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

BBC | 大家谈中国:如何构筑女童免遭侵害的堤坝

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庇护与教育,易受到侵害。 广东妇联与检察院联合调研显示,在女童受侵害刑事案件中,女童遭性侵现象最为突出,占案件总数75.34%。过去三年,广东逾2500名女童遭性侵,其中近半在14岁以下,性侵女童者65.74%是熟人,包括邻里、亲属、老师等。(4月24日《广州日报》) 过去三年,粤有逾2500名女童遭性侵,近半未满14周岁,施害者65%是熟人……习惯于用数据说话的我们,看到这般鲜明的数字,一个潜意识间达成的毋庸置疑的共识是,如何构筑女童免遭害的堤坝,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求解的命题。 透过报道,女童遭性侵害的原因,既有个体的意识欠缺,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照顾不周的因素。如此,如何构筑女童免遭侵害的堤坝,无疑需要个体、家庭等的合力,打出“组合拳”方可破解。考虑到现实的窘境,以及化解难题的迫切性,我认为以下操作性强且又能即刻发挥效力的措施可以落实。 一者,教育方面需要及时跟进。一方面是家庭与学校教育,应当给予女童一定的性知识、性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教育,使其能够对性侵害有基本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应当把防身教育与自我保护常识纳入教学大纲,让女童在遭遇侵害时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反抗能力与反抗技巧。譬如美国就从娃娃抓起防身教育。 二者,法律制度应对施害者予以严惩。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诚然,“从重处罚”实质上本彰显了法律对性侵女童行为的零容忍度,可“从重处罚”毕竟需依案件情节严重度来考量,且存在着极大的“弹性空间”,难免个人主观意志的渗透,且另有极具争议的“嫖宿幼女罪”来兜底。比如典型的例子,贵州习水与陕西官员性侵案被定性为“嫖宿幼女罪”,曾就招徕一片非议与质疑。而与之迥异的是,我国台湾就硬性规定,对侵害7岁以下无行为能力的幼童,一律以最轻本刑7年以上的加重强制性交罪论处,并加重其刑。如此明晰的从重处罚,出现一补习班教师性侵12名女童,获刑4613年的新闻,怎能不对居心叵测者起到警醒作用? 受制于现实的诸多条件,一些因素显然是暂时不可变更的,譬如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庇护与教育、基层村居社区治安条件较差等等。而性侵女童的行为,不仅会摧残受害者的身心,使当事女童终身都蒙上心理阴影,且对于家庭与社会和谐的破坏,对于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都是不可小觑的。基于此,当前无疑需要教育的给力与法制的发力,共同构筑女童勉遭侵害的堤坝。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 按键 tougao@bbc.co.uk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何清涟 | “公地的悲剧”(二):以邻为壑的“水战争” 

现阶段,中国水的主要矛盾己转移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方面,北方的缺水叫做“资源性缺水”,南方的缺水是因为污染造成,叫做“水质性缺水”。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数据是: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水资源短缺已导致中国国内甚至与周边国家发生多层面的社会冲突,中央政府已经将各省年用水指标作为考核省级大员政绩的一项因素,如实际用水量比指标有所结余,则各省大员的“政绩簿”上可以加分;如果实际用水量超过指标,则可能会影响下一年度该省的年用水量指标分配,同时该省如要申报一些工业项目,也会受到相应的制约。 在国内,水事纠纷主要表现为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抢水战争频发,以及各地以邻为壑排放污水。在国外,中国筑坝抢水行为,是中国与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关系紧张的源头之一。中国仗恃上游国家的地理优势,经常罔顾事实地宣布湄公河下游诸国缺水及水生物灭绝、渔民失业与中国筑坝完全无关。但国内水资源冲突与污水跨境引发的各种社会冲突日益激烈,北京政府却无法用这种鸵鸟政策予以回避。 水资源短缺引发长江流域争水事件频频发生,这种事件的背后往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从已经发生的纠纷来看,以下几种类型的冲突为常见现象: 1、防洪类型,发生于长江流域等大河区域。民众为防止洪水冲毁耕地,争相修筑水坝,引起纠纷,严重者会发生械斗造成伤亡。 2、水资源利用纠纷。这类纠纷的起因往往是上游县市筑坝拦水,影响下游县市引水灌溉及人畜饮水。 3、水能开发。这类纠纷常见于水坝地址处于两地交界处,因坝址的开发权而产生纠纷。 4、界河采砂纠纷。这类纠纷多发生于两地分界河流地,严重者经常发生纠纷甚至大规模械斗。 上述纠纷近年来逐年剧增。2009年水利部为解决省际之间的水事纠纷,公布《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计划任务书,其分配原则是,首先保证人畜的生活用水,然后“希望把水分到更有效率的地方”。但是,就在这方案出台之后,次年就发生汉江截流,陕西与湖北激烈争水的情况。国家水利部称自2011年开始,将在五年内将水权细分到县一级,但由于缺水情况极为严重,正如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说的那样,“石油、煤炭没了,可以上外国买,可水一旦缺了,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可以预见,中国国内区域间的“抢水战争”只会越演越烈。 但对中国人来说,最不幸的事情还不是缺水,而是水质的恶化,这恶化不能怨天,只能怨人,因为是中国近30年来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导致水资源丰富的南方人如今陷入水源短缺及农业作物严重污染等问题,无论是号称江南水乡的江浙两省还是“空气中都能拧出水”来的广东,无一幸免。 曾在农业口长期工作过的官员陈锡文曾说,容易引发农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土地征用;二是环境污染;三是移民搬迁;四是集体资产的处置。其中水污染纠纷在环境污染事件当中占60%左右,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6年初国家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是每两天发生一起水污染事件,到2010年以后每年发生1700多起。有关太湖流域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跨界水污染包括跨省、跨地级市、跨县、跨乡四个层面,其中,跨县水污染是最基本的层面,而跨省水污染是防治的难点。 今年以来,从南到北,每个月都发生大规模的水污染事件,见诸于报端的大污染事件就有 1月15日广西河池市龙江河的严重镉污染,严重影响沿江居民和下游广西柳州市370万人的饮水安全。2月3日,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3月下旬,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工企业超标排污导致文峪河水污染,致汾阳26个村庄农作物因河水污染颗粒无收。4月中旬,辽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的上万民众连续示威及怒砸镇政府,抗议当局以“招商引资”为名,建起的镍盐厂造成严重污染。 我曾多次说过,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个现代国家基本设有三道屏障,一是法律,二是企业投产前的环境影响评估,三是对企业污染的监测。中国是一个由政府掌控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环保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说明中国政府的管制能力已经出现严重的危机。这种管制能力的危机主要体现为:中共政府既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订者与环境保护的监督者,但同时又是最大的违法者,环境评估与环境监测已经成为环保部门渔利的一条利益链条,导致环保法律失灵与环境影响评价失灵。作为专司环境保护之责的政府环保部门,几乎处于完全不作为状态,比如2月3日江苏镇江的苯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人凭嗅觉都能闻出苯酚污染自来水有很大的异味,但当地环保局的检测却表明水质达标。 环保公益广告有句著名的广告词:人类最后一滴干净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在了解全球水危机现状之后,由于有加拿大、美国等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存在,人类离最后一滴干净水还有较远的距离,倒是我亲爱的同胞离这幅图景不远了:中国人的最后一滴干净水,将是中国人的眼泪。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英媒:薄熙来与一百个女人有染

薄熙来与谷开来被指近年感情疏远 就在薄熙来和妻子谷开来事件继续发酵之际,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曝料说,薄熙来曾经与100个女人有不正当关系。 文章说,这些女子当中包括一名叫张伟杰的女主播。她是在薄熙来在1985到2004担任大连市长期间进入到他的生活圈子中,也几乎和海伍德出现的时间差不多。 之后,张伟杰曾经为自己与薄熙来的关系向自己的老板张扬。 该报指出,网络上对于两人的关系有很多传闻,有的说,张伟杰有丈夫和孩子,也有的说,薄熙来由于担心自己的仕途受损而结束了这段关系。 对于张伟杰目前似乎销声匿迹,该报引述一些传闻说,张伟杰之后遭到谋杀,指使者可能是薄熙来或者谷开来,而另外的传闻则说,张伟杰收取巨额的“收声费”。 文章还指出,张伟杰只是与薄熙来有染的100多名女子之一。而据信,薄熙来似乎对社会名流和电视明星情有独钟。 该文说,一些共产党的关员和外交人员已经了解,随着薄熙来的政治权力的加大,他与第二任太太谷开来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文章说,此事件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冲击就是,当中国当局试图把海伍德事件描述成独立事件之时,那些中共内部权力争斗的一些秘密都被泄露出去。现在该事件引发的性绯闻、金钱、谋杀以及权力争斗都成了老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 周永康谋杀前妻? 而同样,中国的网民在过去的一周能够搜索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该报引述网络上的一些传闻说,69岁的周永康非常好色,腐败严重,甚至为了与小自己28岁的第二任妻子结婚而“做”了前妻。 文章还通过采访一名前中文编辑说,“中国人能够在网络上读到这些内容就是在向外发出信息,正如以前当一名领导人落马,会把他的照片从公共场所拿下来一样。” 报道说,在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期间,正是周永康下令对中国国内的很多言论进行了封锁和管制。而人权组织说他也需要对打击人权,逼供,以及对很多作家和知识分子进行骚扰等行径负责。 报道还引述博讯网说周永康不得不向胡锦涛痛哭流涕地做“自我检讨”,并面临受到秘密调查。 王立军向美透消息 文章还说,王立军在美国领事馆曾经向美国官员和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口述了很长的中共内斗的故事。他也道出了谷开来涉及海伍德之死的消息。 而有关的情报马上就因美英两国情报共享而透露给了英国。 《星期日泰晤士报》还说, 很多政治分析人士说,薄熙来和周永康事件将会在中国的情报机构内引发冲突,这会让美国情报局和英国情报六局受益。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明胶恐慌:从酸奶到小笼包

上周不过是中国家庭主妇生活中的又一周:先是酸奶中加入了用旧皮鞋提炼的明胶,然后是茶叶受到农药的污染,现在又有新闻报道称,甚至“神圣”的小笼包(一种很小的蒸包,是上海的标志性食品)可能也被掺进了危险的添加物。 上周伊始便有多家中国报纸报道称,生产商正利用由旧皮鞋提炼的工业明胶为新款“固体”酸奶增稠。在中国,几家当地乳品公司生产的这种酸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酸奶产品以前都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用匙舀着吃的。 然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一份报告称,就连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茶叶也受到了过多残留农药的污染。 现在又轮到了小小的包子。上周五,上海市民一觉醒来,就看到官方媒体上的报道否认深受上海人喜爱的小笼包里添加的是食用明胶而不是家制猪皮冻。在大多数上海人看来,如此否认恰好说明小笼包出了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被欺骗性的政府新闻管制“教育”了几十年。 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他们当中许多人爱吃小笼包——可能更希望小笼包里放的是食用明胶,而不是“猪皮冻”。但老上海人表示,猪皮冻是制作正宗上海小笼包的一种关键配料。官方媒体称,猪皮必须切成小块,然后放入开水中煮上几个小时,冷却后才做成皮冻,可以添加到小笼包的馅中去。如果不这么做,做出来的可能只是包子,但不能成为小笼包。 事实上,小笼包添加明胶一事可能更主要地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明胶恐惧,而不是真正的小笼包危机:周一关于酸奶中加入明胶的报道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阵恐慌,很可能引发了周五关于小笼包使用明胶的报道。 中国官方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发了一条微博,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固体酸奶,因为一份调查发现“内幕很可怕”。这条微博引起了公众对酸奶的恐慌。 后来他删除了相关微博,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China Dairy Industry Association)理事长宋昆冈在官方媒体上否认了这一说法。但周五,当地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没卖出去的固体酸奶,表明消费者可能仍然对明胶感到恐惧。 宋昆冈表示,乳品生产厂家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向酸奶中添加被禁的工业明胶。不到四年之前,中国有数十万儿童因配方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而生病。在这样的国家,上述说辞可能很难平息公众的担忧。 中国乳制品行业一直以来都大胆妄为,而不论正确与否,许多消费者都认为该行业不会让几双旧皮鞋挡住多赚一些利润的道路。 译者/何黎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薛理泰:中国战略远胜过菲律宾

薛理泰:中国战略远胜过菲律宾 (2012-04-23) 早报导读 [南中国海] 菲外长吁他国就南中国海立场表态 [名家专评] 薛理泰:中国战略远胜过菲律宾 [地铁瘫痪] 吴俊刚:奇哉怪也迭起的听证会 [中国早点] 在金融领域夹缝里的抗争 ● 薛理泰   稍早菲律宾军舰在中沙群岛黄岩岛周边海域抓扣中国渔船、渔民,被闻讯赶到的两艘中国海监船救下。13日,中国渔船全部撤离该海域。菲律宾军舰及其他船只共20余艘仍然滞留在该海域,与中方形成对峙局面。   渔政303船原在黄岩岛海域巡航执法并救助中国渔船渔民,已经返回广州进行补给。中国渔政310船4月18日从广州出发,前往南中国海海域,20日中午已到达中沙群岛黄岩岛海域。   渔政310船总吨位2580吨,续航力6000海里,最大航速每小时22海里,船上并可搭载直升飞机。在目前中国所有渔政船中,渔政310船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据称随后渔政310船将在该海域巡航,开展常态化的渔政执法管理工作,重点保护在该海域的中国渔船渔民的安全。 中国在黄岩岛棋高一着   今年以来,中国渔政已经组织16个航次在南中国海海域执行巡航执法管理和守礁工作。这次渔政310船也迳赴中沙群岛海域。中国渔船如琼琼海09009号等,先前被菲律宾海军袭扰被迫撤离,如今闻悉有大型渔政船“护法”,于是再次起锚赴黄岩岛捕鱼。   黄岩岛位于南中国海,却不属于南沙群岛,是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屿。黄岩岛东离菲律宾苏比克港126海里,北距广州约600海里。过去黄岩岛无人居住。   第七舰队撤出苏比克湾基地时,顺手把美军作为靶场的黄岩岛移交给了菲律宾。由于菲律宾内政紊乱,海军力量又薄弱,所以从未对该岛进行有效的接管。中国渔船常到该岛周边的泄湖停泊避风,渔民开始上岛,在岛上修建了码头等设施,供避风之用。   北京既已派出王牌渔政船,赴该海域开展“常态化的”巡航执法,显示有意突显并强化对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拥有主权的宣示,今后中、菲两国在该海域的主权争端将迈入长期化的阶段。中国渔船、渔民有恃无恐,纷纷启航开赴中沙渔场作业,中、菲争端岂能善了?况且,一旦双方擦枪走火,则不能排除爆炸性的事态发展。   中国许多民众一直认为以往北京在南中国海主权维护上缺少作为。实际上,大错特错了。北京在南中国海战略博弈上,犹如“鸭子划水”,在水面上似乎纹丝不动,在水面下却是做足功夫。至少就中国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而言,北京是占尽了上风,马尼拉在战略规划上,技不如人,落尽下风,还有苦说不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