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爱思想 | 刘瑜:迷人的愤怒

刘瑜:迷人的愤怒 进入专题 : 愤怒    ● 刘瑜 ( 进入专栏 )       据说中国人民的情感又受到了严重伤害,是被一个叫加藤嘉一的日本人。          对加藤的指控很多,其中最严重的一项,是说前不久他在南京的一次讲座中,否认南京大屠杀,让中国——竟然是中国——反思历史??于是网民愤怒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席卷而来,轻则让他滚回日本,重则问候他全家十八代女性。有网友甚至悲愤决定:以前我只是不买日本车和相机,现在我决定再也不吃日本零食了!          加藤做出回应:那不是我的意思,我从未否认过南京大屠杀,只是不明白其中关涉的数字和细节;此外我说“反思”,指的是中日双方都应对历史进行反思,因为双方都有不透明、不公开的地方,虽然双方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如果我的言论引起误解,我诚恳道歉……          哪怕对方已经澄清看法,一些爱国“愤青”还是坚持以最大的恶意来诠释,简直好像希望他是那个意思似的。好比街上有警察大喊“抓小偷”,前面的甲勃然大怒,在警察澄清他追的是乙后,甲仍然坚持勃然大怒。          我想愤怒是会上瘾的。          我们总能在媒体上看到各国青年在表达愤怒。穆斯林青年抗议某某漫画家丑化了穆罕默德;美国青年占领华尔街抗议贫富悬殊扩大化;印度青年愤怒声讨一个腐败丑闻??有一次我打开一个视频,一位朝鲜美女主播在声嘶力竭地控诉,双眼喷出熊熊怒火,屏幕随时有炸裂的危险,虽然我不懂韩语,但不用说,她肯定是在痛斥美帝及其走狗韩国政府。          很多愤怒显然是合情合理的,腐败、贫富悬殊、政府暴力、有毒食品、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有些愤怒显得有点蹊跷,比如“舍近求远的愤怒”——近在眼前的不止一起“看守所神秘死亡案”无法激起其愤怒,远在伊拉克的美军监狱虐俘案则令其勃然大怒;比如“避重就轻的愤怒”——一场饥荒中数千万人的消失不能使某些人皱一下眉头,但一本杂志上对某伟大领袖的搞笑式漫画却使他们怒不可遏;比如“谄媚式愤怒”——其实我对三峡啊、转基因啊这些个事情也不大了解,但是既然很多人都在为这个事情愤怒,那我不愤怒是不是有点“脱离群众”了,那我就——大家看好了——气愤填膺;还有“不由分说的愤怒”——警察澄清“我要抓的小偷不是你而是他”之后坚持怒不可遏??什么,你不是那个意思?你的意思不重要,你等我把造型凹完再说。          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人是需要自我认同的,换个现在流行的说法,人是需要“存在感”的,而正义的自我认识是这种“存在感”的要素之一。当然通向正义的方式很多,比如为几百万尘肺患者奔走呼告筹款捐钱,比如数年不放弃寻找失踪的“黑窑工”,比如坚持为弱势群体打官司,但这些似乎都太费劲了,哪有上网骂人省时省力——这边义正词严地敲三个字,那边镜子里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就已冉冉升起。何况隐身于集体中,安全温暖,还战无不胜。前面是张三李四,后面有王二麻子,“同去同去”,占领不了别的高地,道德高地还占领不了吗?          对很多掌权者而言,民众的愤怒则是最好的政治兴奋剂。民心颓丧时,打一针就举国上下精神抖擞了,我们都记得“文革”的大字报语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党给一身造反骨,唇枪舌箭杀气腾”??要说那些年革命的火焰为什么越烧越旺,不断地寻找敌人,调动愤怒,成了保持斗志的不败良方。找不到敌人怎么办?制造呗。于是各种匪夷所思,各种天方夜谭。到最后革命对愤怒已形成“药物依赖”,不吃,斗争会因为燃料不足而熄火;吃,斗争会因为烧光一切而熄火。          今天我们的愤怒当然不会如此荒诞,但对愤怒的迷恋似乎已深入我们的骨髓。看网上近期的辩论,从“方韩大战”到《非你莫属》风波,到加藤嘉一事件,大事小事,真事假事,都可以燃起你死我活的热情和杀气腾腾的怒火。“文革”过去了这么久,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的旗帜还飘荡在我们灵魂的上空。难怪有个叫施密特的德国哲学家在中国追捧者甚众,他说政治的要义就是“分清敌我”,对于习惯于“敌我思维”的人,几千年来忙着划分忠奸、划分贫富、划分中外??这理论多亲切啊,简直是量身定做。          作者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进入 刘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愤怒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444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刘瑜:李庄要为薄熙来、王立军辩护让人感慨

刘瑜:李庄要为薄熙来、王立军辩护让人感慨 进入专题 : 权利    ● 刘瑜 ( 进入专栏 )       苏格拉底说:德性即知识。两千多年后,我一个朋友说了一句对称的话:笨是一种人品。     这大概是说,愚蠢常常不是智力不及,而是选择不运用智力。也许因为利益,也许因为懦弱,也许因为“温暖的合群”,或者干脆因为懒惰,一些人选择荒废甚至屏蔽智力。在各种荒废智力的表现中,有一种在迫害他人或为迫害他人摇旗呐喊时,竟然想不到:其实“他”也可以是我。     最近,李庄律师在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后的表现颇让人感慨。他表示,尽管他曾被重庆方面“黑打”,但仍然愿意给王、薄等人提供法律辩护或咨询。这种不计前嫌的胸襟令人感动,不知王与薄如果得知会作何感想。当年他们陶醉于“打黑”却忽视嫌犯基本权利时,可曾想到:这个在更大的权力面前陷于无助和恐惧的“他”,也可以是明天的我。     “他也可以是我”,是普遍人权理念的伦理前提。康德的“绝对律令”,意指只有当一个道德准则可以被普遍推广及他人时,才构成道德准则。奇怪的是,有人似乎通过推理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有人却只有自己倒了霉才恍然大悟。糊涂似乎也可以理解:怎么能给“坏人”权利?我反正又不是“坏人”,所以剥夺“坏人”权利跟我没什么关系。知识分子在上世纪50年代的“镇反”中万马齐喑,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反右”来临时,他们就成了“坏人”;农民在“土改”斗地主时斗志昂扬,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人民公社运动中他们有谁想藏私粮,就成了“坏人”;干部在历次“肃反”中火上浇油,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文革”一来,他们就成了“坏人”;造反派在打倒“走资派”时声嘶力竭,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清理阶级队伍”时,他们也成了“坏人”。这么看来,每个人离“坏人”都只有50米远,说不准哪天就“失足”了。     好人变成“坏人”后,开始痛感权利之可贵与权力之可怖。陈独秀身居党魁位置时,曾为暴民焚烧《晨报》报馆而叫好,晚年成了政界边缘人之后,却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没有阶级之分;胡长清在位时享受着权力的无限风光,被抓后开始感慨新闻自由之可贵。     人权概念被长期污名化,原因之一或是很多人将权利看做任性的代名词。但这恰将普遍人权的伦理基础理解反了:普遍人权保护的不仅是“我”的自由,还是作为“我”的他人的自由。在这种价值观里,社会由无数个尊严对等的“我”组成,并非由一个身处顶点的“我”、数个身处中层的“你”与无数身处底层的“他”组成。只有将社会理解成无数个尊严对等的“我”,普遍人权才变得必要和珍贵。换言之,人权观念的伦理基础不是任性,而是博爱。     当然博爱的起点是自爱。自爱加上同理心,才成为博爱。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常常显得比周围很多人乐观,这种乐观来源于对逻辑的认同。一个为“大鸣大放大字报”唱赞歌的学者,在遭遇网络语言暴力攻击后,也会愤慨和痛苦;一个隐晦肯定毛氏“大民主”的学者,在涉及自己学术诚信的辩论中,也忿恨痛斥有些媒体的信息一边倒这些人对抽象的普遍权利颇有微辞,却在自己具体的权利被侵害时表现得愤愤不平——这种“愤愤不平”,就是我保持隐隐乐观的理由。     根据心理学“认知冲突”理论,追求逻辑一致性几乎是人类的本能,类似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一样。所以只要一个人肯定自己的权利,走向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成为趋势。换言之,普遍权利观念之所以有力量,不仅仅因为它美好,更因为它是一种均衡。     当然,走向均衡的道路未必通畅。有人说,中国过去一百年的悲剧是,任何一点进步都要以付出最大的代价为成本。本来可以两点一线走完,结果中国人过去一百年愣是在两点之间走出了一团乱麻。简单的事情被搞复杂,大约就是因为太多人只有亲自倒霉一场,才能体会到权利的可贵,好比一些孩子非要自己被烫一次,才知道不能随便玩火。数亿人只有被烫才明白火的危险,进步的代价能不大吗?所以笨可能确实是一种人品。甚至还有不少人被烫了也未必明白危险,这种人据说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碰到这样的人,笨就连人品都不是了,它是一种意志。 进入 刘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权利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banxian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2806.html    

阅读更多

译者 | 每日译者头条 2012-04-09

以下信息由”译者”志愿者根据外媒公开报道及网络资料收集,全部附上了原文或全文链接。资料收集行为不代表我们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也不代表我们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如有媒体引用,请注明原始来源;读者请自行判断资料的真实性。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新闻;有海外苹果账号的读者可在Appstore中搜索”譯者”下载我们的 繁体阅读器 ;在Smashwords中搜索”yizhe”可以下载简体中文的 “译者书刊”试读章节 (墙内也可下载和购买)。更多免费下载请点击 这里 。 墙内阅读译者博客 。Twitter: @ xiaomi2020 , @ yigroup 以下荐译条目中带*的都将收录至新的《译者合集》中,诚征译者合作。 ***~~~*** 【专题·薄王事件】 【左图:谷开来写的书《胜诉在美国》;右图是《华尔街日报》的原文配图之一,谷开来与薄熙来】 ① *《华尔街日报》的裴杰把调查注意力转向薄熙来的夫人谷开来。在《 中国的杰奎琳 》(译注:杰奎琳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夫人,因美貌、聪慧而受人爱戴。)一文中说:尽管薄熙来在记者会上说谷开来很早就关掉了律师事务所,只在家做一些家务。但是本报记者的调查显示,谷开来在过去二十年里在美国和英国都有商业活动。 1984年身为高干子弟的谷开来(其父为总政治部副主任谷景生)与薄熙来相识,她说:”他和他父亲一样,非常理想主义。”两年后他们结婚。 她的顾问和朋友的小圈子中包括已故的海伍德,美国商人Larry Cheng和法国建筑师Patrick Henri Devillers,三人在大连和北京都是薄家的亲密朋友。 谷开来在美国丹佛的律师Ed Byrne说她智慧、迷人、美丽,”与薄熙来很相称”。记者查到了谷开来在英国以英文名Horus注册的公司(该公司已经关闭。)和她的签名。1990年代她也曾通过Horas投资和咨询公司指导如何在中国做生意。 一位朋友说近几年,她受抑郁、担心背叛以及因丈夫常常长时间工作而关系疏离而感到烦恼。几年前谷开来曾因抑郁而寻求过治疗。 ② * 最新一期(3月30日)的詹姆斯敦《中国简报》上林和立评论《 在后薄熙来时期,对忠诚的强调可能会阻碍改革 》:”胡温是否会进行某种政治改革,最好的标志大概就要看对薄熙来的处理是否遵循法治原则。” ③《纽约时报》对薄熙来事件的新评论: 一名民粹者的倒台体现了出中国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分歧 ④《华尔街日报》评论《人民日报》和军报上再三要求稳定的文章《 稳定、稳定、稳定、胡、胡、胡 》:”如果你读中国的官媒的话,可能会认为这个国家现在正在地震带上。” ***~~~*** 【专题·温氏政改】 ①*《外交学者》裴敏欣的新文《 新的天安门运动的征兆 》:8964以来中国又出现了新辩论,而80年代每次出现这种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之争后就会出现社会动荡。执政党需要一些理论上的合法性。而新出现的自由派思想也说明辩论的空间又被打开。 ②《彭博商业周刊》 温家宝总理谈起话来就像一个大胆的改革者 温家宝最近频发改革之语,除了引人瞩目地谈到”文革”卷土重来,成为薄熙来倒台的先兆之外,又谈到了破除银行垄断。虽然有人认为他的讲话来得太晚,已经无法对现有政策造成冲击,但是会对在18大上上任的新领导人,如李克强造成压力。 ③《华尔街日报》上墨儒斯的政评《 温家宝推动改革并非仅仅是作秀 》也提到:说温家宝是”影帝”因为他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政治改革举措”,但是作者认为:温家宝最近在南方视察时提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倒退。包括”内需不足,出口成本上升,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增大。”他可能是想以经济上的压力来推动政改,让政改,尤其是破除垄断,有一个突破口。 ④ 写介绍中国书籍的英媒记者乔纳森·芬比在《卫报》上发表评论《 中国统治世界并非不可避免,中国模式有严重的内在缺陷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都面临挑战,虽然不至于崩溃,但”中国模式”不值得学习。他猜习近平可能在等待党内斗争分出胜负后再表态。 ⑤《纽约时报》中国来鸿《 按部就班地改革 》,介绍于建嵘在微博上发的十年政改大纲,并把它和百年前的康有为变法做对比。刘瑜评论:中国现在已经没有光绪。政改和经改不一样,经改可以大家一起获益。政改却要涉及权力的分配,我得就是你失。另,于建嵘在 微博 上说他转的这条微博要被删掉,他还澄清说谢绝任何外媒采访,此篇文章的作者也没有采访过他。 ***~~~*** 【专题·直播艾神】 ①《纽约时报》 艾未未的自我摄像被关闭 叛逆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上周三表示,当局已关闭了”艾神进行时”网站。之前,艾未未在家中安了四个摄像头,实时直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他从北京机场被带走的一周年。 据@duyanpili的推文:2012年4月2日19点开始,至4月4日18:09分被迫关闭,进行了47小时9分钟,点击520万次,下载100GB;在 这里 可以看到73张截屏图(上图即其中一张) ***~~~*** 【专题·经济学人】 ① *《经济学人》封面(见上)文章 中国的军事崛起 亚洲的力量平衡 用两篇文章来谈中国的军事扩张,认为美国如果要避免和中国产生冲突,必须要保持在太平洋的军事投射能力,同时避免将每一个关键议题作为测试中国意图的考验。中国的军力问题在于其高度不可预测性。 ② * 在同期的另一篇文章《 龙的新牙齿 》中,则以数据、图片和图表展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扩张——中国,尤其是中国海军今年来的力量扩张。 同期的”中国专栏”还有三篇文章: ③ *《 不确定的政治 重新恢复秩序 》讲的是当局如何打压关于政治动荡的传言 而G.E. 在《经济学人》的 中国博客”论语”中追踪李德林的新浪博文 ,也就是”军车进京”的那条,如何成为了”北京出大事”的舆论起源。可以对照阅读。 ④ *《 腐败的政治 肮脏把戏 》谈的是中纪委这个党内的铲除腐败的机构如何成为政治把戏的中心。同时,”跑官”则愈演愈烈。文章中列举了四川、黑龙江的例子,以及党校的林哲(音)对他的学生的告诫:要升职,你要耐心等待,等其他人犯错后被清洗。 ⑤《 私人医疗 四川的好月嫂 》则聚焦中国的私人医疗服务,尽管出现了如”月嫂”这样的私人医疗提供者,需求的扩大还是远远超过了供给。 ***~~~*** 【专题·缅甸政改】 ①《新共和》CFR的东南亚研究员Joshua Kurlantzick认为:美国已经开始和缅甸恢复正常关系,并在讨论对缅进行援助。但是议会选举后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党也只占1/10的席位,关键还要看军队在未来三年内是否会收敛。 ②《外交学者》上的发于缅甸议会选举之前,谈缅甸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在资源、农业、旅游、外商投资等方面都很有潜力,预测到2020年每年的增长率可达6%,但要进行一系列宏观经济改革。原文链接: http://t.co/MrrZgMFQ ③《金融时报》 缅甸对外开放,但邻居们还是有些警惕 。美国投资人说:缅甸目前正如1979年的中国,邓小平说:”我们得干点不一样的了。”但基础设施很落后,手机SIM卡要$3000+。 ***~~~*** 【专题·国际外交】 ①《纽约时报》上的漫画,奥巴马说:”哦,这是你家后院?真的?抱歉了。”大船上写”太平洋部署”。即上图 ②《时代》: 为什么美国会暗暗希望穆斯林兄弟会的候选人沙特尔在埃及总统竞选中胜出 ?因为这是最不坏的选择,否则美国就要和激进的军方打交道。 《外交学者》1月16日,印军方未通知新德里移动了两个单位, 有政变企图 。 ***~~~*** 【专题·智库报告】 布鲁金斯学会的李侃如发布中英文报告《网络安全与中美关系》。报告认为,中美之间目前在”信息战”方面互相不信任,而这个议题又很新,双方的基本沟通都没有建立。文中提到:美更关心隐私/机密泄露,而中方更关心稳定。 中文版全文下载 中文网开始推王缉思和李侃如联合发布的报告《中美战略互疑》,这可能是继世行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之后本年度第二次中外智库合作,智库反映/影响当局战略决策的作用初显。 中文全文下载 ***~~~*** 【专题·社会百态】 ① 亚洲的推特语言。Eric Fischer利用Mike McCandless导出的Chrome开源数据制作。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语言,越亮的地方使用得越频繁。原载TechAsia,点击 这里 查看大图 ② * Evan Osnos发表在《纽约客》上如同小说般的精彩文章《 赌神 》。主角萧润平在澳门赌场狂赢6亿元,并躲过了三合会的追杀。作者欧逸文见到了萧润平本人,并询问他如何能赢得那么多钱,又如何在四处躲藏。 ③《华尔街日报》的视频: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和已故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在博客上引起了窃窃私语  话题包括骆在博鳌没有住豪华宾馆,以及4月5日是蒋介石的忌日,现在能通过互联网和台湾游了解台湾和蒋公的中国人重新思考和讨论腐败议题,以及中国课本上对蒋介石的描述。 ***~~~*** 【今日延伸阅读】 《中囯社会和政治发展十年纲要(2012.10-2022.09)》(于氏玩笑版) 第一阶段(2012.10-2015.12)以民生政策调整为前提、以民权保障为基础,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一、调整基本的民生政策。 1、农村土地确权,落实物权法; 2、调整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养老、低保、医保等向社会低收入者倾斜; 3、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异地无差异的义务教育和高考机会平等。 二、建立司法制衡制度,树立司法权威。 1、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的人、财、物脱离巿县,实行省级垂直管理; 2、法官终身资格制并实行严格流动; 3、法官实行高薪并实行严格错案追究; 4、取消省以下的政法委; 5、废除信访制度,以司法清理历史陈案; 6、废除劳教制度,确保公民人身权利。 三、保障新闻言论自由。 1、实现政务信息公开; 2、官员财产等信息公开; 3、禁止因言获罪。 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育民间社会。 1、规范社区管理组织; 2、大力发展社会公益组织,通过公益重塑人文精神; 3、保护社会宗教组织。 第二阶段(2016年01-2022.09),以政治改革为前提,以公民权利发展为基础,推动囯家向民主宪政转型。 一、实行县级政权改革。 1、开放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实现人大代表非行政化和专职化; 2、改变县级政权的异地为官制度; 3、实现县行政长官差额选举; 4、将乡镇一级政府改为派出机构。 二、开放社会。 1、制定新闻法,开放媒体; 2、制定政党法,开放社会政治组织。 接着,于建嵘在他的搜狐微博中对他的十年纲要做了两点解释: 第一:前几天发布了一个《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十年纲要》(于氏笑话版)引起了网友的一些争议。因此,我决定系统地把这个笑话版的梦做完。第一个问题:为何要提出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及实现的路径; 2、有路线图才能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 3、有时间表才有压力,才有紧迫感; 4、我提出这样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是一个公民和学者的意见表达,以期引起讨论,讨论不仅可以形成共识,还可以给执政者提供一个决策的参考系,当然也可以为反对者提供一个批评的样本。中国现在不能再”不争论”了。 第二: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为何要分阶段进行? 1、解决任何社会政治问题,特别是体制性问题都有一个时间顺序。当前中国社会问题尖锐而复杂,这其中因分配不均所产生的社会冲突最为突出。因此,选择民生问题作为突破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紧张,为政治改革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也容易为民众及执政者所接受; 2、政治问题是解决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及社会紧张关系的最为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社会问题特别是因权力垄断的掠夺性体制所产生的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获得最终的解决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因此,在民生问题有所缓解后及时推进政治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阶段; 3、政治改革有渐进式改革和突发性变革的区分。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渐进性改革需要从基础性政治环境开始,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推进全面的政治转型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社会动荡; 4、中国县级政权改革应是进行基础层性改革的关节点。根据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制度性环境,以下一届县级人大选举为阶段为全面启动政治体制性改革的时间窗口较为现实; 5、当然,这种阶段性划分是以当前政治形势为前提的,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完全改变相关顺序和时间窗口。 相关阅读: 点击 这儿 查看更多《每日译者头条》 ©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刘瑜:其实不一样

刘瑜:其实不一样 进入专题 : 合同异    ● 刘瑜 ( 进入专栏 )       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          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学派叫“合同异”,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万物看起来不同,其实都一样。这个伟大的“辩证法”可了不得,谁要是熟练掌握了它,辩论就能无往而不胜。请看:     “你不也吃肉吗?有什么资格批评归真堂活取熊胆?其实都一样。”     “我们这公款消费几千亿,但有报道称奥巴马全家度假也花费公款几百万。官员乱花钱,其实都一样。”     “我们是限制言论,但是维基揭秘一出来,西方政府不也气急败坏吗?政府都想控制言论,其实都一样。”     “看守所神秘死亡和刑讯逼供是存在,但是美军的伊拉克监狱虐俘案呢?监狱虐待犯人,其实都一样。”     ……     一句话,我站在粪坑里,所以我脏;你手里有泥巴,所以你脏。我们都脏,本无不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哦耶。     一味“合同异”,要点就是否认量变之间的差异,否认差异就是否认了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一切落后进行辩护。岂止否认,还要嘲讽。我仅仅是“坏”,你又“坏”又“虚伪”,我是真小人,你是伪君子。我呸!     最近网上热议新刑诉法草案第73条时,我们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句式:美国不也那么那么吗,我们就不能这么这么吗……其实都一样。     73条中最有争议的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内容。该条规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人,可对其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有人担心,这可能导致作为党纪的“双规”被司法化,甚至可能使收容审查死灰复燃。毕竟,“危害国家安全”是个含糊的字眼,在权力缺乏制衡的情况下,权力机构打击异己甚至官员公报私仇时,完全可能用这个罪名。     这种疑虑本是现代公民对公权可能被滥用表达出的健康警觉,但有法学家说了:美国不还有《爱国者法案》吗?我们怎么就不能有73条?于是翻出《爱国者法案》里“可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行无限期拘留”的条文。你看你看,天下乌鸦一般黑。     在应该学习他国长处的时候诉诸“国情”,在为本国不足辩护的时候却诉诸“普世”,还真是辩论中的制胜法宝。好比一个孩子,在小明学习的时候,说“我肚子疼,不能跟小明一样学习”;在吃垃圾食品时却肚子不疼了,说“你看小明都吃了”。问题是,这是一回事吗?     首先,《爱国者法案》出台于“9·11”后,是明确地针对恐怖分子嫌疑人和资助者的法案,政府几乎不可能用它来打击美国内政的批评者。在那里,“国家安全”与“政府安全”是不可混淆的两码事,而在这里,两者常混为一谈。其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嫌犯。“9·11”袭击中的嫌犯“第20个劫机者”——因偶然原因没能实施袭击的卡塔米——至今仍未审判定罪,甚至可能被释放,就是因为美国复杂的司法程序保护他。而我们这里的律师都常常自身难保。再次,《爱国者法案》从制定到实践,有不同权力机构的横向制衡。如对嫌疑人进行窃听,需要独立的法院批准方可实施。又如其中原有“秘密搜查”条款,但有法官以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为由拒绝适用,导致后来修正了这一法案。最后,《爱国者法案》备受社会各界的批评,诉讼不断,甚至“美国图书馆协会”都决议谴责,认为要求查阅嫌犯借阅记录的做法侵犯民众隐私……总之,在权力制衡和民众关注下,其每一个条款实施都举步维艰。同一个法案,在缺乏制衡和批评的环境里,可能是给公权发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这当然不是说《爱国者法案》没有问题,而是两者出台背景、适用范围和程序、舆论环境都很不同,混淆两者,不过是又一次运用“合同异”大法。     西谚云: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意思是80分不完美,6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不过中谚却说:五十步怎么可以笑百步?要我说,五十步怎么不可以笑百步,九十九步都可以笑百步。人类文明的进步靠的就是点点滴滴的努力,大的进步值得大的肯定,小进步值得小肯定。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          作者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进入 刘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合同异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杂文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6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世纪》2012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阅读更多

刘瑜:其实不一样

刘瑜:其实不一样 作者:刘瑜 来源:《新世纪》2012年第12期 来源日期:2012-3-26 本站发布时间:2012-3-26 16:48:50 阅读量:60次   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   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学派叫“合同异”,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万物看起来不同,其实都一样。这个伟大的“辩证法”可了不得,谁要是熟练掌握了它,辩论就能无往而不胜。请看:   “你不也吃肉吗?有什么资格批评归真堂活取熊胆?其实都一样。”   “我们这公款消费几千亿,但有报道称奥巴马全家度假也花费公款几百万。官员乱花钱,其实都一样。”   “我们是限制言论,但是维基揭秘一出来,西方政府不也气急败坏吗?政府都想控制言论,其实都一样。”   “看守所神秘死亡和刑讯逼供是存在,但是美军的伊拉克监狱虐俘案呢?监狱虐待犯人,其实都一样。”   ……   一句话,我站在粪坑里,所以我脏;你手里有泥巴,所以你脏。我们都脏,本无不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哦耶。   一味“合同异”,要点就是否认量变之间的差异,否认差异就是否认了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一切落后进行辩护。岂止否认,还要嘲讽。我仅仅是“坏”,你又“坏”又“虚伪”,我是真小人,你是伪君子。我呸!   最近网上热议新刑诉法草案第73条时,我们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句式:美国不也那么那么吗,我们就不能这么这么吗……其实都一样。   73条中最有争议的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内容。该条规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人,可对其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有人担心,这可能导致作为党纪的“双规”被司法化,甚至可能使收容审查死灰复燃。毕竟,“危害国家安全”是个含糊的字眼,在权力缺乏制衡的情况下,权力机构打击异己甚至官员公报私仇时,完全可能用这个罪名。   这种疑虑本是现代公民对公权可能被滥用表达出的健康警觉,但有法学家说了:美国不还有《爱国者法案》吗?我们怎么就不能有73条?于是翻出《爱国者法案》里“可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行无限期拘留”的条文。你看你看,天下乌鸦一般黑。   在应该学习他国长处的时候诉诸“国情”,在为本国不足辩护的时候却诉诸“普世”,还真是辩论中的制胜法宝。好比一个孩子,在小明学习的时候,说“我肚子疼,不能跟小明一样学习”;在吃垃圾食品时却肚子不疼了,说“你看小明都吃了”。问题是,这是一回事吗?   首先,《爱国者法案》出台于“9·11”后,是明确地针对恐怖分子嫌疑人和资助者的法案,政府几乎不可能用它来打击美国内政的批评者。在那里,“国家安全”与“政府安全”是不可混淆的两码事,而在这里,两者常混为一谈。其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嫌犯。“9·11”袭击中的嫌犯“第20个劫机者”——因偶然原因没能实施袭击的卡塔米——至今仍未审判定罪,甚至可能被释放,就是因为美国复杂的司法程序保护他。而我们这里的律师都常常自身难保。再次,《爱国者法案》从制定到实践,有不同权力机构的横向制衡。如对嫌疑人进行窃听,需要独立的法院批准方可实施。又如其中原有“秘密搜查”条款,但有法官以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为由拒绝适用,导致后来修正了这一法案。最后,《爱国者法案》备受社会各界的批评,诉讼不断,甚至“美国图书馆协会”都决议谴责,认为要求查阅嫌犯借阅记录的做法侵犯民众隐私……总之,在权力制衡和民众关注下,其每一个条款实施都举步维艰。同一个法案,在缺乏制衡和批评的环境里,可能是给公权发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这当然不是说《爱国者法案》没有问题,而是两者出台背景、适用范围和程序、舆论环境都很不同,混淆两者,不过是又一次运用“合同异”大法。   西谚云: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意思是80分不完美,6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不过中谚却说:五十步怎么可以笑百步?要我说,五十步怎么不可以笑百步,九十九步都可以笑百步。人类文明的进步靠的就是点点滴滴的努力,大的进步值得大的肯定,小进步值得小肯定。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   作者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