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時務 | 《陽光時務週刊》第38期《還我新聞自由:解密南周·中國公民反抗中宣部》
2013年01月10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反擊宣傳部 文/長平 內幕曝光,任何人都會知道,中國到底有沒有新聞審查和輿論管控,這種審查和管控到了多麼荒唐的地步。每一個珍惜自己知情權的人,每一個不願意被洗腦的人,每一個支持言論自由的人,都應該發出抗議的呐喊。 【封面故事】 抗命宣傳部 文/張潔平 有宣傳,無政改。2013年頭的兩個黑夜和一個白天,公民所要求的不過是一句話:還我新聞自由。憲法保障的,清清白白的自由。 南周事件7天7夜全記錄:一場雞蛋碰石頭的抗爭 文/仰光 審查、抗議、妥協、分裂、陷阱、打壓、聲援……南方周末又一次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這不是最惡劣的審查,但卻激起南方周末、新京報等中國媒體人1989年以來最直接的抗命。中港台三地聯署,聲援南方周末,共同捍衛憲法規定的中國人的言論自由。 南方往事:抗爭與淪陷 文/沈憶往 這不只是一個壞官員的錯誤,而是一套精密新聞管制系統運作多年的必然結果。 你的南方,我的戰場 文/熊威 1月7日至8日,廣州大道中289號的南方大院變身公民廣場。人們在這裏表達對南周的聲援或反對,對政府的不滿或支持。 未來的自由中國在民間 文/莫之許 攝影/鐘卓明 南周內部的抗爭或許會以失敗告終,但行動者們的街頭和網絡抗議昭示着未來自由中國的希望在民間。 強管制,弱抗爭:新聞自由的破題之道 文/馬特 南周事件表明,黨國權力對新聞的管制日漸加強,而在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的不斷抗爭中,中國的新聞自由緩慢前行。 圖解中國新聞審查:八道關卡 【國際】 軍方不受節制 武裝衝突重燃:民族矛盾成緬甸改革最大難題 文/周澄 在中央集權依舊的情況下,少數民族要透過選舉影響決策難乎其難。儘管改革步伐似乎已經在經濟、媒體自由等方面邁開,但民族矛盾若不能及時解決,將必然絆倒改革。 開放泡沫考驗緬甸流亡媒體 文/楊凱斌 面對被遺忘的危險,流亡媒體紛紛選擇回國,雖然心中也說不準:開放是否真確,開放泡沫何時會爆破,底線究竟到哪裏? 緬甸政改轉動利益格局:中、美、東盟緬甸角逐戰 文/仇國平 中國國有企業在緬甸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影響環境民生的天然資源開採,與緬甸的民主化及公民社會發展格格不入。而中國希望透過發展緬甸能源開採,鞏固中國的能源安全的願望隨時落空。 【香港】 拒絶奴才治國:對香港「倒梁」運動的思考 文/羅小朋 圖/鍾卓明 「倒梁」是對奴才哲學和奴才治國說「不」,其價值取向能否勝出,關係到中國文明的興衰。不懂這一點,才是真的不愛國。 拒絶奴才治國:對香港「倒梁」運動的思考 「倒梁」是對奴才哲學和奴才治國說「不」,其價值取向能否勝出,關係到中國文明的興衰。不懂這一點,才是真的不愛國。 【人物】 陳雲:香港遺民的現世焦慮 文/曠達 攝影/鐘卓明 陳雲一直很焦慮。10年前做官時,覺得被人跟蹤;10年後,擔心大陸的共產文化奴役香港。一些擁護者視他為「港獨」的理論領袖,另一些人批他為「自治」教主。然而他卻不忌憚向所有人開火,預計到肯定會被攻擊,一派「我不下地獄,誰下?」的態勢。 【文化·特別報道】 詩悼也斯 編者按:斯人逝,晚冬寒。1月5日,香港詩人也斯病故。悼念一位詩人,也許最好的方式還是讀他的詩,我們邀來也斯先生的朋友、學生……各分享一首他的詩作,一起再次進入他的心靈世界。 【文化·別處】 杏仁糖之味:呂北克今昔身世之旅 文、攝影/林郁庭 波羅的海潮湧無休,海畔的德國小城呂北克,是文學大師托馬斯·曼的故鄉,在那裏,一顆小小的名產杏仁糖牽引出一段中世紀同盟「帝國」的興衰,神秘與奇異。故事裏縈徊不去的,還有回教後宮的幽美暗影、威尼斯遙遠的水浪。台灣作家、行者林郁庭的足跡和文字,由那苦味之甜,帶我們回去歷史深處…… 【文化·廣場】 亂 編者按:生存空間愈朝向規訓、潔淨、秩序……我們的心,愈是各有各的亂法,而那只是我們渴望重返宇宙洪荒的本能衝動。 時代的晚上 文/阿爾 冬天的銀川,車流穿梭,這個城市和中國的每個城市一樣,車輛天天在激增,道路愈來愈堵,人們的情緒愈來愈煩躁,走在路上,你感覺很多人的心事重重,並且小心翼翼。 亂 文/難民稻子 只有A的頭又痛又癢。 亂我心者 文/楊佳嫻 亂我心者,並非長長短短、高高矮矮的天際線,而是那希求和諧、劃一到了不近人性的現代性進步的風暴啊。 【文化·現場】 陌生人,請在城市的牆壁上對話 文/朱曉玢 攝影/鍾卓明 每一個美國人每天會看到300多個廣告,廣告單向的信息輸送不斷告訴我們,如果不買這件產品你便會不美、不健康,而這些資訊卻擠壓了原本人與人之間必須的情感交流和分享。 【專欄】 重燃共和革命的火炬 文/趙楚 當代社會要應對內外危機的挑戰必須行憲政,而求憲政之路則必須重建共和。包括執政黨的有心變革人士在內,接續中國現代史上的共和革命火炬,才應該成為真正的第一社會共識。 重慶模式和文革陰魂 文/徐友漁 舉目神州,貪腐特權、社會不公日趨加劇,毛澤東、薄熙來陰魂不散,文革「反官僚、反特權」的「大民主」愈發有吸引力。防止文革和重慶模式再現的唯一良方,是真正實行政治改革。 政府不是新聞自由的保姆 文/邵建 憲政國家,從不把政府當作新聞自由的保姆,而是防止它干涉新聞自由。 從專家城市到用家城市 文/鄒崇銘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19公頃、像維園般大的西九公園嗎? 守護台灣價值——民主 文/宮鈴 中華民國在台灣於風雨飄搖中屹立一甲子有餘,台灣人經歷了經濟恐慌、邦交國一一離散,政治與經濟轉型,守護台灣的正是台灣人不屈不撓、追求理想生活的毅力與價值,這是台灣的根本,沒有妥協與逢迎的空間。 被逼眾生相:父親 文/陳希我 如果教唆能讓兒子成功,那麽掙扎就會少一些。愈成功,就愈少掙扎,愈放心了。當兒子當上了學生幹部,有父親為此感到不安嗎? 金沙江邊改土流難 文/尼佬 說到底,金沙江兩岸的人都更在乎雪山和大江,浮屠和寺僧。就像次仁頓珠說的,那些來人跟他說起的平地繁華,真是抵不過高原藍天上的浮雲罷。 尼泊爾民間自救路漫漫 文/林輝 在政府未能負上其應負責任之前,尼泊爾公民社會自救之路,仍然漫漫。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