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1. 注意研究方法与定义
网上经常能看到各种新冠“后遗症”骇人听闻的描述,比如说百分之多少的人受后遗症之苦,生活不能自理。一些研究在网上的转述也很吓人,如XX研究显示康复以后死亡风险显著提高,最近又有说新冠截肢。搞得好像得了新冠即使不是当场死亡,不久之后也得交待。
恐吓性媒体轰炸之下,探讨新冠的实际威胁经常有人质疑:你没有考虑后遗症,后遗症是多么多么危险,或者后遗症的威胁现在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没法估计新冠威胁到底多严重(后一种观点其实挺怪,嘴上说后遗症威胁还没研究清楚,却默认后遗症很严重,完全没考虑还没研究清楚也可能会是没想象得那么严重)。
由于后遗症的炒作实在太严重,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学一些对新冠后遗症报道、研究的思考鉴别方法。
比较基础的两点,一是了解一下后遗症的定义,也就是理解说后遗症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二是学会判断不同的研究方法,不要被一些结论吓到,而要想想这个结论是通过什么研究方法得出的。
新冠后遗症没有精确定义,其实就是说新冠康复后还有症状没消失或者又出现了新症状。像CDC的定义是感染一个月后还有症状就可以归为后遗症,或者说新冠后综合征,英国以及WHO用的标准是3个月。我比较喜欢参考《自然医学》2022年3月一篇综述的图片[1]:
从图里可以看到,新冠感染有一个急性的疾病期(acute COVID-19),差不多是确诊后4周。4-12周属于急性期过去了,但症状有可能还在延续的阶段,subacute或者ongoing COVID-19。12周以后如果还有症状未消退,那就属于慢性的疾病情况(chronic/post-COVID-19)。
但后遗症定义只关注了感染后多久这一时间标准,没有具体症状标准。可以轻,也可以重,甚至可能本身和新冠感染无关,只是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出现了就被算在内。因此在了解后遗症的定义之外,看后遗症报道时注意一下这些报道里采用的是什么研究办法。报道的后遗症是急性感染期刚过,还是更久?除了后遗症的比例,发生的趋势呢?记录的症状是什么,是客观评估还是主观描述,有没有对照组来帮助确认是新冠才出现?
很多后遗症的炒作没注意这些关键信息,考虑上述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做仔细分析,绝大部分焦虑都是没必要的。我们下面举一些具体的,也是网上提到的后遗症研究来说明。
2. 基于调查问卷后遗症研究
一类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吓人的标题是XX国家多少人有后遗症,比如说这种:
这个报道是真实的,但没有对具体涉及的研究做认真分析。报道里说到的研究是新冠后遗症里一种常见的研究方式:调查问卷,类似民意调查。
具体来说是美国CDC与美国统计局合作,2020年开始的一个线上问卷调查,问民众疫情的影响,2022年6月加上了新冠后遗症的内容。问卷非常简单,就是问新冠确诊3个月后还有没有健康影响,以及现在是不是还受影响。这就是它的后遗症数据来源。
这类问卷调查可以比较方便地了解疫情对民众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考虑到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里面的后遗症更适合看作是疫情整体影响的一部分。单独要用这个后遗症数据要考虑以下两点:
-
这是做问卷的人自己主观的判断,有没有后遗症、什么算后遗症、后遗症对日常生活有没有影响,其实在看答卷人的个人感觉,没有客观标准
-
这类调查没有对照组。有人答问卷时说得了新冠以后我一直恢复不了,这会反映在调查结果里。可是没得新冠的人呢?就一定非常健康?没有对照组,我们很难判断这里面多少是真的由新冠引起。
去CDC网站上看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会发现出现过后遗症的比例非常稳定,一直是感染者中的30%左右[2]:
如果看族裔,会发现亚裔一直最低,读过大学的也更低:
有没有什么生理机制让亚裔或教育程度与新冠康复状况发生联系?恐怕没有。更有可能是社会经济等非生物学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个问卷调查更适合探讨人们受疫情的影响,不是专门研究后遗症。
严格分析新冠后遗症非常仰赖合适的对照,而这是CDC这类简单的问卷调查最缺乏的。《科学》曾经采访过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人员,举过一个加入对照组重要性的例子。一些后遗症报道中提到耳鸣是后遗症之一,研究人员也确实发现12%的康复者有耳鸣症状,可是加入未感染过新冠的对照组,发现对照组里也有14%的人耳鸣[3]。
不仅排除未感染新冠也会出现的“后遗症”症状,也只有加入对照组才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新冠实际造成的影响。像医学上有个名词叫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U),指很多从ICU存活下来的病人在认知、生理、心理上都会有障碍。如果没有对照组,我们去看新冠ICU幸存者的康复状况,一看,好多人没恢复,后遗症太严重了。但这些真是新冠导致的吗?有多少是ICU抢救不分疾病都会出现的?所以说必须要有对照,才能评估真实的新冠后遗症。
即使有诸多欠缺,CDC这类问卷调查也很重要,值得更多地方参考。比如很的地方有严格的管控措施,学校的教育很受影响,也应该尝试调查一下学生乃至家长的生理心理是否受到影响。疫情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新冠后遗症只是一个方面,不能看到别人在调查新冠后遗症,就认为这是唯一值得我们关注的。
3. 后遗症与感染时病情相关
很多人提到新冠后遗症都会说即使不是重症也有后遗症,所以新冠感染非常可怕。这句话不能说是错,但不全面。是,轻症也可能出现后遗症,可去看各项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一个非常一致的观察是:后遗症与感染时的病情高度相关,相比重症,轻症的后遗症比例、严重程度都更低。
网上一些人引用过的一个后遗症研究来自美国的退伍军人医疗档案分析,今年5月发表在《自然医学》,看的是感染后6个月各种健康负担,从死亡到各项疾病,跟踪时间是2021年1-10月,对应阿尔法与德尔塔病毒株时期[4]:
这篇文章引起注意的一个点是突破性感染也有后遗症,在感染后6个月内的死亡风险高于未感染新冠的对照。网上一些人就说,你看,打了疫苗后遗症还是没解决,所以后遗症非常可怕。
实际上这项研究里非常明确地显示了后遗症影响健康在重症(需要住院)里是显著高于轻症(不需要住院治疗):
非住院的新冠突破性感染者6个月内各项健康风险是高于没感染的,但这个差异远不像住院以及进入ICU的感染者那么大。而且这项研究里也显示接种过疫苗的突破性感染,6个月内健康风险比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大幅降低。
这项研究采用的新冠后遗症分析方法也值得说一下,它是看健康负担。没有说观察某个后遗症,比如持续疲劳的人比例多少,而是从医疗档案着手,直接和没得新冠的人比,各种健康问题是多还是少。对于这种研究,不仅要看新冠后遗症有没有让健康问题变多,还要看多了多少。对于未住院的突破性感染来说,6个月内的后遗症健康风险,从死亡到至少一个健康问题,相对未感染者增加的程度远不如住院的感染者,增加的风险在30%,每千人多出现的死亡只有7.77,健康问题是77起:
住院的突破性感染,问题则严重得多,多出现死亡约25,健康问题多了334起。
这种后遗症负担与感染严重程度的高度相关性在很多研究中都有体现。比如最近《自然通讯》上一篇苏格兰的新冠后遗症研究[5]:
该研究综合了问卷调查和医疗档案分析。用的问卷更为详尽,问了具体的26个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也有规范的询问,住院信息则通过医疗档案调取。
如果看里面记录的新冠后遗症症状,很多感染者都有疲劳、头痛等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新冠太可怕了,那么多人有后遗症。可是看研究里未感染过新冠的人,不少人也有这些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讨论新冠后遗症需要考虑有没有对照组。因为很多后遗症症状是很普遍的,只有有了对照组,才能明确新冠起了多大作用。从苏格兰的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有症状的新冠感染者,这些后遗症症状风险增加了。可无症状感染者的风险没有增加,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很可能不用担心后遗症。
类似美国退伍军人研究,苏格兰的研究也显示住院的感染者后遗症风险更高,接种疫苗则降低了后遗症风险。不同的研究都在指向一点:后遗症与感染时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如果我们降低了感染时重症的风险,我们也在降低后遗症的风险。所以那些贩卖焦虑说即便不是重症,后遗症也能让人痛不欲生,只能说是一叶障目。
上面我们看了两个后遗症的研究,一个是考虑整体健康负担,另一个是分析各种症状,但这都是单独的研究。如今后遗症的研究非常多了,也就能在各种单独研究的基础上把多项研究合在一起分析,这样获得的数据量会更大,而且也能综合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最近JAMA上就有这样一个综合全球54项研究与两个医疗数据库的研究[6]:
JAMA的这个研究关注新冠后遗症的三个表现:持续疲劳、认知问题以及呼吸道症状。由于综合了大量后遗症研究,最后分析了120万有症状的新冠感染者2020-2021年的后遗症情况。
类似的,研究里出现后遗症的比例与感染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感染3个月后有三个后遗症症状之一的比例是6.2%,但其中普通住院感染者是27.5%,ICU住院时43.1%,非住院感染者只有5.7%。
4. 后遗症是可以逐渐好转的
面对网上对新冠后遗症的各种骇人描述,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研究都显示新冠后遗症是可以逐渐好转的。
继续看JAMA那个120万名新冠感染者的研究,上文引用的表格里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感染后3个月时有新冠后遗症的比例,另一个是12个月时的比例。12个月时有后遗症症状的比例远远低于3个月。在所有感染者(均为有症状)中,12个月时有后遗症的比例从3个月时的6.2%下降到0.9%。即使是在ICU的患者,后遗症比例也从3个月时的43.1%下降到12个月时的20.5%。
其实在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里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4]:
各种健康风险,确诊后91-180天比30-90天是有下降的。
网上也经常会出现新冠“某个后遗症”的热议,比如最近有说新冠截肢的,说是得了新冠很多人出现血栓造成不少人需要截肢。其实就算这种非常具体的某一个后遗症,往往也是遵循我们提到的两点:一是发生的比例会与感染时严重程度挂钩,另一个是随时间风险会下降。具体到血栓,最近心血管领域的权威期刊《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分析新冠感染以及新冠后遗症血栓风险的文章[7]:
这是基于英格兰、威尔士4800万成年人2020年的医疗档案分析。该研究是从确诊开始,按周比较了新冠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各类心血管疾病风险。其中动脉血栓如下:
感染后第一周风险比普通人增加最多,第二周就显著下降。之后还是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非住院感染者的风险也小于住院感染者,到27-49周时,非住院感染者的风险区间下限已经往1(代表与常人无异)靠了。
静脉血栓的风险比常人更高,但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以及非住院风险更低还是类似的:
网上有人传什么5%截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研究里推算出来感染后增高的血栓风险,对应到人群里,实际会多发生多少血栓:
140万新冠感染,49周的时间范围内会多7200起动脉血栓与3500起静脉血栓。这还是所有血栓,可不是说严重到要截肢的。可见什么5%截肢纯属胡说八道。
另外该研究跟踪时间到2020年12月初,疫苗都上市,重症比例更高。在如今疫苗大范围使用后,重症风险降低了,这些风险很有可能也进一步降低了。
5. 后遗症需要支持不是恐吓
新冠后遗症或者说新冠后综合征确实存在。和未感染新冠的人,或是流感等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者比,很多研究都显示新冠康复者遇到健康问题更多,恢复时间更久。但是认识到新冠后遗症的存在,不等于炒作、夸大后遗症,进行恐吓性营销。
那么多项研究都显示新冠后遗症的发生比例、严重程度,无论是从具体的各种症状还是整体的健康负担,与感染新冠时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只要能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后遗症的危害也就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通过接种高效疫苗,将人群免疫基础维持在高水平,辅以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单克隆抗体等,我们完全可以降低新冠疾病的烈度。从这个角度看,新冠后遗症根本不像一些人宣传的那般无药可救,恰恰相反,现今有多种手段可控。
实际上呼吸道传染病导致“后遗症”并非新冠的特例,幼年严重的RSV感染会增加患上哮喘的几率[8]:
我们不因流感、RSV等呼吸道病毒潜在的长期影响而恐惧,而是知道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是关键,为何到了新冠就要例外,就要风声鹤唳?
更何况即便是重症康复者,面对的后遗症挑战更严重,随着时间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也会逐渐好转。对于这些康复者来说,新冠后遗症需要的也不是各种夸大恐吓,而是切实的支持。
参考发表于《柳叶刀》的武汉早期感染者康复跟踪[9]:
这项研究里的感染者都需要住院治疗,大部分还要吸氧,属于症状比较重的。即便如此,有至少一个后遗症比例,从确诊6个月的68%下降到了1年后的49%。更为关键的是,这是在2021年,这些康复者没有遇到2022年出现的历史无阳招工标准。那些感染前在工作的人(479人),一年后,88%恢复了工作。剩下57位未回到原工作的,也仅有18人——不到三分之一(不到所有之前在工作的人的5%)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如以前。
这或许可以提醒我们:要对人的韧性有信心。作为社会,我们需要的也不是那些包括新冠后遗症在内的恐吓式营销,而是保留康复者们正常回归社会的机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