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 | 逃避文化政治 ─ M+着火!

(圖片摘自西九館理局網頁) (刊2012年11月20日《明報》「世紀」) 西九地盤,仍然塵土飛揚,具體建築方案仍在招標,但M+卻已着火!先有Uli Sigg1.77億購贜爭議;後有藝發局「外判」威尼斯雙年展事件。連國內策展人朱其也禁不住干涉香港事務加入戰圈。西九是特區政府送給香港人的216億大禮,致力「成為具備世界級文化藝術設施、卓越人才、地標式建築及優質節目的綜合文化藝術區,具有不容錯過的吸引力,亦有潛力令香港成為國際文化都會。」(摘自西九管理局網頁),推倒重來,為何仍怨聲載道? 以為爭議已暫告一段落,誰知上周再有畫壇元老林鳴崗追住Uli Sigg藏品不放,長篇大論「香港西九文化中心何處去?」─ 算筆者捉字虱也。西九從「西九文娛藝術區」,到易名為「西九文化區」,從來未出現過「文化中心」─ 正好說明官民之間的期望與落差。歷史實在又再重覆─翻開1960年的地圖,當時的「西九」,正是中環新填地。擬建中的建築物還未落成,出版社的地圖上卻已出現「市民大會堂」的名字。最後出現的,卻是不見市民影踪的「香港大會堂」。 舊體制「為市民服務」 先容我迂迴地重返歷史現場,才再談論當下香港文化格局的轉型困難。沒有大事慶祝,同在尖咀另一端的香港藝術館五十周年誌慶,搞了個小展覽「 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 」,在日日有開幕的香港藝術界裡,幾乎泛不起任何漣漪。讀過田邁修(Mathew Turner)《香港六十年代─身份、文人認同與設計》一書中〈的六十至九十年代〉的朋友都知道,大會堂是為港英有意確立有別於中國民族認同,建立本土身份的起點。展覽每一個展櫃都由分屬不同職能的年青館長(curator)從藝術館或其他政府檔案藏品中挑選並撰寫說明,雖然沒有深入剖析大會堂建立本土身份的文化政治工程上依然生效的微妙作用,卻在在展示出從屬於具「民主成份」的市政局下,公營博物館的公共性。例如第一個展櫃,便展出了博物館的Day Book─ 在數碼化時代,這種手寫的inventory一直沿用至今,以最古老的方式避免文件被私下纂改。展覽以講故仔方式貫串起五十年來的發展,一來為普通觀眾所容易入口,但也有營造博物館為市民所共同擁有的意味。尤其在對建立顧問、徵集展品與捐贈制度方面,都有詳盡的實物說明。而從市政局年代沿用至今的學生優惠、低廉的博物館門票、免費的圖書館服務、已經取諦的藝術複製品巡迴展、以至強調廉潔奉公的公務員制度……整個體制多少與戰後英國左傾的社會制亦步亦趨。 大會堂博物美術館成立之初,除了確立了文物作為公產的博物館,也重整了藝壇的遊戲規則。與西九相似,同樣由海外空降。首任館長John Warner,冷待雄據藝壇的寫實派元老,引入現代主義,三數年之間便扶翼起戰後一代抽象畫家與現代水墨。美術館與新冒起的藝壇共同構築出一番新氣象,藝術家如林鎮輝和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王無邪都加入了館長團隊。1963年起辦的雙年展(與兒童藝術節相間舉行),則為亞洲首創。只是囿於殖民地統治、政治審查、官僚作風與平庸主義(mediocrity)─早佔先機的雙年展變成亞洲最落後,顧問團亦未能與時並進,五十年後的紀念展,仍然定調「中西文化術交匯」。 花這麼多唇,並不是懷戀殖民統治,而是想說明公共文化體制與文創產業的扞格。再以中國為例,四九以後文藝是意識形態公器,藝術家由國家供養,各種獎勵制度,都以創立民族的文化最高點為原則。但在開放市場經濟之後,各級文藝單位在體制與資源上被整縮,必得面向市場。從操控意識形態的文化事業,到促進經濟發展的文化產業,老派文化人抱怨文化不再為政府所重視,當中尤以文學界的反對為最。文創產業、創意城市本非壞事,只是西九再次重施以具體項目隱蔽文化政策的故技。過去香港藝術因政治身份模糊,難以在國際藝壇上更上一層樓,那如今香港作為一個相對自主的中國城市,在國家與國際的文化座標上又應如何定位?又文化服務的舊制度是否完全乏善可陳,西九應該如何維持法定機構的獨立性並同時向公眾問責?迴避文化政治,越過與民間達成共達,再專業的團隊,只會遇到怨懟群眾,成為政治磨心。 從錯誤的基礎重新開始 從大會堂到文化中心、從文化中心到西九文化區、從館長到策展人(curator)、從香港藝術雙年展到威尼斯雙年展……都無我份!我同意博客Vivienne Chow對這種怨氣的分析:「這種根深底固的不安全感已植根在香港人的心理之中。香港華人向來認為被受剝削─先是前殖民者─現在─卻是「你知是誰!」資源都向精英傾斜……香港藝術家向被制度所排斥。他們恐怕決策又再度被『外人』所把持,資源又流向他者─這是可以理解的,亦是不幸的。」無論對文創產業是愛是恨,我們已「被」進入西九時代。新舊體制如何達到雙贏,壯大一個更多元的文化界?事到如今,只能從錯誤的基礎重新出發。 惡言相向無補於事,對錯焦點就更是捉錯用神。雖然都是空降,原籍瑞典的李立偉,在英國政治生態下建立Tate Modern。來港後不但立即與藝術界摸底,更盡量迴避記者對原有的博物館體制的評價問題。筆者的感覺是,李立偉以至由中港及國際背境組成的策展團隊,對本土政治以至原有體制的敏感甚是步步為營。10月初論壇上李立偉說「不應把爭取政治民主的願望與藝術民主混沌」,雖然非常不中聽,卻的確道出了近年「藝術介入社運」的後果。履任接近兩年,李立偉沒有對香港的同行指指點點,更致力以個人影響力把香港藝術家帶出去。在Art Plus的訪問中,對公務員的難處加以體諒:「很難在匿名(anonymous)的制度下建立特色。」而碰巧在上述展覽中,館方亦試圖突出館長的策展觀點,效果雖微,但已見新舊體制之間的良性互動。文創產業是全球化的產物,當代藝術更是在全球城市中流通最迅速的一項,威尼斯雙年展就更是眾多雙年展之中最歷史悠久又最燒銀紙的一項。筆者認為要麼不玩,要玩就要達到水平!又或以有效的方式去挑戰整個雙年展制度,而不是以內捲的本土主義來捉錯用神。甚至,真正的激進,其實是索性不要陪政府玩這種藝術燒煙花,拒絕每兩年一次的藝壇內耗?筆者覺得像活化廳的策略便做的很好─擺政府資源搞顛覆,連結亞洲各種從下而上的藝術及民間組織,細水長流,開闢另一個藝壇,會否才是更有效做法? 至於這次國內策展人與老人家的不滿,前者錯用後殖民論述,無視香港在當代中國藝術的獨特位置,同仁 劉建華 已有所分析。至於後者,只能說,是濫用了民族大義安慰自己的時代脫節。筆者反而覺得值得留意的是,這次白雙全在Frieze Art Fair與CCAC得獎,都是以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名義。割裂於國際以至中國的香港藝壇,已被特區的西九時代重新設定版圖。說過好多次了,藝術這一行一向來一丈功成萬骨枯。能以藝術而不是藝術事業安身立命的,其實是一種幸福。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龍尾工程揭露人類自私

政府宣佈如期開展在大埔龍尾的人工泳灘工程,並且由環境局牽頭搞個所謂「保育」的方案,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聲稱項目可以做到「平衡發展與保育」,加以政府其他部門也一致認為這個項目已做了所有的程序,也通過了環評,「沒有理據」要撤銷項目。 這樣的說法,香港市民已經不陌生,因為那是政府慣用的語言技倆。龍尾所在的海灣,生態價值高,那裡的生物種類繁多,各環境團體已做了長時間的普查,在此不贅。在社會已有聲音,希望能夠讓龍尾維持現狀,既能讓生物棲息、又能給市民及下一代作為「生態教室」之時,為什麼政府、以至當地的既得利益者要如此自私? 關於龍尾建人工沙灘,如果政府及相關的人能圓滿解答以下疑問,我也不反對工程: 1. 人類有什麼權力去決定其他物種的棲息地? 2. 憑什麼相信物種的遷移比在原地有更佳的生存條件? 3. 為什麼要建一個會令泳客游泳後會生病的泳灘? 4. 香港政府做了多少個「發展與保育並存」的計劃是成功的? 在早前的跨部門記者會上,土木工程拓展處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李鉅標曾說:「龍尾的生態動物大多數都會自動移走,只有少數需要人為採捕,當局在7月曾進行過3天演習,結果滿意。」是不是梁振英喜歡語言偽術,公務員也要「統一口徑」呢?首先,什麼是「生態動物」?遍尋字典,也找不著這個名詞,是新近出現的科學名詞?抑或只是官員在自鑄新詞?其次,當局做的,是什麼「演習」?難道政府成功請了「D老篤醫生」來跟「生態動物們」開過會、溝通好了?待推土機一到,牠們便會好好收拾細軟,「自動移走」,遷居汀角嗎?官員們,請不要把市民都看成是「白痴」可以嗎? 破壞環境的事,過去已做了很多,能不能讓環境稍為休息,把大自然還給海星們、海馬們、魚兒們?人類少了一個泳灘,不過是少了一個休閒之處,而且還有其他休閒選擇;但在龍尾的生物,卻會因為這個工程,輕則家園被毀、重則族群被滅甚至絕種。 當一個政府只是自私以為自己有權來掌控一切,把一個明明是破壞環境的工程說成是保育的計劃,當中顯出的不是政治智慧,而是自私自利,而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承受你們今天種下的業障。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影像報導:港蘋果過百員工集會「援台蘋」

2012年11月20日晚上六時,香港壹傳媒工會在蘋果日報大樓發起黑衣行動,聲援台蘋工會的「我要蘋果 不要黑手」行動。會後香港壹傳媒工會主席李家聰及台灣蘋果日報工會理事長蔡日雲到大門外,交代香港工會發起該行動的目的及台灣工會講述現時台灣蘋果所面對的情況。 相關報導: 旺中案通過 港人莫輕視 本短片由 inmediahk.net 製作,內容以 Creative Commons「共享創意」授權 – 引用出處及非商業性。公民獨立影像製作,需要大家的支持,請捐款支持「獨立媒體(香港)」 http://inmediahk.org/support-us/ 。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TVB 生日快樂

今天在地鐵車廂閉目養神之際,恍惚地聽見隔壁的兩個小學生,說著今天是TVB的生日。想起我也有過這麼一段日子,會為著一年一度的台慶,滿心期待一番。縱然我不再是TVB的超級狂迷,我也在此,向曾經的摯友,TVB,說句生日快樂。 小時候,父母皆在白晝外出工作,剩下年幼而獨生的筆者在家。當時電腦仍未普及,家境不佳的筆者,玩具亦不見多,只有電視一部作為摯友。當時一放學,甫開啟家門,第一件事便要扭開電視,以圖令家中充斥著什麼聲音,不致落於寂靜。到了晚飯時間,父母各自回家,電視自然又是開著,以換取甚麼話題。當時亞視已開始積弱,慣性收視亦已成定局,陪伴我的,大多是TVB。如是者,經過長年的獨處,TVB成了我青梅竹馬的兒時玩伴,亦令我養成了甚麼節目也能看個半天的習慣。 在整段小學時代,除了極少數的特別情況,我每一頓早飯及晚飯皆由摯友相伴。說到這裡,也真的非常感謝TVB伴我走過無數個寒暑,為多頓單調的早晚餐增添幾分滋味。要數算TVB使我如癡如醉的電視劇,可謂數之不盡:賺人熱淚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當家小生林峯的人生污點《尋秦記》、高潮起伏的《無頭東宮》、陽剛熱血的《烈火雄心》、啜核頂癮的《男親女愛》…這都是我曾經的電視汁。可是,佳作雖說是數之不盡,卻也於近年止步。以下對於現時節目的觀感,不用我多說,以輪姦色情作為綽頭,播出時卻面目全非;爭產爭寵三角戀成了劇情鐵三角;無論甚麼題材的劇集,皆是掛羊頭賣狗肉,主打的還是大同小異的愛情。偶有如《天與地》之深度高質作品,也只是曇花一現,再不復見。曾幾何時,我也分不清,到底是TVB的節目質素每況愈下,還是人越大,越對電視節目提不起勁。直到早前,TVB重播由陳浩民主演,歷久不衰的《封神榜》,看得津津有味的我,回過神來,才驚覺TVB真有過如此輝煌的過去。現在,作為曾經的摯友,也只能對著電視長嘆一聲。 不僅是劇集,TVB的資訊性節目於昔日,也曾為佳話。《星期X檔案》、《新聞透視》,甚或是《晚間新聞》,當時於我這個小孩,都是有益身心,開闊眼界,獲取知識之寶地。當年TVB此類節目,皆做到探討社會現實,帶觀眾認識香港,認識世界。沒有現在的政治抹黑,政治宣傳,當時的高質素資訊性節目也為人津津樂道。同時,於我也作為周末劇集停播的一點慰撫。 突然想起一小段有趣的片段。記得當時大概小四、五,中文老師於課堂上教導我們「襤褸」的正讀,說此詞該讀為「籃呂」。恰巧,當晚TVB八點半播出的劇集中,某句對白摻著「襤褸」這詞,可是劇中男角卻將其讀為「籃柳」。基於年幼時「電視講嘢一定無錯 」的邏輯,天真的我還於翌日,童言無忌地指正老師,堅持「籃柳」才是正確讀音,為此與我最尊敬的老師爭持不下。現在回想,真只「得啖笑」。對了,其實到了今天,我仍深深記得誰是把「襤褸」錯讀的男藝人。不過,還是別公開好了。 說起孩童時代,要數TVB風靡萬千孩童的節目,怎能不提「兒歌金曲頒獎典禮」?當年的兒歌金曲,要不是日播夜播的動畫主題曲,就是真的適合兒童傳唱的兒歌;要不是勵志動人,就是旋律簡潔動聽,叫人琅琅上口,可算是首首耳熟能詳(起碼在我們同儕間)。於是, 兒歌頒獎禮就成了一眾小學雞一年一度之盛事。還記得一年,頒獎禮當晚,我到了姑母的家吃晚飯。心中只惦記著電視機的我,自是歸心似箭,整晚心不在焉,執著碗筷躊躇不定。到了離直播時間一小時之際,家母與姑母仍喋喋不休,使得我急了起來,不顧禮貌地打斷其對話,嚷著要回家,更不禁哭了起來。此舉自然搏得舉家責罵,更悲慘的是,回到家節目已播出了一半,當時我的心痛悲慟,到了現在仍歷歷在目,更足足用了一星期才得平復。 如此以TVB作為命根的歲月,現已永遠成為過去。即使現在的TVB台慶,只剩下一群連名字也喚不出來的所謂藝員,在動手揮腿,跳著所謂的舞,我也樂於為著過往與TVB相依為命的日子,說一聲:TVB生日快樂,同時,懷緬一下多年前電視汁送飯的日子。也只限於懷緬。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官民的集體沉默 內地人看西藏僧侶自焚

編按:西藏僧侶自焚事件近年來一宗接一宗,到底他們面對怎麼樣的處境,在「生」和「義」之間選擇了後者。自焚事件,一宗也太多。偏偏每一宗悲劇並沒引起太多注意,很快又歸於無有。於是,我們嘗試邀請國內朋友參與這場問與答,觀察國內傳媒報導手法,還有中共建國以來如何透過教育呈現管治下的西藏圖畫。不說不知,原來前往西藏成了國內文人的「流行指標」。可惜這片神秘異域,早已不是樂土。 1、內地如何報導西藏僧侶自焚事件? 內地官媒和其他媒體都有不同程度的 報導 ,還可以找到一些香港 大公報 、 文匯報 的報導。這些可以看到的報導口徑基本一致,認為沒有寺廟中的僧侶自焚,自焚者乃是受到 境外藏獨勢力的教唆 ,自焚事件有提前預告,策劃者別有用心。報導並沒有直接說明自焚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也沒有自焚者的具體資訊,只是引述了一些 官員的回應 ,回應的重點放在西藏在中央關懷下的發展以及對這類事件的譴責上。 「西藏僧侶自焚」在搜索引擎上並沒有變成敏感詞,但能搜索到的資訊千篇一律。在微博等言論自由尺度稍大的平臺上,相關內容已被和諧,且遠不及一些同樣被和諧的熱點事件那麼引人關注。 2、僧人為何自焚? 僧人自焚,按照中國官方說法是受境外藏獨勢力和達賴集團策動。中國官方媒體 《環球時報》 刊登署名文章,指責自焚藏僧都「深受達賴集團分裂主義思想毒害」,「達賴集團煽動自焚是窮途末路的表現」。官方亦一直堅稱對 藏民推行的是德政 ,幫助他們發展經濟,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人認為是地方維穩官員以及政府的宗教政策某些粗暴的做法而導致的,如 國際特赦和人權觀察 都指出,藏族僧侶和尼姑自焚,是為了抗議北京政府對藏族文化與宗教政策。但後一種說法遭到官方回避或否認。西藏流亡精神領袖 達賴喇嘛 早前在東京發表講話,指責中國政府對藏族地區實行「文化清洗」。 3、分享個人或同輩對西藏的感覺,教科書如何教? 我沒有去過西藏,但對西藏的感覺是寧靜純樸,宗教文化底蘊深厚,有種遼遠的異域神秘感。大陸的文人也很喜歡西藏,有句順口溜叫當代文人四大俗:「上一次鏡、出一本書、去一次西藏、信一次耶穌」,可見去西藏已經成為流行指標。奇怪的是,大家一方面把西藏視為精神聖地,紛紛前往瞻仰膜拜,一方面又對西藏的騷亂視而不見。寧波的抗議得到了全國的關注和聲援,頗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共同感,相比之下,藏人自焚事件卻顯示了官方和民間的集體沉默。佔大陸人口九成以上的漢族,對藏族的態度雖不至於用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顯然缺乏一種同胞的親近與關懷。 政治教科書會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提及西藏,以此顯示該制度的優越性。「西部大開發」、「青藏鐵路」等內容也會涉及西藏。而「藏獨」勢力、達賴喇嘛一向是分裂勢力的代表,在「公民有義務維護國家民族統一」中頻繁出現。 歷史教科書會注重「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收錄歷朝歷代中央政府對西藏的領屬和管轄。如清朝冊封達賴、班禪,設立金瓶掣簽制。 總的來說在內地,人們對西藏的宗教文化背景比較陌生,對西藏與中央政府的恩恩怨怨也無從瞭解,只能從一些數字裏感覺到西藏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幸福,諸如此類。所以在面對一些自焚事件的時候,人們只感到恐怖和困惑,「境外分裂勢力策動」一說很容易被接受,從而難以體會自焚者的悲情色彩。 編輯:方鈺鈞 相關報導: 大公報: 向巴平措:西藏寺廟無僧人自焚 西藏沒有燃燒 (10.11.2012) 文匯報: 向巴平措:達賴竄日不影響藏區穩定 (9.11.2012) 聯合早報: 央視今播「自焚」片 斥達賴「出錢買屍」 ( 7.5.2012) 灰記語: 強權據不熄的火焰 (26.10.2012) 人民網: 趙啟正:西藏僧侶自焚事件是有人預告的 (2.3.2012) BBC中文網: 中國必須解決藏人自焚的根源問題 (7.11.2011) BBC中文網: 達賴喇嘛指責中國「文化清洗藏區」 (7.11.2011) 文匯報: 官媒:煽動「自焚」達賴窮途末路 (6.11.2011) 中國日報: 回顧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政策 (2.4.2011)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