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弱势群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get_web_data:
+
弱 势群体指在社会地位、财富分配、政治权力行使、法律权利享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以及发展潜力相对匮乏的人群。按照国际学术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所谓弱势群 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他们主要表现为社会权力的匮乏,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所占比重很小。
 +
 
 +
弱 势群体分为工人、农民、农民工、打工子弟、边缘群体、弱势官员、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失业者、生活贫困者、中小企业主。弱势群体分为自然性弱势群 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自然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者天灾等所产生的贫困人群;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生理性障碍而在社会 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人群,主要包括老幼妇残;而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由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原因所产生的弱势群体。<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152688.html 胡星斗:“弱势群体学派”宣言]
 +
 
 +
<blockquote>{{#get_web_data: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弱势群体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弱势群体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ULLPAGENAME}}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blockquote>
 
<!--  
 
<!--  
 
#############################################################################################
 
#############################################################################################

2023年3月8日 (三) 18:06的版本

弱 势群体指在社会地位、财富分配、政治权力行使、法律权利享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以及发展潜力相对匮乏的人群。按照国际学术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所谓弱势群 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他们主要表现为社会权力的匮乏,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所占比重很小。

弱 势群体分为工人、农民、农民工、打工子弟、边缘群体、弱势官员、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失业者、生活贫困者、中小企业主。弱势群体分为自然性弱势群 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自然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者天灾等所产生的贫困人群;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生理性障碍而在社会 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人群,主要包括老幼妇残;而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由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原因所产生的弱势群体。<ref>胡星斗:“弱势群体学派”宣言

弱势群体,又称弱势社群或弱勢族群,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難的弱者群体。例如低收入戶者、啃老族、獨居長者、失业工人、請願民众、露宿者、农民与农民工、殘障(身心障礙)者、等,以及是某些地區的婦女等。 相對於優勢群體而言,弱勢群體往往因競爭力不足、適應力不佳、缺乏某些生活能力或環境因素,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壓抑、剝削或不平等的對待,以致較無創造財富的能力,社会地位低,无权、无势、无人脉关系、无投票权,在社会被標籤化及歧视。

中華民國于2019年6月由中华民国內政部颁布的《108年度住宅補貼計畫》中,针对于經濟或社會弱勢身分鉴别如下: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 2.特殊境遇家庭 3.育有未成年子女三人以上(限申請人) 4.於安置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結束安置無法返家,未滿二十五歲(限申請人) 5.六十五歲以上(限申請人) 6.身心障礙者 7.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或罹患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者 8.原住民 9.災民 10.遊民

除上述10類對象外,2018年5月1日《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核定本)》,已認列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計12類,並有「不能自理生活,社工要求自立自足」、「青壯年人口弱勢長者」。(维基百科弱势群体)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