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時務

陽光時務 | 永遠的臨界點?

文/長平 中國積重難返,沉痾難挽,面臨革命引爆點。幾乎不約而同地,滿世界的中國問題專家,都談起了革命的話題。令人仿佛聽到古代造反的歌謠:「蒼天已死,皇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我仔細閱讀了這些文章,專家的話句句在理。惟一讓人感到困惑的是,這些理大多在若干年前已儼然成立。不僅民衆對腐敗忍無可忍,從鄧小平到溫家寶都在警告不改革就會「亡黨亡國」。意識形態早已經成爲皇帝的新衣,說破它的小孩一批又一批地被送進監獄,還有人說只會被當作傻子了。官員的飛揚跋扈,警察的粗暴野蠻,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綫。過去人們常說,中國很多事情要從零開始,現在都已經改成了「要從負數開始」了。 真正的問題似乎不是革命降臨,而是爲什麽革命還不降臨? 有時你忍不住想,當局恐怕也有點不耐煩了,不斷地添柴加火,革命就是無法引爆。當官方輿論把民衆抱怨總結爲「仇富、仇警、仇官」之後,高層官員的家族財富就肆無忌憚地暴漲,維穩警察的編制就越做越大,官僚作風就越來越壞,官場尋租也愈演愈烈了。 較早預言中國達到臨界點的是西方經濟學家。按照他們的算法,中國各級政府、國有企業和銀行早就破産了。後來發現,原來破産也是一種規則。在規則的底線被無限降低之後,破産也難以實現。 示威、游行、集會、靜坐、罷工、罷課……這些非暴力的行爲能够帶來革命的成功,也是因爲被抗議者或者他們的幫凶多少遵守一些規則,比如軍隊不向人民開槍,無法控制局面就宣布辭職。 于是很多人談論起暴力革命。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暴力革命的前提是民衆本來擁有使用武器的權力。如果秦朝就開始實行買菜刀也要登記的制度,陳勝吳廣也很難有機會起義了。 網絡是一個新興的戰場。早有人計算過,中國網民達到多少億,中共就會潰不成軍。這個計算錯誤地把所有的網民都當作當局的敵人了,事實上網民被成功地分成了兩個陣營,無論一邊的叫駡聲有多大,都會淹沒在另一邊的回駡聲裏。 所有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正義的缺失。這二十年來,中國政府鞏固政權最大的成就,不是經濟增長,也不是維穩部隊,而是滲透整個社會的「去正義化」教育。去正義的結果,是既沒有規則,也沒有良知。 「爲什麽如此多的高層官員家族被爆出幾十上百億的秘密財富,仍然引發不了民衆抗議的浪潮?」一個德國人這樣問我。 我告訴她說:第一,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這些信息;第二,看到的人中,很多都相信那是西方的陰謀;第三,即便相信媒體報道真實可信,有些人也覺得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爲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第四,即便他覺得憤憤不平,可能只是痛恨自己沒有生在帝王家,只好認了屌絲的命;第五,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想辦法和這些權勢者勾結吧;第六,當然還有一些現代公民,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也爲真正的公平正義奮起抗爭;第七,當局隨便在前五種人中煽動或收買一些,就足以對付第六種人了…… 我發現這個問題,跟任何一個簡單的問題一樣,細想起來,包含了中共一直在革命臨界點維持統治的全部秘密。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陽光時務週刊》第42期《中國模式破產,利益集團瘋狂:革命會來嗎?》

2013年02月07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永遠的臨界點? 文/長平 「爲什麽如此多的高層官員家族被爆出幾十上百億的秘密財富,仍然引發不了民衆抗議的浪潮?」一個德國人這樣問我。 【觀點】 陳蛇年新春話革命 文/陳平 【封面故事】 臨界點到來:革命因何熱門? 文/羅小朋 海外的中國問題研究者普遍轉向對中國模式持悲觀態度,中國國內也在熱議革命。中國的精英群體壟斷政經權力,對中下階層進行榨取,是國家失敗的根源。鞏固權力的改革已死,再造共和、實現民主的革命才是中國重生的希望所在。 渙散的體制腐敗的官 文/溫克堅 全球最龐大的官僚體制面臨着政治無能、信仰缺失、貪腐嚴重、資本外逃等問題,體制內反腐無法解決根本的危機,而公民的網絡監督和抗議又使這個團體焦慮不安,中共的官僚體系崩潰在即。 中國崩潰論何以再起 文/方駿 中國崩潰論在2001年中國剛加入WTO時曾有熱潮,後趨於消沉。2012年,中國崩潰論再次引發熱議,原因是當下中國改革和人口紅利的終結,將使高速增長近35年的中國經濟迎來轉點。 改革已死,革命將至:歷史呼喚憲政新中國的政治家 文/陳子明 鄧小平時代的遺產耗盡,改革已死,中等階層拋棄統治階層,與社會底層聯手,尋求在體制上破局。在此關口,國人不需要把中國引向戰爭的政客,他們期盼的是建設憲政民主新中國的政治家。 漸進主義無改革 文/王天成 中國學者偏愛漸進主義,不提開放黨禁全國大選之類的要求,這無助政改,反而會方便中共迴避變革,將轉型無限期的推遲。 現代政治空間的第三維度 文/李劼 統治者、反對派以及由獨立媒體和獨立知識分子構成的三維政治空間,是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基本保障,同時也是社會改良的必要前提。其中,獨立媒體和獨立知識分子構成的第三維度,對當今中國而言是空缺卻尤為必要的。 「中國崩潰」陰影下的香港經濟:危牆之下安有完卵 文/黃麗萍 沒有選舉民主就沒有負責任的政府。97之後,香港產經模式單一且過於依賴大陸。當中國模式遭遇危機,香港的前景堪憂。 【香港】 自由行「救港」變「禍港」? 文/呂良 攝影/鍾卓明 2003年,自由行在香港實施,以振興經濟。10年間,旅遊、零售等行業從自由行消費所獲利潤,已不足以彌補持續攀升的舖租。自由行購買力湧入亦令物價膨漲,為香港居民構成生活壓力。 【台灣】 政策爭議中「小馬英九」上位:非典型內閣總辭 文/康依倫 與其說江宜樺是「小馬英九」,不如說馬英九正在複製另一個自己。但這位政治學博士、教授,能否在政治的實務叢林戰中生存下來,恐怕教科書也給不出答案。 【國際】 親政府管理層箝制新聞自由:MBC電視台的「南韓周末」 文/楊虔豪 韓國MBC電視台為反對親政權管理層干預新聞自由,罷工170天,工潮蔓延整個韓國媒體業,成亞洲史上規模最大的媒體罷工。 【中國】 剛直方正,動情動容:記我的忘年交許良英先生 文/江棋生 許良英先生貌實合一、無假唯真,嚴厲地譴責民主的敵人;而當與極權制度下的受害者共同分擔現實苦難時,他又展示出動情動容、袒露心扉的另一面。 【特別報道】 中國與資訊為敵,港、台同步倒退:2012年中港台新聞自由回顧 文/梁振嶽 2012年的中港台新聞業界生態,特顯出三地的新聞自由狀況,已經逐漸因政治互動、資金流通而落入連帶關係之中。 【人物】 王蒙這個人:躲不開政治,離不開文學 文/王滬生 據說從中南海領導到省部級高官,都在讀王蒙的新書《中國天機》。記者專訪這位在「北京城區、國營大廠、生產大隊、政府部門」都上過班的80歲文學老人,聽他談談中國政治 【文化·專題】 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民國 編者按:電影《一代宗師》講述民國一段武林往事。那是中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大時代,現代文明與連綿戰火,令中國傳統之技藝、倫理、哲學都面臨巨大衝擊。在此背景下,武林與武術的命運,很大程度上也即傳統之中國與中國之傳統,在這大時代裏所經受的命運。《一代宗師》正好給我們理解這段時期的中國命運帶來又一個契機與角度。我們由電影出發,專訪編劇、硬派武俠文學與電影作者徐皓峰,談談電影背後武林的黃金年代與消逝;請來台灣作家、《一代宗師》編劇顧問張大春講講武林逝去所代表的文化本質;雲煙千里終消散,葉問宮二一線天的那個武林確已在時代浪潮中消逝,而我們跨越山海關,尋訪到片中宮老爺子之原型宮寶田的徒孫、八卦掌第五代傳人榮華豐,講講他自小聽到的故事,講講這個武林的無法歸來。 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民國 文、攝影/高曉濤 說《一代宗師》是武林往事,其實面子是武林,而裏子,是那逝去的民國。 於無聲處聽驚雷:問道張大春 武林之消逝 文/廖偉棠 「所謂逝去的武林,到底逝去的是什麼?」「從失去了信守然諾的起點開始想,你就會發現一切都失去了。此事與是不是文人、以及舊或不舊的文人皆無關。」 宮寶田徒孫自述:宗師三代,八卦百年 文/洪坡 《一代宗師》的開頭,便有一個銷魂極了的掰餅的故事。而那位自稱合併了形意及八卦兩派、成立 「中華武術會」的宮羽田,原型應是民國八卦掌大師宮寶田。真實的歷史中,宮寶田在滿清時依靠功夫當上了大內總管,這是他和功夫的高峰;等到他的徒兒一代,武林已然消逝,中共的禁令讓中原武人無不噤聲;又等到徒孫,政府稍微放開對武術的箝制,卻發現那個武林再也無法歸來。 【文化·閱讀】 everything for the freedom:東京乳牛書店尋訪記 文、攝影/苦茶 二手書店COW BOOKS老闆之一,是曾將貨車改裝為移動書店的作家松浦彌太郎。在這裏,閱讀不僅是買賣,更是細緻的日常體驗。 【文化·廣場】 春 編者按:一年之計,始於新春。雖則今時今日氣候變化愈加詭異,但且聽三地農耕文字人,談談人、土地、節氣——我們可能的「家園」。 春天來了,作物自己生長 文/袁易天 春天來了,草木自己生長。而我們帶著城市的原罪回歸田園種植,仍然是出於順應城市價值的要求,去種值城市人看得心花怒放的產品。 處處本應都可家 文/許多 我走在這些從各地來到我的家鄉做工的工人中間,我有些恍惚,我分不清我這是在自己的家鄉還是依舊在北京皮村?而天下打工本應就是一家,處處本應都可以是家! 春 文/楊儒門 一個構想,在心裏發了芽,猶如種子在春天裏,受到春神的召喚,努力掙脫嗑睡蟲的糾纏,在沉睡的夢中,慢慢地甦醒向上,受到陽光牽引,從土裏冒出頭來。這個種子一直都在,想讓城市的人,可以接觸環境、靠近我們的土地,左思右想,該如何是好? 【文化·現場】 大饑荒口述史+夏俊峰案:香港給中國獨立電影新靈感 文/朱曉玢 香港這座城市對於中國獨立影像的影響歷來就很大。它不僅默默促成經濟、政治的偷渡,也在為一些地下的藝術作品提供機會。 【文化·詩歌】 冬天來了 詩/朵漁 小詩包含豐富的政治諷喻,多義但明晰的修辭,傳達出詩人對「最冷的冬天」來臨的蔑視及對「自由」的嚮往。(主持/周瓚) 【專欄】 釣魚島的虛假危機 文/趙楚 誇張點說,從大戰略角度看,釣魚島危機本就是一種假危機:正是因為各方都清楚戰爭不可能,而彼此在深度利益嵌入和複雜的內部壓力下又需要博弈籌碼,各方才如此賣力的搞事和說事。 「公知」衰落,公民崛起 文/張閎 在知識分子蛻變成一個自我封閉、孤芳自賞的專業知識生產群體、或為權貴代言的利益群體的同時,公共輿論空間則在迅速膨脹,公眾對於公共事務的表達訴求亦愈來愈強烈。 政協名單的政治 文/羅永生 政協雖非掄選「治港港人」但卻愈來愈是天朝所認可的「愛國愛港者」成就的最高典範,也是「治港港人」成績的頒獎禮。於是乎,政協名單亦成了天朝治港手段的一部分。 「房姐」不僅是反腐問題 文/陳寧遠 「房姐」的41套房,不能以反腐敗而簡單告終。我們不僅要在中國建立對權力進行約束和審判的法律體系,還要建立合理而公平的財富分配體系。 意義的幽靈 文/魏寒楓 To Be Or Not To Be?意義是花蛇,是幽靈,是撒旦。它潛伏於創世,像異形一樣再也不會消亡,總在不經意間襲來,戳破最致命的軟肋,擊潰由世間所有權力和恐懼構築的長城。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陽光時務:永遠的臨界點?

文 /長平 中國積重難返,沉痾難挽,面臨革命引爆點。幾乎不約而同地,滿世界的中國問題專家,都談起了革命的話題。令人仿佛聽到古代造反的歌謠:「蒼天已死,皇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我仔細閱讀了這些文章,專家的話句句在理。惟一讓人感到困惑的是,這些理大多在若干年前已儼然成立。不僅民衆對腐敗忍無可忍,從鄧小平到溫家寶都在警告不改革就會「亡黨亡國」。意識形態早已經成爲皇帝的新衣,說破它的小孩一批又一批地被送進監獄,還有人說只會被當作傻子了。官員的飛揚跋扈,警察的粗暴野蠻,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綫。過去人們常說,中國很多事情要從零開始,現在都已經改成了「要從負數開始」了。 真正的問題似乎不是革命降臨,而是爲什麽革命還不降臨? 有時你忍不住想,當局恐怕也有點不耐煩了,不斷地添柴加火,革命就是無法引爆。當官方輿論把民衆抱怨總結爲「仇富、仇警、仇官」之後,高層官員的家族財富就肆無忌憚地暴漲,維穩警察的編制就越做越大,官僚作風就越來越壞,官場尋租也愈演愈烈了。 較早預言中國達到臨界點的是西方經濟學家。按照他們的算法,中國各級政府、國有企業和銀行早就破産了。後來發現,原來破産也是一種規則。在規則的底線被無限降低之後,破産也難以實現。 示威、游行、集會、靜坐、罷工、罷課……這些非暴力的行爲能够帶來革命的成功,也是因爲被抗議者或者他們的幫凶多少遵守一些規則,比如軍隊不向人民開槍,無法控制局面就宣布辭職。 于是很多人談論起暴力革命。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暴力革命的前提是民衆本來擁有使用武器的權力。如果秦朝就開始實行買菜刀也要登記的制度,陳勝吳廣也很難有機會起義了。 網絡是一個新興的戰場。早有人計算過,中國網民達到多少億,中共就會潰不成軍。這個計算錯誤地把所有的網民都當作當局的敵人了,事實上網民被成功地分成了兩個陣營,無論一邊的叫駡聲有多大,都會淹沒在另一邊的回駡聲裏。 所有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正義的缺失。這二十年來,中國政府鞏固政權最大的成就,不是經濟增長,也不是維穩部隊,而是滲透整個社會的「去正義化」教育。去正義的結果,是既沒有規則,也沒有良知。 「爲什麽如此多的高層官員家族被爆出幾十上百億的秘密財富,仍然引發不了民衆抗議的浪潮?」一個德國人這樣問我。 我告訴她說:第一,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這些信息;第二,看到的人中,很多都相信那是西方的陰謀;第三,即便相信媒體報道真實可信,有些人也覺得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爲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第四,即便他覺得憤憤不平,可能只是痛恨自己沒有生在帝王家,只好認了屌絲的命;第五,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想辦法和這些權勢者勾結吧;第六,當然還有一些現代公民,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也爲真正的公平正義奮起抗爭;第七,當局隨便在前五種人中煽動或收買一些,就足以對付第六種人了…… 我發現這個問題,跟任何一個簡單的問題一樣,細想起來,包含了中共一直在革命臨界點維持統治的全部秘密。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SOPA 牆 Vol17.

第17期 封面故事 牆 主編的話:我們都是牆的磚 文/長平 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就會嚮往自由的天空。當你成為一塊磚頭之後,你就不會有飛翔的願望,你的理想就是被砌進一堵牆,或者被拍到別人的頭上。   編者按 文/張潔平 在中國,他們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封面故事:牆之網絡審查員 網絡金刀  文/余聲 「對當今的醜惡面,我們不比他們了解得少。駡共産黨,我們可以比他們駡的更厲害。如果沒有我們,很多突發事件不可能成爲社會熱點——我們已經盡力保留言論空間了。但宣傳通知一來,我們也沒有辦法。」   牆之拆遷辦主任 如何強拆自己家 文/蘇嘉溪 「反正到哪裏都是做事情,領導覺得我合適,我就去做。」即使是在拆遷自己村結束後的第四個月,趙旭東仍然覺得自己不後悔「擔此大任」。   牆之截訪者 「好人」老林 文/余聲 老林和他的同事常年租住在北京陶然亭附近一家小旅館裏。每年只遣送十多名非法上訪者,很清閒,但也很無聊,除了工作,就是和其他地市的截訪者騎自行車滿北京跑著釣魚。   牆之城管 城管隊員的一天 文/沈達明 「誰都理解小販的辛苦。沒辦法,我們是人,小販也是人,大家都為混一口飯吃。」   我愛問五毛 艾未未專訪網評員節選 被採訪人:W,男,26歲,輿論引導員 採訪人:艾未未 「在一個論壇裏其實有3種人是你要扮演的:領導者、追隨者和旁觀者。通過自己自編自導自演,去影響觀眾。可能有些時候,你也會覺得,這事不能這樣理解,不能這樣讓人去誤會,但是你又無奈嘛。所以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挺人格分裂的。」   牆之線人 自己人,J&K 文/王剛 學生線人J說,「我被要求去參加沙龍,他們說有自己人,但我也不知道誰是『自己人』」。而密探老K為國安局工作,主要監視外來人口特別是外國人,他說,保護好三峽大壩,是作為本地人的責任,「我又不是去迫害別人。主要是彙報情況,提前給上面彙報情況」。   牆裏的人想出去 翻牆的成本 文/ 谷禹 隔絕信息的防火長城(GFW)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確切感受到的「牆」。怎麼能翻牆?中國的VPN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年近5000萬美元的產值,這只包括了企業和事業單位出於保密和通訊的需求,個人VPN這個行業由於灰色的屬性,更是無法計算。   牆外的人想進來 自由的代價 文/谷禹 出牆了的人還想翻回來?每年數量眾多、毫無版權意識的留學生初到國外,習慣了Facebook和YouTube上的精彩熱鬧和自由,也喜歡優酷和微博上的免費午餐和眾生喧嘩,二選一就成了一個困難的選擇題。   封面專題版面總覽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香港文化專輯·引言(節錄)

文/ 梁秉鈞 最先說起要爲《今天》編一個“香港文化”專輯,是一九九一年夏天的事。 那年我應李歐梵先生之邀,往芝加哥參加一個文化評論的食議,遇到《今天》 的同人,也遇到來自大陸和台灣的同行,大家討論了不同中國人社區文化生產和文化評論的限制,以及由此發展出來的不同的應變的策略。……臨離開前收到李陀約電話,叫我在《今天》編一個“香港文化”專輯…… ……外間對香港文學的不了解,有很大的成份是由於對香港文化的不了解而來。文學是從這個雅俗夾雜、商政交纏的文化空間裏產生出來的,有它的好處與缺點,但也需要不同的模式去理解。若果只是孤立地羅列一些作品,恐怕也會像過去台灣或大陸上的做法,抽選一些接近自己想法的作爲“代表”,遺漏了 的正是香港文化的特色。目前更急需的,是對彼此的“不同”的理解與反省, 以及尋找多元的、有助於這些理解的模式。 組稿時的構思,不在孤立地講香港文化,而是想通過香港與其他地方文化的種種複雜的同異,去介定性質、反省問題。……比方香港文化的「邊緣性」。李歐梵文中對香港地理上和精神上的邊緣性、以及由此而來的種種態度,已有精關的分析。…… 劉以鬯先生提出一八七四年王乾與友人合辦《循環日報》作爲香港文學的起點,是一極有見地的看法,本身代表了一種歴史觀。若果我們强調提 一九四九年後的變化、六0年代末以來對文化身份的追尋,强調的是與中國大陸文學不同的變化;若果强調上一世紀的歴史,强調的則是與中國大陸文學的相同了。 與王韜相反的是通常大家並不視爲香港作家的毛翔靑:小時已經離開香港,在英國長大及成名,近年多次回港及在英文報上寫過專欄,儘管跟香港關係好似竊斷絲連,一般還是視他爲“外人”,中英文化之間的邊緣人。 我們心目中的王韜好似代表了傳統,跟毛翔靑之類的形像是背道而馳的。但……即使我們視他(王韜)爲源頭,這源頭也已經是「不純粹」的了:王韜並不像傳統的文人,他辦報,是政論家,又寫粤謳,還當翻譯。這「中心」的人物似乎向「邊緣」的角度認同:他採取與傳統文化不同的態度、他與民間文化感興趣、他向中國傳播西學,又向西方推介中國古典。邊緣性顯示了邊界觀念的模糊、比較靈活地引入其他思想作爲比較,也自然挑戰了一元獨尊二元對立的想法。 ……作爲「外人」的毛翔靑卻又始終對中國民族性耿耿於懷,他的幾本小說反覆涉及過去香港社會中的異鄉人、客居異地的香港家庭、甚至回到歷史去探討民族主義以外的邊緣性。當然論者亦暗示,這種邊緣性也有可能隨時變成認同主流歷史觀的危險。這對香港作者也可以是一種參考。我們無意把毛翔靑徵召入「香港作家」的隊伍,但我們能說他表達的問題與我們無關嗎?從歷史的中心移來的王載到當代的邊緣的毛翔靑,在在提醒了我們過去對香港文學史觀、史識、定義與分類的狹隘,主要是一種單元的主導的文化史觀無法理解邊緣文化、容易「槪觀「就定論了。 香港位處中國大陸的邊緣,自從八十年代中葉中英草簽以來,出現了更多的文學、戲劇與影視作品,去探討香港的身份危機、香港與大陸的關係。……(丘靜美的論文)分析八十年代電影與觀衆所分享的歴史問題……讓我們看到簡化的「對立」或「認同」等二元對立模式去看中港關係的不足……幫助我們更深體認到這歷史時刻的焦躁背後香港文化身份的邊緣性與混雜性,其中包括了與大陸人共有的民族與文化遺產,也有這幾十年不同的社會、政經、文化的背景而發展出來的素質。 從大陸中心的角度看香港文化的邊緣性,往往見到普及文化的壓倒性面貌,但普及文化的複雜多元發展,以及雅俗文化間拉扯渗透的張力,卻始終猶未爲中心的一元的文化觀所理解。六十年代末期以來的電視的逐漸普遍,正遇上戰後在香港出生一代的成長,六十年代後期社會危機的反思以及之後因應的社會改變,都是香港文化「本土化」過程的種種因素。其中電視的凝聚觀者,引發公衆言談,也連起流行音樂、電影等等本土化的過程;早期亦未完全爲固定的商業路線左右,其間有不少創意嘗試,正未可完全以低俗視之。但香港普及文化這些不同範疇逐漸發展至壟斷性的地位, 亦在鞏固某種意識形態、排斥其他多元發展。不理解這種情況而套用西方某些理論之視普及文化爲類覆性,在香港很容易滴爲爲權勢服務,正正是在抹去顯覆性了。但若一切以批判先行,未察媒介、符碼、受衆的特殊性質,正是無法討論普及文化,尤其沒法見出在香港普及文化經過較長時期發展以後出現的轉化與變異的空間……(專輯)嘗試避免常見的兩種做法:(一)勢利地以爲香港文化即等於普及文化,以票房及銷路等作爲依歸,以爲從中可以見出「大衆」的想法;(二)槪略地把普及文化視爲「文化工業」,不加分辨一槪加以批判……(董啟章)帶出了香港流行文化的吊認性:一位特別注重修辭的現代詩人也可以轉眼變成宣稱嚴肅文學是垃圾的出版人,這態度並非來自對雅俗之分的自覺越界,而是在兩個不同位置抱持同樣固定的對文字的「唯美觀念」,這正是提醒了我們雅俗二分的固定觀念猶未得到更多反省,反而在許多不同場合方便地連起了暴力的反智態度與旣得的利益立場。 ……(周蕾的論文)探討在單一的民族主義角度與無分波此的 「後現代混雜派「世界性觀點間,香港如何自我創造……「這種社會建基在文化工作與社會責任之上,而不是一味依靠血脈、種族、土地這些强權政治的逼壓。」……文中其實也對無分彼此的「後現代混雜派」大張撻伐。大槪對這兩種極端的杭拒,正是香港文化邊緣性特色的表現。 香港文化工作者對香港文化的邊緣性其實並不會沾沾自喜,因爲對大家來說,邊緣性並不是一個時髦的名詞,而是一個長遠以來披迫接受的狀態。它代表了人家對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動你所做的事視若無睹。但香港作者不見得就探取一種高調的抗爭態度,厲聲疾呼要人厢聽,反而是自說自話之餘,亦往往對自己的處境充滿警慑……在文化評論方面,若能一直留意或從新認識更多本土作品,相信一定能幫助我們修訂外加的簡略槪念,在「自我否定」與「自我膨漲」之間思考文化身份的問題…… 專輯創作部份未按舊例區分文類、挑列每一方面的代表作家,反而是想集中邀約一些對香港有看法的新作品。……(馬國明)說的是香港經濟發展轉型帶來的民生變化……這種不重辭藻而注重視野與反省的散文,其實在香港也一直沒得到正規的評論家的認可。……(鄧達智筆下)正在遂漸逝去的圍村祖屋的世界。那些來到香港奢談鄉土的人其實並不理解香港的鄉土是怎樣的面貌,鄉土與現代其實正是以非常奇怪的姿勢結合在一起……在香港,藝術家可能同時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正是 過去那種簡單分類說不淸的。 ……(心猿)長篇小說《狂城亂馬》的片段⋯⋯可以見到戲謔地、不正經地去講歴史的態度背後,亦有一種對煞有介事檢大歴史觀及傳媒所塑定型形像的嘲弄。 ……這裏所呈現的「香港文化專輯「並不是一個完整、貫徹的一體,而是本身就帶着多元的角度,參差不同的態度,甚 至對有些問題並不相同的看法。 (原文刊於《今天》1995年第一期) :1987 年,也斯(右)在上海訪問詩人、翻譯家孫大雨   為了一對狂野的眼睛春天遂答應留下來這是佩槍的白楊這是佩槍的基督聲響在冷風與熱風之間而鼴鼠的憤怒卻不知放在那裏…… 『樹之槍枝』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