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2011/7/11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华尔街日报》: 中国的坎坷前途 ——社会动荡、通货膨胀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崛起造成威胁 花岗斋杂记: 江泽民的“非死亡”:从谣言变成新闻 ——在渴望信息的中国,人们已不满足于党的公告。社交媒体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外交学者: 温家宝与昂山素季 ——上月底,这两人先后在英国发表了演说。然而历史将会记住,昂山素季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而温家宝只是一位有能力的管理者。 BBC : 中国国内的不平等:农村继续贫困,城市财富暴涨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增长,结果之一是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东亚论坛: 统治中国 ——今年是辛亥革命 100 年。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杰出人物在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司法更独立等方面的努力,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外交学者: 中国能从泰国学些什么? ——泰国反对党在选举中获胜给中国领导人敲响了警钟,他们对政治改革的拒绝是十分危险的 BBC : 反思中国的一胎化政策 ——在伦敦一个名为“迷失在变化中”的艺术展上,来自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和摄影作品反映了独生子女在中国的现状 北京烤鸭: 思科的监控产品:中国内部矛盾 ——对思科向“平安重庆”项目销售监控产品引起的争论的分析 《硅谷信使报》: Facebook 的中国问题 —— Facebook 作出的任何被中国政府认可的交易,都可能在美国为其带来负面的争议 快公司: 中国和美国的社交媒体使用对比 —— 中国的微博无论从用户比例还是增长速度来说,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中国听说: 中美关系和外国人犯罪 ——当美国批评中国不按国际惯例审判外国人时,中国现在也有了现成的例子予以反驳。 东亚论坛: 中国的传统将如何影响其政府的改革? ——中国的目标是进步、稳定和受尊重,但它的历史表明,它不会完全成为别的国家的翻版 《华尔街日报》: 中国和美国,谁是发展中国家? ——将上海和洛杉矶对比,你很难确定中美哪个是发达国家,哪个是发展中国家(已见到 译文 ) 我看中国: 走马观花的危险 ——对上面《华尔街日报》文章的批驳:在中国出一两星期的差,并不能使人成为中国问题专家 《纽约时报》: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开始访华 ——这是美国军队最高官员四年来首次来访,显示两军关系进一步改善 《纽约时报》: 美国国债危机与中国 ——美国总统和国会就债务上限问题争执不休。作为最大债主,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发言权 《印度时报》: 中国女商人因向巴基斯坦核设施运送油漆而被美国逮捕 —— 51 岁的王迅(音) 6 月 16 日因涉嫌违法出口管制产品而在美国被捕   【经贸动向】 中国辩论: 中国的债务危机:高级官员年初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非常坦率地做了介绍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债务的规模都十分惊人 《纽约时报》: 价格指数继续上升,中国努力抵御通胀 ——六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 6.4% ,其中猪肉价格上涨 57% (东西已有 译文 ) 彭博新闻: 中国的通胀达到三年来最高,使暂停利率上涨的理由变弱 ——六月的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经济增长率低于一季度 商业内幕: 中国的通胀情况恶化,美国消费者也将受到影响 ——今年中国统计局修改了物价指数权重,使通胀数字偏低。但即使如此,大量货币供应还是造成较高通胀 《商业周刊》: 中国的增长可能放缓,可供温家宝动用的应对手段不多 CNN : 中国的贸易差额扩大 ——海关总署公布中国六月份贸易顺差达 223 亿美元,但出口增幅略降。 《福布斯》: 中国的滞胀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 ——无论对于证券或是期货投资者来说,滞胀都不是好消息。 《纽约时报》: 中国不仅会制造,而且会设计 ——在鹿特丹和米兰的两个设计展览上,来自中国的设计作品因人瞩目   【社会百态】 程致宇: K 代表卡尔, M 代表马克思 ——红色宣传无所不在,连老外教授带儿子去商店买儿童玩具,也会遇到 花岗斋杂记: 活在中国之失败经验:买篮球 ——老外在超市买篮球引发的一场风波 中国外人: 中国的食品问题在印度引起的后果 ——印度最严重的运动员服用禁药丑闻,却是由中国的人参健脾丸引起的 外交学者: 中国的“小皇帝”综合症 ——这是中国一胎化政策和为人父母者小时候贫穷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海碎片: 从上海出租车起步价谈起:涨价无处不在 ——按目前趋势,到 2013 年上海出租车价格要比纽约更贵了。 彭博新闻: 拿 300 美元月薪的中国医生纷纷投奔药厂当销售代表,工资翻三倍 ——“在其它国家,很少有专业训练出来的医生该行做医药代表。”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译者 | MSNBC 思科在华销售引来中国不安?

核心提示:思科参与”平安重庆”的建设,不仅在美国恶评一片,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也受到了批评,比如《环球时报》就对此发出了社论 原文: Cisco’s pending China sale raises concern from… Chinese? 作者:Ed Flanagan 发表:2011年7月9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王伟翻译 北京讯 ― 思科公司与重庆市之间就要完成一笔交易,帮助”平安重庆”计划建立一个宏大的城市监控系统,消息传到美国,恶评一片,这不值得惊讶,公司的头面人物大概都预料到了。 比较出人意料的,可能是来自中国国营媒体对思科的批评火力。 遵照美国法律,思科这笔交易的范围受到限制,这还是从 1989 年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之后国会通过法案限制美国公司对中国出售刑侦类产品的延续。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此项目的 一篇报道 ,为避免这些法案的限制,重庆官方邀请思科和惠普这些公司卖给他们网络和服务器之类设备,用以控制估计高达 50 万只的摄像头,监控范围达 400 平方英里(1036 平方公里)。 西方批评者很快就指出,这些公司利用法律漏洞,强调他们这笔交易用于交通管制的一面,而对其他方面可能的用途视而不见,比如监控和压制政治异议人士。但是,紧跟着中国媒体的一片正面宣传,突出”平安重庆”项目的交通管理和防范犯罪功能,当地的媒体出人意料地对介入该项目的思科开火。 对”美国制造”的监控系统的疑心 昨天《环球时报》 ― 一份中国政府经营、一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报纸 ― 在其中文版的述评里,说中国人要关心的不是政府可能邪恶地利用这套在建监控系统来压制政治意愿,而是用美国制造的系统来监视中国城市的后果。 “中国城市安装美国产监控设备,如果质疑这件事,大概也应是中国人。”《环球时报》中文版 一篇时评 写道,”设想一下,如果纽约或洛杉矶市的街头监控设备是中国产的,美国议员还不跳起来。”时评中还说,”美国总是处于中美商战和舆论战的主动点上,长袖善舞,中国人只有很清醒和自信,才能不被它的花招耍了,不把吃亏当成便宜占。”这句话在《环球时报》英文版里面也有出现,相对其中文版,《环球时报》英文版在国际事务的报道中一般语调比较平和。然而,在周四的 一篇时评 中,该报宣称”事情完全颠倒了”,并且号称重庆市监控系统的视频可能在某天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要靠一家外国公司,尤其是一家”来自一个不太友好的国家”的公司来建设这个项目呢? “美国一次次用事实给我们上课: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特别是国家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时评继续说,”按照他们的提示,中国各大城市或许都要有这样的警觉:装摄像头,设备尽可能是国产的。” 为什么跳出”自主开发”技术圈子? 近年来,中国给新闻界提供了不少”自主开发”的技术高调面世的故事,象中国的 歼-20 隐形战斗机,以及最近的北京至上海的 高速铁路 。然而,为什么中国政府官员找美国公司帮助他们实施”平安重庆”计划,而不是中国自己最成功的”国家领军”企业,这当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华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及电讯设备供应商,肯定在很大程度上能为这样一个项目提供所需的技术和专业支持。让华为中这一标也能让中国政府有扶持”自主创新”的满足,中国官方对这一点看得极重,以至于去年的一些法律提案如果得以实施的话,会强迫许多美国公司以技术转让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代价。 中国给思科的甜头也许是又一场游戏,意在通过强制性的技术转让来提升中国的整个国家安全机构。或许从更坏的角度想,中国情愿跟美国公司打交道不过是堵西方人权批评者嘴的一招先手。终究,如果是美国公司及其技术在支持那些对人权的侵犯,美国佬要占据道义高地就难了。 不管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以肯定,太平洋两岸关于这种事情的争论不会就此结束。 译注:文中援引的《环球时报》的部分均出自原文。 相关阅读: 译者: 电子前线基金会(EFF):七家销售给中国监控工具的利益相关企业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译者 | CNN 为什么21世纪不会属于中国?

核心提示:从经济、政治和地缘政治三方面来看,中国都不可能成为 21 世纪的领袖 原文: Why the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long to China 译文:为什么 21 世纪不会属于中国 时间: 2011.7.5 星期二 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 Fareed Zakaria) 译者: Simon;校对:“译者”志愿者 编者按:下文是 Fareed Zakaria 在 Munk Debate ( Munk 辩论)的开篇语和结束语的编译。在 Munk Debate 上,他和亨利・基辛格一起反驳了 21 世界将属于中国的观点。 这里 是辩论的视频。 中国不会成为 21 世纪的 主导力量 有以下三个原因:经济,政治和地缘政治。 经济 最近几年我们认识到一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远保持直线上升。中国看起来正要接管世界,但是日本当年也有过这样一段时期。当时的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也被告知,世界将被日本统治。但结果并不是这样。 在连续 20-25 年保持每年 9% 的增长率后,大多数亚洲四小龙国家的增长速度减慢到了 6% 或 5% 。我并不是在预测什么中国的崩溃。我只是在说,中国同样要遵守大数法则,它会在某个时候降低到一个慢一些的增长率——也许会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得多的国家,而比其他国家稍晚一些。 但是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的低效能。他们有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他们增长的效率极低。就外国直接投资而言,中国每月获得的量相当于印度一年的总量。但中国的增长速度仅比印度快两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如果考虑下中国增长的质量,它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样让人惊叹。他们进行着大量的投资——许多机场、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但是如果你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不那么引人赞叹了。 中国还有另一个严重的问题。联合国刚刚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接下来 25 年内会出现人口统计上的“雪崩”。它的人口将会减少 4 亿。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正在人口减少的国家同时拥有 主导世界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如果你想知道人口减少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你可以看看日本。 政治 让我们假设中国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体:它有执行你所需要的那种领导力的政治能力吗?别忘了,虽然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数十年,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一种宏大的、支配性的设计。你需要拥有某种政治能力才能够执行那样的领导力。 统治中国的政治体制现在正处在危机中。还不清楚,它接下来要经历的阶段是不是跟现在的保持一致。中国还有一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当它创造出中产阶级时,它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回应这些中产阶级的期望。 台湾在经历类似的过程时,你看到的是向民主政体的转型;南韩在经历这个过程时,你看到的也是向民主政体的转型。但是这些转型并不容易。它们都相当的血腥和混乱。 地缘政治 人们喜欢谈论亚洲的崛起。但是根本没有亚洲这个东西。有的是中国、日本、印度。而且这些国家彼此都不太喜欢对方。 你将会看到,随着中国崛起,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韩和其他国家都会产生情绪高涨的回应。你已经开始看到这样事情的出现。中国并不是在真空中崛起。在它崛起的大陆上有很多很多的竞争者。 为自由下注   我们西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自信危机。当我们面对这类新型的与以往不同的挑战,同时又面对正在崛起和前进的国家时,这种危机就会经常发生。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乔治・凯南( George Kennan) ,过去常常写作关于他如何认为由于我们的软弱和易变,而苏联有远见并且有战略性,所以美国永远都不能经受住苏联的挑战。那时的我们短视而且愚蠢。但是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却还不错。(译注:乔治・凯南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始创人。) 我认为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待中国是一种趋势 — 他们有这样非凡的长远目光,而我们是笨拙的傻瓜。有一个美妙的故事概括了这一点: 当被人问到, “ 你怎么看待法国大革命? ” 的时候,据说中国总理周恩来回答道: “ 现在评论为时尚早。 ” 每个人都在想, “ 噢,天哪,他真是个天才;他思考是那样长远——达到了几百年。 ” 事实是,在故事发生的 1973 年,周恩来说的是 1968 年的法国革命 — 一场学生革命。在那时说 “ 现在说来为时尚早 ” 是非常理性的。 所以不要认为中国人是有战略眼光的策划者,而我们是笨蛋。经历过来自德意志帝国、苏联和纳粹德国的挑战,我们想法设法笨拙地走到了一个领先位置。 事实上,我认为你会发现的是,美国和北美正在为这新世界创造一个卓越的模范。 我们正在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国家,一个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区有着不同肤色、信条和宗教信仰的人民,并且找到方法来利用他们的才能,建立一个共同的梦想的国家。它就发生在这里,它吸引来全世界的人。 不要对自由和开放社会失去信心。 作者简介:法里德・扎卡里亚( Fareed Zakaria )是美籍印度人,他本人就是实现“美国梦”的成功典范,他出生于印度,后到美国的耶鲁和哈佛学习,曾任《外交》杂志主编,现为《新闻周刊》世界版主编。他曾两次采访过温家宝总理,他的著作《后美国世界》中有一章是关于中国。 相关阅读: 《时代》来自中国真正的挑战是她的人民,而不是人民币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译者 | 《经济学人》难以捉摸的中国消费者

核心提示:在经过多年的短缺和随大流之后,中国消费者将奢侈品视为成功的标志 原文: The mystery of the Chinese consumer 来源:经济学人 发表:2011年7月7日 李丽丽(Lily Li)即使在周末也会把工作卡戴挂在胸前。这是一种荣耀:这显示出她是名白领。(她是通亚公司,一家位于上海的零售咨询公司,的一名秘书) 她把苹果的耳机插在藏在口袋里的便宜手机上,看上去好像她有个iPhone。她开车上班,尽管这比乘坐公共交通要多花四倍的时间,就是为了炫耀她的小汽车。 在多年的物质匮乏和计划经济之后,中国消费者把商品看作成功的象征。他们对外显摆,对内却精打细算。一位拥有崭新的宝马车的车主停车时往往宁愿转悠半个小时,就为省五毛钱停车费。。她还会犹豫要不要花大价钱装修室内,因为只有家里人才能看到。 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会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品市场,紧随美国。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比任何国家的都多:去年销量为1350万辆,而美国才只有1160万辆。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政府把刺激内需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 西方公司正在蜂拥而至也就无需大惊小怪了。7月4日,雀巢这个世界最大的食品生产商证实它正在和中国最大的糖果与烘焙食品生产商徐福记谈收购。 如果这笔交易确定,这将会是外国公司在中国迄今最大的收购案之一:徐福记在新加坡股票交易的估值为26亿美元。近来,中国已经是雀巢的第九大市场,去年销售额为28亿瑞士法郎(27亿美元).。尽管中国人口是巴西的七倍,但雀巢在中国的销量只有在巴西的一半.。因此雀巢急需徐福记的分销网络以及徐福记深谙中国人口味的诀窍。 “对我们来说,理解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事,” 雀巢的老板保罗・巴尔克(Paul Bulcke)说.食品行业比其他任何行业更需要本地化――要卖给中国人奶酪就如同要在瑞士卖臭豆腐。在过去的两年里雀巢在中国四处寻觅收购目标。徐福记并不是他们的首次尝试。雀巢在四月拿下了银鹭食品集团的控股权,这是一家生产花生牛奶和八宝粥的私营企业. 【图片汉化:译者志愿图片编辑】 试图赢得中国消费者跨国企业们目前已经把注意力集中于繁华的沿海地区。宝洁,美国的洗发水、牙膏和其他日用的制造商的中国总部设在广州。与其势均力敌的欧洲对手,联合利华的中国总部则设在上海.。然而两家公司正在准备在人口为6.65亿的农村地区展开”二级消费革命”。 尽管沿海和内陆的收入差距达到了6:1,但贫困地区的收入正在上升,而6.65亿人可用得着大量的洗发水。 中国政府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任何事都得讲政治,” 前美国商会的主席 詹姆斯・麦克格雷(James McGregor)说 “在需要国外公司时,政府会让它们获得市场份额。” 但它的长期目标是去从外国人那里学到足够的经验,然后能打造自己的民族企业。为了这一最终目的,它迫使国外汽车制造商及其他企业与中国国有企业结下不情愿的合作关系。 几乎所有西方消费品制造商都能感觉到北京的高压手段。奢侈品牌LVMH集团的老板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 2008年被中国驻巴黎大使召见,并被严厉训斥,就因为法国总统萨科奇要会见达赖喇嘛。接下来的几周,一拨一拨的女人拿着假冒的LV手袋,闯进中国的LV专卖店,理直气壮地要求退款。 联合利华最近有点麻烦,因为暗示要对其几款产品提价,消费者得知此事后把货架上的产品抢购一空。中国政府极为忌惮通货膨胀,担心这将引发社会动荡。。联合利华被指控引诱消费者囤积其产品,被处以重金罚款。但联合利华首席营运官哈利氏・曼华尼(Harish Manwani)却没被吓倒,计划今后几年的在华投资仍然要增加四到五倍。 巴结地方书记们 中央政府还不是唯一的问题。企业们也要与如郡主一般地方官员培养好酒肉关系。省级的官员的批准经常很重要,为了能获准土地、工作执照,以及一系列开公司所用的审批手续。地方的书记们多半喜欢当地中国公司――这也是为什么与他们保持紧密关系很有用。 西方跨国企业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他们的中国对手正在快速的迎头赶上。”本土竞争者将很难对付,” 一家位于上海的私人资产公司,云月投资公司的德尔克・苏格(Derek Sulger )这么预言。 目前,西方企业享有品质与安全的好名声,因此获利颇丰。浙江省最近一个当地的锡箔制造厂因铅污染造成103名儿童和许多成年人健康受损。中国消费者也和其他人一样不想中毒,因此此类事故会让许多人购买西方品牌。但本国企业的产品更便宜,而且质量也正在进步. 有些在自己国家日薄西山的西方消费品公司却在中国让人惊奇地风生水起。在美国,肯德基(百胜集团旗下品牌)被麦当劳挤得市场萎缩.。在中国,它却有3300个连锁店――比麦当劳多三倍――而且还在以每天开张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它受欢迎的秘诀在于本土化管理,以及为迎合中国人口味进行的改良。不需要为桶装鸡翅提供那么多的优惠,而要供应有猪肉、泡菜和蘑菇的米粥 有些西方公司则不得要领。来自美国的家居建材DIY连锁超市家得宝,多年来一直试图说服中国中产阶级自己动手装修房子,现在正准备撤出中国 本・卡分德(Ben Cavender)供职于上海的中国市场调研公司,他说,家得宝”不了解中国的家庭装修市场”。典型的中国家庭没有用于储存工具的车库。大批贫困的人愿意为了很低的工资做粉刷、装修工作。中产阶级倾向于雇用装修公司,后者则将工作转包给回扣最多的建筑队。今年年初,家得宝关闭了它在北京的最后一家店铺。目前,家得宝在中国大陆只剩下七家店面。 研究机构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在最近一份关于市场动态与中国消费者概况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西方消费品公司如果想要在”二次消费革命”中获利,有几个诀窍。不要提供过多的品牌:只供应几种商品,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不停改善产品以及(关键的)包装;否则就会跟不上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提早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把商品配送到内陆是件困难的事。大力招揽人才。忠诚的员工极为罕见,而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乡村工作,即便那是他们的家乡。最后一点,要有耐心。可能要等上多年,你才能在中国市场盈利。 伯恩斯坦本还可以加上一条:保持谨慎。在中国,规则尚未尘埃落定。不同的政府部门可能对政策有不同解读。并且,如果某个当权者改变了主意,你可是无能为力。 中国政府会允许雀巢收购徐福记吗?在2009年,它拒绝了可口可乐公司要用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的收购案,原因不明。然而分析者说这次可能不会重演往日了。”这家公司没有战略重要性。而且,雀巢与徐福记加在一起也只占市场的5%。” 在苏黎世的开普勒资本市场公司的乔考克斯(Jon Cox)说,作为世界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商,雀巢对这样一个超过十亿人口而对巧克力消费几近空白的市场有很高的期望。 很多地方都可能出错。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家庭过度储蓄。有些则担心会出现房地产泡沫或银行危机。在中国销售消费品的风险巨大。然而,远离中国市场的机会成本也同样高昂。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译者 | 《明镜在线》采访廖亦武:“我活得跟狗一样”

核心提示:他被关押过四年,被恶意刁难过──现在,中国作家廖亦武抵达德国。《明镜在线》在这位持不同政见者抵达柏林不久后采访了他,内容涉及他的狱中遭遇和默克尔的对华政策 原文:” Ich lebte wie ein Hund ” 来源:明镜在线 发表:2011年7月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图:现年52岁的中国作家廖亦武 原文配图】 他被关押过四年,被恶意刁难过──现在,中国作家廖亦武抵达德国。《明镜在线》在这位持不同政见者抵达柏林不久后采访了他,谈话有关他的狱中遭遇,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对华政策。 明镜在线: 廖先生,就在前不久,中国政府禁止您在国外演讲和发表作品,现在您来德国,也是为了在德国发行您的一本有关监狱经历的书。您现在处境危险吗? 廖亦武: 离境前,我必须向官方承诺不在国外出版《证词》一书(译者注:德文版书名《为一首歌和百首歌》)。也出于对我人身安全的考虑,菲舍尔出版社 (Fischer Verlag) 将书的发行日期推迟了三次。但是,我已经不愿在中国继续像人质一样被扣留,我作出以上承诺的惟一原因,就是为了能够离境。这种“协约”对一个作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不可理喻的侮辱,然而对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自由地出版和写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今天能够坐在您对面的原因。 明镜在线: 您计划逗留多久? 廖亦武: 这会根据书的发行需要而定。之后我会去美国,然后去澳大利亚。我获得了2012年“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为期一年的奖学金,我将在柏林度过这段时间。我希望,哪天中国政权得以变更,我可以安全返回中国。 明镜在线: 您因为写了一首关于1989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的诗,在监禁了4年。您在狱中精神崩溃过,并两次试图自杀。您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廖亦武: 最晚在我入狱之际,我意识到,我的精神、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在这里是没有立锥之地的。我入狱时必须脱光衣服,肛门也被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从那一刻起,我活得跟狗一样。每每想起那段时间,我自己都难以置信我还活着。但有一天我终于意识到,我必须把这些经历记录下来。监狱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章──我被逼迫放弃人的尊严。我把我看作是历史的某种载体,我的职责就是去描述这段历史。 明镜在线: 如此屈辱的遭遇还能写出文学,这是一种补偿么? 廖亦武: 有不少政治犯也写过他们的狱中经历,而我的跟他们的有些不同。比如大热天,监狱的囚犯们通常会彼此帮忙在肛门塞入一些牙膏,以制造一些凉爽的感觉,可很快,牙膏就会变硬,变得很难弄出来。今天,当我读这段笔记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当时怎么会如此“堕落”。我想,大部分前政治犯是不会写这些东西的。 明镜在线: 您能在狱中写作吗? 廖亦武: 没法多写。我现在的书里收录了30个监狱里写的故事,我当时把它们藏在了一本精装书的封面底下,但书的手稿其实还是我后来写的。因为手稿在搜查时被没收,我曾经从头写过三次。 明镜在线: 艾未未和维权人士胡佳的被释(译者注:艾未未是取保候审),以及对您的放行,给人一种“政治缓和”的印象,可同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和许多其他人士依然在押。您如何评价具有批评精神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处境? 廖亦武: 其实,我4月4号就应该去纽约参加“世界笔会之声”节。起初,我还以为这事跟2010年去科隆文学节 (Lit.Cologne) 那样简单,买张票,去机场──可在那儿,我被扣了下来。警方告知,这次想完事可不会那么简单,一个警官还威胁我说:如果你再来一次,我们会让你消失一段时间。4月3日获悉艾未未被捕后,我一身大汗,到今天还是那种紧张。 明镜在线: 您能够想象有一天被中国大使馆邀请到柏林朗诵您的作品吗? 廖亦武: 这是一个无比美丽的梦。但目前,我还是不希望见到这些人。这些现在正在统治我的祖国的权力者们都有着很肮脏、很丑陋的心。我相信,胡锦涛和温家宝永远不可能邀请我,这种想法他们做梦也不会有。 明镜在线: 您的书虽然在中国被禁了,但在黑市上它们非常热销。 廖亦武: 我听说了我的书在国内成功盗版书中名列第三───这是我对祖国的贡献。我们在国内有一种说法,说一个作家必须拥有三样东西:一张离婚证、一张刑满释放证明书和一张搜查令,如果有了这些东西,他就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明镜在线: 您三样都有。 廖亦武: 是的,离婚证我甚至有两个,搜查令就更多了。 明镜在线: 我现在在用一部iPhone记录我们的谈话,这是一种在美国设计、用中国廉价劳力制造的手机。我们欧洲人在购买这些产品时,是否应该良心不安? 廖亦武: 其实中国人民并不关心西方人的良心安与不安。中国还有工人,他们得去收集地沟里的废弃食物,将那些地沟油掺入新鲜油里一并出售。这是一个大丑闻。跟这些工人比,iPhone的工人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明镜在线: 去年科隆文学节前,您给默克尔总理写过一封公开信,请求她帮助您成行。您收到过回信吗? 廖亦武: 没有,至少不是书面的。但是有过一位德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跟我碰了头。他告诉我,默克尔总理读了我的信,很感人,她会继续密切关注我的情况,并为我提供支持。我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请他转交一张《窃听风暴》盗版DVD,以示提醒。 明镜在线: 在德国往往会有人认为,对中国人权和自由的支持不应该影响跟中国的经济关系。您能理解这种看法吗? 廖亦武: 在美国,或者在法国,你可能还可以选择这种立场,但德国因为自己的历史,必须承担起某种责任:德国先经历纳粹独裁,后经历了东德社会主义时期。如果东德人默克尔认为她应该把重点放在经济上,她可以这么做,但是,知识分子应该作为国家的良知发出自己的声音。 明镜在线: 在西方,您总是会被问及中国的政治局势,而较少被问及您的文学创作。这会不会让您有点烦? 廖亦武: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我来自世界最大的独裁国家,跟我的朋友刘晓波──这位极其坚定的人权战士一样,我永远会被问到这样的话题,涉及我本人作品的问题会少些。对我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记录我和其他人的经历去承继中国的传统。共产党总有一天会消失,那时就会有更多的人想读我的书。两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他的遭遇非常惨痛,那是他的命运。可他的书到今天还有人在读。 明镜在线: 自由对您意味着什么? 廖亦武: 在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非常孤独,即便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境遇似乎极其无望,但他们的作品却永远地传了下来。在监狱里,我想象自己是在与孔子或司马迁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承载了我,而它还会被永远承继下去。这就是中国文化。 明镜在线: 那么,跟文化的永久性相比,眼前的境遇就不那么重要了? 廖亦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恶劣势态的罪魁祸首,但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相比,共产党的统治只是一段很短的时间。 相关阅读: 七家外媒和博客对艾未未被取保候审的评论综述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