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04期:花开种花家,长在盛世下,无悔入华夏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4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1条,刊登读者投稿2篇,投稿请点此

CDT 档案卡
标题:【CDT周报】第105期:美式苦肉计:一边死亡百万,一边制造病毒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3.1.30
主题归类:“CDT周报”
CDS收藏:时间馆

编者的话:

1月23日-30日 这一周,即便是在春节假期期间,网民仍在激烈吐槽2023春晚,例如有考据癖的网友就指出,央视开场将“种花家”直接解读成“种植花卉的人”是一场大型尴尬,事实上它只是“中华家”的谐音,源自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中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还有网友认为春晚刻意回避了疫情话题,四个多小时的晚会里没有出现任何防疫演出,甚至连一个口罩镜头都没有,仿佛那场疫情从未出现过。只有歌曲《马上就会好的》避重就轻的表达了对回归正常生活的企盼,但歌词似乎刻意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漠视了疫情当下的各种人间苦难,遭到网友嘲讽“你敢去ICU、火葬场放这歌吗”?当然,2023春晚被广泛批评制造虚假繁荣、丝毫不顾及小众群体、爱指导ta人夫妻关系、存在女性刻板印象等问题,也是历年春晚的一大痼疾,在满目锦绣的虚假现实里,3年疫情造成的精神伤害如何重建、迫在眉睫的人口问题/养老问题等均未被触及,人们得到的仅是又一针强力麻醉剂——《马上就会好的》。

img

1月23日,大年初二,恰巧是武汉封城三周年纪念日,有网友在一篇《武汉封城三周年祭》的文章中发问“新冠疫情是不是真的结束了?”就在一天后,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发布官方通告宣布“初四初五全区免费核酸”,消息一出,引舆论哗然,网民普遍怀疑是政府在为核酸公司去库存,硬搞不合时宜的全员核酸。面对春节期间突发的重大舆情,官方很快撤下了公告并解释为“这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这种折腾不止的举动足以显示中国的“政治疫情”并不会轻易结束。不过,自去年12月中国不再开展全员核酸以来,疫情数据的确存在严重的与现实脱节,但这些问题并不全是停止全面核酸检测所带来的,例如微信作者“Y博的科普园”就在一篇文章中对疾控中心的新冠感染疫情报告提出了几大质疑:各项数据信息更新滞后、发热门诊人数与住院/死亡人数统计存在问题、突变株监测显著不足、疫苗接种数量总是对不上,这也显示中国在疫情数据汇总公布的及时性、完善性、准确性、严谨性上存有不小的问题,而这对于制定科学的防疫政策是很大的阻碍。目前,中国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数字疑已过峰(国家卫健委称全国整体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本月中旬官方公布了6万人的死亡,但这一数字普遍被认为存在低估,而在国人再不愿“非必要不出门”纷纷选择报复性假期出游的农历春节,感染人数、重症死亡又有几何,没有真实的数据可交代,相反“辉瑞制造新冠病毒”这样的海外极端阴谋论却被国内媒体频频炒作,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对于网友的质疑“为何一会儿说美国人因为新冠死了一百万,一会儿又说美国人制造病毒”,有人给出了一个粉红逻辑闭环式回应—— 这是美方的苦肉计。

imgv

一周荐读:

卡托研究所发布2022人类自由指数,中国的人类自由指数从最好成绩2002年的第113名,下降到如今的第152名。如果分开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来看,总体上,中国的经济自由度在持续上升,个人自由度则在持续下降。

微信公众号“金融五道口”:“地方城投拿地不开发,毫无意义。为什么拿地不开发?因为绝大多数城投进场,都是背着任务来的,为了土地市场看起来热闹些,为了地方财政收入最起码数据好看些,更为了……算了,不多说了。有些内容比较敏感,不宜公开聊,相信大家都懂。”

在中国,人必须要有人管,除了政府和工作单位,每个人还必须被纳入父权体系的大家庭才行,有父母长辈管束,否则就是孤魂野鬼,很容易就被“针对”。所以,所有人都“怕”,都要拼命爬到“主流”的大船上,甚至还要更贪婪一点,拼了命也要爬到“既得利益”的那艘大船上。

一周关注:

“你还是不够懂粉红逻辑闭环,应该是美国本来只想栽赃我们种花家,没想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抗疫水平又很低,才把自己害了,这属于美国带恶人自己挖坑自己跳。而老钟则是凭借团结精神挫败了敌人的阴谋,将伤害降到了最低。”

换个名字试一盘:李医生,你在那边怎么样了?年前好多人都走了,我们放了烟花,炸了年兽,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了,我跟你是同行,我们在慢慢计划,有假了出去疫后的第一次旅游,希望你已经又来到人间,成为了一个小朋友,希望你的人生一片阳光。

坦白说,我把这些说出来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勇气,我也怕被开除,我也不想给家人找麻烦。我只是希望大家醒醒,看看这个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对未来已经没有希望了,我希望大家还有希望。

一周惊奇:

正月初三,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发布官方通告,决定于正月初四、初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免费核酸检测。消息甫出,舆论哗然。公众不免心头一紧:这是啥操作、啥风向?

在老家如果家里有直系亲属过世,过年不贴红色春联。镇上有一条400米长的老街,房屋大多还是三四十年前的面貌。这条街共7家没有贴红色春联,平均下来每走50多米就有一家。

要促进消费,最重要的是给大家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信心恢复了,自然敢花钱了,经济也就起来了。可是,类似这种盯上老百姓存款的馊主意,恰恰是在破坏这样的预期。兼之最近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喊打喊杀,都加剧了人们认知的迷茫与混乱。

一周讽刺:

“困难群众”这种东西,是相对的,如果在当地这几家人确实相对当地大部分群众而言属于是“困难群众”的话,那这样的报道,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正向宣传啊。毕竟一些有气派家具、有气派空调、有精致装修的家庭在当地都算困难群众了,那这不是正好说明了当地的生活水平是很富饶的吗?

我始终认为,现在网络时代的最大好处,就是迎来了大众思想上的爆发,每个网友都在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于是可以拼出关于某一件事的全景。而在这两天的大学教材这事上,网友们合力之下,又让我们发现了关于它的更多内情。

这个地方是网红打卡地,很多博主都在河道上拍照。监管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这同样失职),这样突然毫无预警的调度,真不知道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对生命的漠视。当然,游客们违规进入河道,这是他们的错误。但他们的错误,不至于需要受到付出生命的惩罚吧。

一周声音:

2020年1月23日,凌晨2:00,武汉宣布:关闭所有离汉通道。除夕前夕,武汉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采取的最严厉防疫措施。至今,已整整三年!

要说我对《满江红》有什么不满,那主要就在这里:它描写了小人物,但最终仍让他们被宏大叙事所吸收。在这里,“真实的历史记忆”其实是某种相当于“正义终极审判”的存在,而不是纷繁多元的叙述。

在那些死掉的,以及活着从未被历史尊重过的人面前,教科书上的“祖国”等咋咋呼呼的词汇,就像附在一张干枯的画皮上,脂粉油墨一片片剥落,只剩一条骇人的蛇蜕。我大部分小作文,都是踩着这条蛇蜕,写给你们看的。

一周分析:

中国在疫情数据汇总公布的及时性、完善性上,要走的路还不少。我们改变不了很多人在过去这一个多月重病甚至失去生命的现实,但我们应该要用真实的数据给那些不在的人一个交代,也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

我们希望站在智力或精神障碍等残障女性的视角,就过去十年中国执行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情况,发表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本报告的撰写征询了部分中国精神障碍女性及其家属的意见,并吸收了她们的建议。

一周故事:

早饭做完是中饭、中饭搞完是晚饭。除此之外,我妈还要替我奶奶清理冰箱,偷偷扔掉她的剩饭剩菜,收拾房间换床单被套……很奇怪,我发现真的只有女人眼里有干不完的活,我爸是觉得一切都很好,“不知道你们在捣鼓什么”。

她们分享美的事物,为受苦的人们忧心忡忡或愤愤不平,也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或者,不要继续崩坏下去。 在2022年11月27日那天,她们出现在亮马河的抗议人群中。那些日常生活的细流如百川归海,宿命一般把她们带往那个挺身而出的时刻。

母亲也问我能不能在美国开到Paxlovid带回国。我在美国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药。后来,加州的朋友帮忙开了药,加州的药品管理宽松一些。医生开了处方后,自己去药店领药。12月24日,我到加州拿到两盒Paxlovid后,从加州上飞机回国。

“接下来几天我一直都不放心,连续测抗原,但没有第一天那么焦虑了。我跟姥姥说,我要把你感染了,我就不活了。姥姥说没事不怕。她肯定是怕的,我们亲戚好多人都阳了,也有的没挺过来。”

一周视频:

近日,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一段视频显示,在北京丰台区政府组织的“帮助困难民众过年“活动现场,一位北京市民对政府官员发起质问:“你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过的什么日子!”

@旷野摇钱树LEE:我不敢相信到现在这种学校还存在!我以为杨永信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的事了,我以为这种学校早就被制止了。除了失望我还能说什么啊,你在干什么啊,你的公信力真有你讲的这么好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