全息的。占卦、纸牌,水晶球,催眠,都可偷窥,小道而已,岂能当作文化宝典?   卜占虽在初民政治中做过参考,然智者并不真当回事。即便姬昌演易,也不无于囚禁之地排遣无聊之意。后世孔丘,世故精深,慧根低浅。孔儒《十翼》,转易学为道学。千年易学,尚华夏文化奇耻大辱,更遑论孔儒道学;实乃愚民汤药,专造文化智障,道德白痴。及至朱熹《周易本义》,妄人臆说。   老子《道德经》里的政治思想,是对周公建制的犀利批判。无为而治,相对于周公的有为建制;小国寡民,相对于周公所建的中央集权。对照孔丘的满口仁义,老子指出:大道废,有仁义。对照孔丘的宣讲忠孝,老子有言: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思想乃周孔话语的一面镜子。   齐国先后有两位桓公,春秋小白,战国田午。田午创立稷下学宫,乃历史文化大手笔。百家荟萃,名流如云。其中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者,皆其时响当当的文化大家。古希腊的雅典学院,系后人根据历史人物所画。先泰稷下学派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文图景,竟被《史记》尽数略过!   淳于髡、田骈、慎到等稷下诸子,各有著述。可惜全被秦火付之一炬。再加上司马迁的刻意删略,仅以书目存于班固《艺文志》。管仲的政治思想当由稷下诸子总结、发挥。刘向所编《管子》,可窥一斑。然其诸多论述,却有如杨朱著说,石沉大海。嬴政焚书实在可恶,司氏《史记》笔杀诸子,庶几同罪。   庄子处世淡泊,为士好辩。行文鲲鲲鹏展翅,齐物养生,意境壮阔。该子恃才傲物,蔑视功名,影响其追随者,假托庄周,调侃孔丘。天上飞行者,固然迥异于地上爬行者。老子非周讥孔,不着一字,无相功夫。及至庄周一派,直言相讥。老子高远,却为韩非劫持,又被道家俗化。庄子不避世俗,后人反而难捕。     孟轲智弱,却无孔丘般世故,因此滋生恻隐之心,倡民本思想。孟轲蔑视权贵,在君王面前了无孔丘委琐模样,昂首挺胸,滔滔不绝。然孟轲言辞霸道,以禽兽之喻诋毁杨、墨。孟轲阳刚性格,无意间造就后世儒子的刚直人格,有时间杂固执迂腐;前有汉儒陈蕃、杜密的骨鲠,后有宋儒怀抱小皇帝投江的夸张。   杨朱贵己,首立个体价值。不仅对比中国思想史,即使参照西方,也可说超前。西方思想界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俄裔美籍作家爱因·兰德,力倡个人主义。先秦之所以产生杨朱思想,与管仲政治的民富国强之于诸子的影响有关。当时孔儒传承虽然不断,但占据文化主流者,却是管仲以及稷下学派。   墨子兼爱非攻,气度高贵,乃天然平民领袖。墨家影响广泛,组织严密。倘若墨子也像耶稣一样,遭到迫害,中国历史或为墨教覆盖。然墨子所处先秦,恰值思想、言论、信仰空前自由之时代。及至嬴政出世,墨家已然式微。墨家一派,留给华夏民族的最终遗产,乃是徜徉民间、绵绵不断的侠义精神。   公孙龙名辩哲学,不仅为庸常的荀况望尘莫及,即便庄子一派也难领略。白马非马命题,其思辨性、学术性的纯粹度,空前绝后。公孙龙之于语言、逻辑、名实等等的探究,在西方都要到两千多年后,才由索绪尔以能指、所指的概念加以阐明。遗憾的是,公孙龙无法以象形文字抵达拼音文字擅长的逻辑性。     荀况资质平平,思维刻板;既无孔丘圆滑,亦无孟轲刚直。儒家至荀,由性善论转向性恶论,其民本倾向变成君本主义。荀况崇拜君权,隆礼重法,融合孔儒君君臣臣和商鞅的军国主义,制作出君权至上的帝王术。一部《荀子》劝学开篇,俨然教师爷口气。最终教出的两个法家 ( 权术家 ) 弟子,果然青出于蓝。   韩非、李斯,先秦诸子之中品行至劣者。同修帝王术,匍伏在嬴政脚下争宠,助秦为虐。士子厚黑,始自韩非、李斯。韩非擅长理论表述,李斯精于权谋操作。嬴政抢得天下,两者首功。嬴政从韩非著述中习得帝王术,又由李斯辅佐运用之。君臣三人印证性恶论,同时又证实黑格尔所言,恶是历史的杠杆。   一部秦国崛起的历史,成为野蛮战胜文明的王朝更迭象征。同样的起自西域,周室至少有文化,虽然是等级社会文化;秦全然蛮夷,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文化人。野心勃勃的秦穆公,只好到中原觅宝似的捡拾人才。然中国历史上战争通常是野蛮胜出。商鞅变法首创军国主义模式,造就强秦。荀况制作帝王术,酿为暴秦。   对比姬发灭商、姬旦建制,嬴政一统天下呈霸道特色:更加血腥,更为专制。周室不禁思想言论,嬴政舆论一律。姜尚治齐,姬旦辖鲁,可以各自为政;嬴政的郡县制迫使天下全都听命朝廷,全然关闭当年周室分封的自由空间。与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极不相称的,是法律的空疏。君权加人治。     嬴政玩霸道,王朝短命,恶果有二。其帝王术流毒民间,成全刘邦,韩非权术成为朝野谋取天下之葵花宝典。焚书坑儒引起极端反弹,汉儒由君本主义走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嬴政蛮夷式的霸气不同,刘邦帝王术以阴柔见长,此乃西汉推崇黄、老之由来。老者,韩非之老也。汉儒欲自立为君,孔丘成素王。   儒家自汉以降,思维方式由排斥异己而愈趋僵化。汉儒非但没有从嬴政暴政反思君君臣臣,反将秦火一燔,视作伪造历史的好机会。不仅《尚书》被伪造,就连董仲舒的尊儒,也被班固升华为“天人三策”。汉儒最大的造假,当数司马迁的《史记》;被汉武帝动了宫刑的司马迁,回报给中国历史一次宫刑。   《春秋》以礼为纲,《史记》以儒为纲。有道是圣人五百年出一个,司马迁从周公数到孔子,再从孔子数到自己头上。汉武帝并没有采纳董仲舒狂言,独尊儒家却成为司马迁《史记》的写作圭臬。孔丘没有读懂商周之交,数典忘祖,忘记自己乃殷商之后。司马迁看不懂周室式微,误认春秋战国仅儒家摇篮而已。   后世宋儒半部《论语》定天下的牛皮哄哄,唬弄宋太宗那样的粗坯差不多。在汉儒的哄抬之下,光武帝刘秀却真的开始以儒治国。及至汉末,酿成党锢悲剧。东汉皇帝上了儒家的大当,然东汉的儒臣,却不乏骨鲠之士;其人格风骨,为宋儒所望尘莫及。西汉高耸入云的儒家纲常于东汉坠落。浮屠潜入,润物无声。   曹操不信儒术,尽管志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操有管仲之志,乐毅之才。诸葛孔明,治蜀有方,征伐无能。三国魏晋之际,恍然春秋战国再现,人才辈出。天下俊杰,江东有半。曹丕无知,立九品中正;复辟等级,曹室当亡。晋室东渡,丞相王导无为而治,与江东士族和平共处,为陈寅恪盛赞。   纵观两千多年中国历史,劣胜优败,逆向淘汰。转折关头,总是野蛮胜出,枭雄称霸。审视两千多年中国文化流变,一再退化,末流当道。先秦之后无思想。百家争鸣,昙花一现。诸子灭,儒术兴,与法家权谋互补。俗化道家,亦为边缘。就说儒术,也是宋儒不及汉儒,汉儒不如孔孟。所幸佛学传入,重启生机。   李唐王朝礼佛,无意间开拓人文空间,造就文化繁荣。唤醒华夏人文记忆的禅宗因运而起,掀动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韩愈挑战佛门,灰头土脸。唐朝的不以儒教为然,有了文的飞扬,爱的自由。陈寅恪考证杨贵妃是否处女,确有深意。然李氏毕竟蛮夷,了无文化意识。盛唐转瞬即逝。及至西学东渐,再起变局。     二 0 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写于哈德逊河畔

阅读更多

李劼 | 知青小说《被遗忘的岁月》在台湾以《毛时代》为书名出版

李劼《毛時代》首揭女知青屈辱史 作者: 林欣誼╱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10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 【 林欣誼 ╱台北報導】 大陸旅美作家 李劼 以《星河流轉》、《上海往事》、《 毛時代 》「 上海 三部曲」描繪上海歷史。最新小說《毛時代》中,他書寫 知青 上山下鄉 的年代,女知青被迫以肉體換取回城機會的屈辱過程,首度揭開這個長期在 中國 被「冰凍」的話題。他悲嘆:「假如你們把這叫做歷史,那麼我得說,你們依然活在這樣的歷史之中。」 李劼博學多才,顛覆學院史觀,他認為 孔子 、司馬遷是扭曲中國文化史的罪人,他剛完成學術評論《冷風景》,自認是反思中國文化的一個完結。之後的文學創作,他希望能跳脫歷史的束縛,不再強調時代與群體性,轉而表達個人的感受。 上海三部曲以盧氏大家族貫串,帶有李劼自己的影子。李劼本名陸偉民,一九五五年生於上海,曾任教於華東師大中文系,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流亡美國,現居紐約,著有學術評論《二十世紀西方文化風景》、《百年風雨》及《中南海最後的鬥爭》、《吳越春秋》等多部長篇小說。 李劼為新作訪台,他言談犀利,也帶著過去苦難抑鬱的影子。他自述《星河流轉》寫他六四後流亡美國的遭遇,《上海往事》寫一九三○、四○年代他祖輩的故事,《毛時代》則是最沉痛的一部,重揭文革時期被掩蓋的血淚史,以盧家第三代盧昭文為主角,描寫知青們上山下鄉的悲慘經歷。 一九六○、七○年代,中國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被派到偏僻農村從事沉重苦役,也被稱為「變相勞改」。他表示:「其中最悲慘的,是無數正值豆蔻年華的城市中女學生,被大隊幹部、聯隊領導乃至場部頭頭姦污。」知青們為了爭取回城而陷入不堪鬥爭,女知青則被迫屈服於權勢者的淫威。 他坦言《毛時代》寄寓他在農場五年半的親身經歷,因太真實而無法保持距離,「這對小說不好,但我實在跳不開記憶。」他回憶在農場荒廢了人生最精華的青春,刻骨銘心,「直到八九年**我被抓入獄,做的惡夢不是我坐牢,卻是我還在農場裡作苦力。」 知青小說在大陸成一文類,許多作家都曾著墨,但李劼痛斥梁曉聲寫的是可笑的浪漫,阿城雖有批判,卻也迴避女知青的慘痛。他認為至今外界對此一無所 知,除了官方掩蓋,也因「中國權力男性對女性的佔有,至今依然沒有結束。」他寫作這部小說,是對所有被污辱、被損害的女知青立一塊受難之碑。 附:有关链接: http://tw.news.yahoo.com/李劼-毛時代-首揭女知青屈辱史-213000094.html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李劼:革命是权利,民主是协商,自由是审美

“ 在一个文明国家,有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而在一个昏乱的国家,则有十大自由: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 人们有必要扪心自问:到底想要哪一种自由? ”     对于一个缺乏常识的族群来说,首先需要说清楚的,还不是将来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经常被众口汹涌的那些观念,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涵义。比如说,革命,民主,自由。 过去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后来又有说,要告别革命了。前者的意思是革命被诉诸暴力,乃是天经地义;即便血流成河,也不要大惊小怪。后者的意思则在于告诫人们,以后的中国不能再革命了。不管以往革命曾经造成什么样的历史后果,但要不要革命,能不能革命,会不会革命,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倒并不是说,革命是某种不可避免的天意,恰恰相反,革命通常都是因为人祸所致的不得已而为之。 与人权是天赋的稍有不同,革命并非天赐。革命通常是因为权力的专制、专制造成的无休无止的镇压而导致的民众权利。换句话说,革命是专制以及类似于专制的强行压迫造成的一种属于被压迫者或者说弱势群体的权利。这就好比说,当一伙强盗持枪威逼之际,全家人都天然具有保卫自己生命和财产的权利一样。当一个国家的民众面临着没有公平的竞争、没有正义的保障、没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没有言论的自由、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个国家的民众无疑就具有了奋起革命的权利。相反,倘若民众可以通过诉诸法律的方式、通过诉诸舆论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革命的可能性就会自然消失,而革命的权利也自然消解了。在一个可以用法律或舆论解决问题的国家里,即便民众拥有持枪的权利,也不可能发生什么革命。相反,在一个民众除了革命无法求诸其它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国家里,即便民众被剥夺了持枪的权利,也照样可能发生革命。 历史上的革命带给人类、带给诸多民族的结果,并非都是负面的。也即是说,民众将革命的权利付诸实施时,结果并非全都指向权力的专横。美国革命为美国的民主,奠定了历史的地基。法国革命虽然过于暴力,但革命本身的历史影响,却是造就了欧洲国家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趋势。即便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也是为几千年专制王朝所苦的中国民众之于革命权利的一次精彩实践。没有武昌起义,袁世凯哪能那么轻而易举地使清室和平逊位? 由此可见,要不要革命,能不能革命,会不会革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革命作为民众权利的历史合理性,有没有消失。也即是说作为造就革命权利的专制政体,要不要改变,能不能改变,会不会改变。 革命的结果,有可能带来民主,如美国历史所兑现的那样;也有可能带来比被革命推翻的王朝更残暴的专制,如十月革命所证明的那样。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不能剥夺在一个专制政体底下的民众拥有革命的权利。这就好比无论某个政党在历史上曾经如何暴虐如何专制,都不能排除该政党走向民主政治的可能;否则,台湾的国民党转入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无法成立。剥夺专制底下的民众的革命权利,与否认曾经专制的政党走向民主的权利,同样都是改头换面的专制思维。 与革命是权利相对应的乃是,民主是协商。现代民主源自商业文明的发达,并非偶然。因为民主政治与商业文明,天然同构。在商业文明之中,交换双方,亦即买方卖方,不管彼此交易做得如何,双方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彼此没有尊卑贵贱,一如买卖不可能以百分之百对百分之零的方式进行。因为那样的方式就不是买卖,而成了抢劫。顺便说一句,中国历史上的江湖造反,或者宫廷政变,都是以抢劫的方式,而不是以买卖的方式,进行的。 若说民主政治有什么奥秘的话,其实很简单,就是买卖,或者叫做生意。民主政治其实也有四项基本原则,平等协商,讨价还价,赢者大度,输者服输。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截然不同。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通常以不平等作前提。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从宫廷到家庭,等级森严,贵贱分明。宫廷政变也罢,江湖造反也罢,最后都不是消除不平等,而是制造出新的等级秩序。以这种不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游戏,又是绝对没得商量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此等等。至于每场政治游戏过后的结果,也是亘古不变的:胜利者总是全部通吃,而失败者卧薪尝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民主政治的投票结果,总有个百分比存在,哪怕是百分之七十比百分之三十的大胜,也是个比例。但中国式的政治是没有百分比的。要说有的话,无非就是胜者百分之百的嬴,开国皇帝坐江山;败者百分之百的输,亡国之君赴黄泉。从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的这种区别可以明白,将来倘若发生革命的话,不是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究竟指向老式的通吃,还是转向新型的讨价还价式的协商。换句话说,革命需要改变的不是坐在皇位上的姓氏,而是政治游戏的规则。 民主政治有类于生意场上的控股,通常以百分之五十一对百分之四十九。这不是打斗的成就,而是协商的结果。任何百分之百对百分之零的方式,就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而言,都属于抢劫行为,就好比赌场上的抢台面。所谓的打江山,其实就是抢台面。华人族群很熟悉这样的方式,几千年这么过来的。这个族群很容易将革命动辄就折腾成了抢台面。说这个族群天生不懂民主,是不确切的;但说这个族群被不民主的传统折磨得有些失常,并非不实。 因此,这个族群要自己国家走向民主政治,不得不从民主政治的第一个原则做起:平等协商。其中,平等是首要的。这个族群的等级观念之根深蒂固,恐怕是世界之最。即便是最贴近商业文明的上海人,都有上只角下只角之分,更遑论其它地方、尤其是皇城里长大的人们。比如这个族群在购物狂潮中的名牌攀比,便是其等级观念的一个折射。甚至这个族群随口说出来的话,唱出来的歌词,都充满着不平等的专横;诸如“爱你没商量”,或者假装一无所有的男人唱着硬要女人“跟我走”的摇滚。已经一无所有了,凭什么要人家跟你走?这算是丐帮、还是斧头帮的逻辑?至于爱不爱之类,是最有商量余地的事情。不说其它,就拿文明国家的许多爱情肥皂剧来说,都是这么商量出来的。 事实上,爱也罢,不爱也罢,凡事都该有个商量。有没有商量,能不能讨价还价,恐怕是这个族群能否走向民主政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前提。而执政者的能否完成民主转型,也在于懂不懂与众商量。当政者不能老是没得商量,而得学会与人相商,并且率先成为平等协商的榜样。权力情结很深的中国民众,通常有样学样,喜欢以有权有势的当政者为榜样。就此而言,中国的衮衮诸公,有责任成为平等协商的楷模。因为拒绝协商,意味着增强革命的权利,增加革命的可能性。 由此引出宽容的命题。告别革命的前提,在于民众必须宽容公仆。但民主政治的内涵,却恰好是公仆必须宽容民众,否则,就不叫公仆,而成了专横霸道的官吏。公仆和民众,究竟应该谁宽容谁,初看上去好像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古怪问题,实质上却是有关民主政治如何可能的追问。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公仆必须接受民众的监督,而民众对于公仆却是很不宽容的。公仆的任何隐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公众话题。更不用说,州长嫖妓一曝光,马上辞职。哪怕是总统寻花问柳,都要面临被弹劾的危机。脱口秀的主持人绝对不能拿弱势群体尤其是残障人士开玩笑,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嘲笑总统。可是,在一个相反的国家里,正如唱戏的喜欢拿残疾人说笑话,一些知识精英,老是在劝告民众如何宽容公仆;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说,惟有如此,才有希望走向民主政治。口气是委婉的,意思却是不平等的。因为权力假如不受到监督,那么专制就不可能受到应有的制约;同样道理,当政者假如没有被革命的压力,就很难产生锐意改革的动力。 倘若有人问,专制政治的寿命到底有多长,那么答案其实早就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了:足以长到无动于衷地从一个两岁女孩身上碾过去。那个冷血司机碾死女童的场面,是令人震惊的。但是,假如一个吸烟者朝着身边的不吸烟者使劲喷烟雾,中国人会感到震惊么?应该不会。更毋须说,有多少人会细想这两件事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因为吸烟者侵犯不吸烟者的权利,不过是青萍之末;演变成冷血司机碾死女童,才具有骇人听闻的震撼。至于在侵犯他人权利到戕害他人生命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并非不可丈量的。须知,两者的实质,同样都是专横。 于是说到自由。在一个文明国家,有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而在一个昏乱的国家,则有十大自由: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人们有必要扪心自问:到底想要哪一种自由?将这两种不同的自由弄清楚之后,谈论自由就会简单许多。 自由其实是审美。当人们观赏着凡高的油画,邓肯的舞蹈,高山流水,吴带当风……,与其说是被艺术之美所折服,不如说是被自由的心灵所感染。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灵魂的净化,换成另一个说法,恰好就是悲剧的审美,实现了灵魂获得自由的可能。就此而言,自由与审美,乃一币两面。 自由不是随地大小便,自由不是开着名牌车横冲直撞,自由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获得自己的尊严。这样的自由,通常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或者被传媒无意间捕捉到的一些瞬间。比如,一个吸烟者发现有扰不吸烟者时,赶紧转过身,甚至干脆将烟熄灭以示尊重;或如,一个政治家面对抗议者扔过来的皮鞋,风度翩翩地一笑了之。又如,在拥挤的车厢里向老弱病残者主动让位,或者以不具名的方式,向有难之人捐赠善款。诸如此类的日常细节,并不如何伟大如何令人瞩目,却能让人获得小小的感动,因为自由本身所独具的审美品性。 说自由是审美,是因为自由实质上乃是心灵的天然绽放。自由之美在于人性的美好,有如鲜花,有如郁郁葱葱的林木。人之美,美在尊严的有无;自然之美,美在明净的山山水水;而一个国家之美,美在民众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追求幸福,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从而让心灵获得天然的绽放,而不是听凭欲望泛滥成灾。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头已然三十有余,但人们依然只管摸着石子过河,鲜有人叩问,被开放出来的究竟是欲望,还是心灵?欲望的开放与心灵的绽开所要求的自由,是截然不同的。与欲望开放相应的自由,可以演变成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而与心灵绽开相应的自由,则是信仰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追求幸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相对于只许一人纵欲、不许万民性福的时代,欲望的开放无疑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然而一旦欲望开放到了人欲横流、泛滥成灾的时候,那么心灵的自由与否,便成为一个迫切的时政课题。 欲望的泛滥成灾,根本原因在于,历届当政者总是暗中鼓励欲望的自由,始终禁锢心灵的自由。只要是满足欲望的自由,全都可以通行无阻。但与心灵相关的自由,诸如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创作的自由,个性的自由,一律遭到扼制。正如当年的那场革命其实为了满足欲望,如今的改革开放也不过是放开了欲望。倘若说这个民族何以如此缺乏精神上的自信和昂扬,那么答案就在于,无论是此前的造反有理还是后来的改革开放,全都以欲望作为其根本的动因。起于欲望,止于欲望;人们稍有心灵的追求,轻则禁止,重则枪毙。经过长年累月的鼓励欲望压制心灵,整个族群本能地害怕心灵的自由,乖巧地学会了吃吃喝喝打打麻将的苟活方式。生存的安全第一,被夸张到了只要活着怎么都行的地步。这种苟活的另一面则是欲望毫无节制的泛滥,从而透出蛰伏在背后的权力的嚣张。在无权者是苟活,在有权者是纵欲,所谓的和谐,其实就是这么达成的。前提是整个族群官员百姓全都甘愿放弃心灵的自由。权势者与苟活者彼此心照不宣,一个假装从来没有心灵自由这回事,另一个暗示,就算有,咱也不要。然后,意见领袖在旁边吃吃一笑:看,这样的人群,活该。 一个族群的所谓丑陋,主要体现于放弃心灵自由而导致的苟活和纵欲。苟活者认为,能够有苟活的自由,已经很自由了。纵欲者则认定了,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才能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这不就是自由么?还要什么自由?什么叫自由?可以纵欲,就是自由。这些可以自由自在地纵欲的特权者,大都领略到了改革开放的奥秘;同时暗暗窍喜:老爷子那代的抢劫过后,一直没有解决的分赃问题,如今终于落到实处。中国式的自由图景,就是这么呈现的。 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一人纵欲全民禁欲的时代,欲望的合理性如今总算获得了肯定。需要解禁的是,民众之于心灵自由的追求。正如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能,追求心灵的自由,也是人的本能。没有存在层面的生存,GDP再高,也只是一个动物庄园。惟有放飞了心灵的自由,一个民族才能在全世界面前真正站立起来。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写作自由,出版自由,等等自由,所有这些心灵自由的基本保障都是不能剥夺的。心灵自由的程度越高,革命的可能越小。换句话说,具有审美意味的自由一旦不再成为问题,那么革命的权利也会随着革命可能性的降低而渐趋消解。这并非什么深奥的哲学,而是一言即明的常识。 有关革命、民主、自由的谈论,其实是一次回到常识的努力。出人意料的只是,常识之于这个族群,竟然如此匮乏。 (李劼:当代作家、红学专家、文学批评家。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21245 )

阅读更多

王龙:寂寞高华——独立学者的人格榜样

是一个在世人看来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的研究,很有可能一辈子躺在抽屉里面,藏之名山,即使发表了,不仅于职称晋身无补,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后来证明果然如此。”然而诚如许先生所说,鱼骨在喉,不吐不快;良知在心,犹如神之召唤,他一生著书不为稻粱而谋,超越一己之功利,漠视世俗之利害得失,只是为了实践内心的学术良知。

阅读更多

李劼 | 杨志卖刀 李劼市书

  断断续续写了六年的《中国文化冷风景》,终可付梓。本当桃李无言,无奈生存逼仄,惟有效仿杨志卖刀,将无价之著,作价待沽,如斯: 简体中文字版,十年出版权限,两百万美元(税后)优惠,优惠期一年,自告示贴出之日算起。   同时郑重声明,本人之前在大陆出版的书稿,诸如《丽娃河》,《爱似米兰》,《风烛沧海》,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等等;有的出版合同期限已过,有的根本都不曾签约,务请相关出版社自觉中止再版。有意继续再版者,可联系作者,履行续签。若有擅行再版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二 0 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日于纽约   附一、《中国文化冷风景》,将近四十万字。   篇首题记以及目录如次:   千年不变的中国文化时空,有如一间封闭的黑屋子。能够做的不过是掀掉其屋顶,拆除其围墙。至于屋内的人们能否自由走出,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题记   自序 追溯河图洛书,还原华夏人文景观 绪论 商周之交与百年激变 第一章    历史的混沌是如何被开窍的 第二章    周公建制的历史意味和人文影响 第三章    《易经》误读河图洛书的四维时空座标 一、《易经》和《山海经》的不同意蕴 二、从四维时空座标读解河图洛书的旋转 三、时间的开放性和真理的悖反性 第四章    姬昌演易的心术独白和《周易》卦爻的必然性结构* 引子 结构主义的致命局限 一、姬昌演易的心理自白特征 二、姬昌卦爻结构模式的人事权变和心机陷井 三、丧失时间的功利主义必然性结构 四、姬昌演易的思维定势和人文贻害 第五章    老子《道德经》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底蕴 一、《道德经》,站到山顶上才能看见的风景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和周公建制的历史语境 三、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及其存在论意蕴 四、老子的思想光谱和庄子的诗意逍遥 第六章    孔孟汉儒及其帝师情结** 一、    孔丘的信念谱系和处世品性 二、    孔丘的从周信念和世故人格 1、         同族异类和异族认同 2、         等级观念与仁义政治 3、         孔丘其人,了无尊严的世故人格 三、    孟轲的民本乌托邦及其独断话语 1、     孟轲以性善论构筑的民本乌托邦 2、     孟轲的惟我独尊及其独断论话语   四、    孔儒的帝师情结和汉儒的弄虚作假   第七章    荀、韩、杨、墨、公孙龙** 一、   荀况:从性恶论转向君本主义 1、     雅颂之声和人性本恶 2、     隆礼重法和隆一而治的君本主义 二、   韩非帝王术:先秦诸子时代的葵花宝典 1 、一币两面:帝王术和奴役术 2 、心术有毒,权谋无道 三、   杨朱贵己:掩埋两千多年的个体价值观 1、     爱因·兰德的中国先驱 2、     管子政治的天然盟友 四、   墨翟:基督般庶民领袖 理性的济世先哲 1、     墨翟为何没有成为基督 2、     兼爱节用天志 返朴归真努力 3、     墨学的逻辑性和墨翟的济世意识 五、   公孙龙白马非白:挑战常识的名辩哲学   跋 二十年后如愿,重写中国历史   注:*未曾公开发表章节 **选摘发表章节   附二、《中国文化冷风景》主要参考书籍: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义礼》 《周礼》 左丘明《春秋左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 《国语》 《战国策》 《山海经》 吕不韦《吕氏春秋》   老聃《道德经》 庄周《庄子》 列御寇《列子》(晋·张湛编撰) 管仲《管子》(汉·刘向编撰) 孙武《孙子兵法》 孔丘《论语》 墨翟《墨子》 孟轲《孟子》 公孙龙《公孙龙子》 商鞅《商君书》 荀况《荀子》 韩非《韩非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吳平、袁康《越绝书》 范晔《后汉书》 刘安《淮南子》 刘向《说苑》 许慎《说文解字》 郭璞《尔雅注》 刘义庆《世说新语》 孔颖达《周易正义》 孔颖达《尚书正义》 孔颖达《礼记正义》 《六祖坛经》 邵雍《皇极经世》 朱熹《四书集注》 朱熹《周易本义》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 章太炎《訄書详注》(徐复注) 王国维《古史新证》 《王国维文集》 《陈寅恪文集》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顾颉刚《古史辨》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钱穆《国史大纲》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钱钟书《管锥编》   《五十奥义书》(徐梵澄译) 《金刚经》 《楞严经》 奥修《道德经心释》 奥修《庄子心解》   《旧约圣经》 《新约圣经》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 欧里庇德斯《特洛伊妇女》 塔西佗《编年史》 柏拉图《斐多篇》 柏拉图《政治家篇》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 阿奎那《论存在与本质》 马基亚维利《君主论》 让·博丹《国家论》 笛卡尔《哲学原理》 亚当·斯密《国富论》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社会契约论》 达尔文《进化论》 培根《新工具论》 洛克《论信仰自由书》 洛克《政府契约论》 伏尔泰《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判断力批判》 歌德《浮士德》 《荷尔德林文集》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尼采《悲剧的诞生》 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旧的思维方法之新名称》 罗素《西方哲学史》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荣格《心理类型学》 荣格《回忆、梦、反思》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汤因比《历史研究》 施特劳斯《野性思维》 福柯《疯颠与文明》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爱因斯坦文集》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 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 爱蒂斯·汉密尔顿《希腊之路》  

阅读更多
  • 1
  • 2
  • 3
  • ……
  • 8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