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唯色 | 灰記客:与西藏同行

这篇文章转自香港 灰記客 博客(所引述的英文略去,只保留中文译文)。 与西藏同行 Posted on 三月 8, 2012 by greyreporter facebook上,有人张贴了集会消息,名为「3.10与西藏且同行—纪念西藏抗暴53周年烛光晚会」,举办时间是三月十日(星期六)下午5时到8时,地点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自由战士雕像下,并会游行至中联办。另外,不同宗教团体于三月十四日(星期三)晚上7时30分至9时,举行「为西藏宗教自由祝愿烛光晚会」,地点是中华基督教会深爱堂(石硖尾窝仔街80号邻近铭贤中学,地铁站A出口转右),主题是关注西藏地区的宗教迫害及人权状况。 西藏问题极为敏感,香港主流传媒近来越来越不敢触碰,不过,民间对西藏的关注正在增加。一些个人及宗教体冒着被标签「支持藏独」的危险,表达对西藏人受压迫的关怀,相当难能可贵。 零九年到现在,已有26名藏人以自焚方式揭露中共统治西藏的深层次矛盾,但未能引起中国汉人的关注,国际社会也爱理不理。 而在北京的藏人作家唯色,在美国的阿嘉仁波切,在安多的诗人嗄代才让联合发表声明, 「吁请藏人再勿自焚:压迫再大也要留住生命」 。他们在声明写道︰ 「……自焚表达了藏人的意志。二十六起自焚, 已经表达得足够充分。但是表达意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把意志变成现实。 只有活着的生命,才能把意志变成现实。如果再继续自焚,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家有兴趣可上Twitter向唯色留下姓名,以示对藏人的支持。 在facebook上又看到一张照片和报道,三名西藏人冒着严寒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外绝食。他们不是香港象征式的「绝食」,而是绝食了十多天。这则自由亚洲电台于美国时间三月六日的报道指︰ 「他们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办公室递交了请愿信。提出五点要求,包括:联合国应派出调查团,查证西藏的情况;向中国施压,停止在西藏的戒严;允许国际媒体进入西藏报道;解放政治犯;停止『爱国洗脑教育』。西藏青年大会主席次旺仁增对记者说,次旺仁增指,西藏人以自焚方式抗议,足以证明在中共统治下,他们多么不满。这三位藏人觉得自己遭受风霜雨雪也都不算甚么。 踏入三月,又连续三天传出藏人自焚身亡的消息。首先是一个19岁的女学生。之后,是32岁的四个孩子的母亲,她最小的孩子只有几个月。昨天是一个18岁的男孩。 西藏青年会在其传单中称,如果联合国在维护人权上不作为,就是中共的帮凶;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熄灭西藏燃烧的火焰,每一个死亡的藏人也就有他们的责任。」 灰记不知道这三名西藏人会否无限期绝食。而无限期绝食等于白白饿食,果真如此,又会否引起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关注? 三十多年前,被囚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Bobby Sand,为抗议北爱尔兰被英国占领,在狱中绝食至死。不知今天在北爱尔兰以至爱尔兰,会否有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这几位西藏人现在的抗议行动,性质和当年Bobby Sand差不多,都是为了自己故土的自由发出「最后」的呼吁。 当年Bobby Sand以及爱尔兰共和军被西方主流传媒形容为恐怖份子,但当年的左翼刊物都支持爱尔兰共和军的抗英行动,例如灰记熟悉的一些北美小型共产党机关刊物,都支持爱尔兰共和军对抗英殖民统治,对Bobby Sand绝食至死深感惋惜 。今天,要求西藏自由的藏人被中国官方形容为分裂份子,自焚者亦被中国当局称作罪犯,西方传媒则较有同情的笔触。但西方政府为了维持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愿意为藏人自焚事件作出太多动作。 至于西方的左翼刊物,会否如当年一样,坚决高举民族自决,反对殖民统治的大旗,为西藏人仗义发言?灰记上网搜查,结果发现有两份左翼刊物,New Left Review《新左评论》、International Socialism《国际社会主义》曾就零八年西藏人起义,中国称为骚乱事件作出响应。 《国际社会主义》由Charlie Hore撰写了一篇题为 「中国、西藏及左翼」China, Tibet and the Left 的文章,分析国际左翼应否支持西藏起义,作者的结论是应该。 作者从西藏的一些现况,试图理解个别藏人袭击汉人及汉人所开店铺的过火行动︰ 这些袭击是自八零年代以降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特别在高速发展的拉萨并没有惠及大部分藏人,大部分的发展机会掌握在汉人和回族人移民手上。这些移民冷待,甚至歧视藏人。再加之不断增多的游客(07年有200万)更令西藏人感到自己在自己的地方被挤压。(灰记︰一些香港人应该十分理解西藏人在自己的地方被挤压的感受)。在此情况下,藏人把怨愤发泄于中国的店铺便一点不出奇。正如六十年代非洲裔美国人攻击白人店铺一样,因为汉人店铺和白人店铺一样﹐象征民族压迫。其实中国警察在「恢复秩序」时,施行比此严重得多的暴力。 在临近结尾写道︰我们应否支持个别流亡西藏组织、西藏独立是否可行、独立西藏的边界如何划分,都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零八年的抗议和骚乱,最终显示藏人反抗中国统治的生命力,以及在青海、甘肃及四川藏区,藏人的民族觉醒。正如社会主义者欢迎对中国政权的其他挑战,所以我们也应该欢迎藏人的反抗。 作者又说,看到反资本主义理论家,如香港左翼圈子红人齐泽克支持中国统治西藏,认为这对普通西藏百姓更好,感到震惊。他们的观点反映一些左翼人士对要批评中国感到不舒服。 看看齐泽克其中一个认为中国统治西藏是好事的观点︰ 事实上,中国大量投资发展西藏经济,以及基建、教育和医疗。直接一点说,尽管中国对西藏的压迫,藏人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在中国西部一些省份有更恶劣的贫穷问题,造砖厂有童工,监狱情况甚为可怖等。 不过作者反驳这种观点︰ 从历史看,西藏人一有机会便会反对中国的统治和影响。为中国「有权」统治西藏辩护,实际上意味为中国有权强制对藏人操控作辩解。这些辩解被认为合理往往因为旧西藏政权很坏,1959年前的西藏社会的确极度贫穷,疾病丛生,由农奴主统治。但这种说法同样可用来替英国、法国、西班牙或荷兰,对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作辩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他们殖民的旧社会是我们希望再次重现的。西藏的所谓「历史进程」似乎越来越难有说服力。 《左翼评论》则访问了在加拿大教学的西藏学者,《龙在雪域︰一九四七后的西藏》的作者茨仁夏加,对零八年所发生的事的看法 。灰记看过茨仁夏加这本讲述四七年至九零年初西藏历史的书,觉得这位学者尽管站在藏人立场写历史,但态度相当客观持平,没有抹杀中共在西藏的建设,也没有掩饰西藏旧社会及统治精英的腐败无能。现在节译一些内容供参考︰ 抗议主要因为西藏民族主义还是与经济及社会议题有关? 涉及很多事情。但如果你看示威者的横额和口号,没有明言争取独立。我认为最主要诉求是希望中国当局容许达赖喇嘛回到西藏以及人权问题。在拉萨的示威,针对的是中国政府及中共,亦针对定居那里的中国人,汉人店铺被焚烧,汉人被殴打等。但这些只发生于拉萨。在其他地区,示威者走到政府大楼或党总部,扯下中国国旗,挂上雪山狮子旗,很少有汉人被袭击。在拉萨的汉人之所以被袭击,主要因为那里的汉人移民与当地藏人经济地位有显著的差别,汉人拥有当地酒店、商店、餐厅,因此很显眼,亦成为发泄怒火的对象。相反在乡村地区,藏人和汉人经济地位差别不大,不会因此而迁怒于汉人。当然,藏人与外来者的矛盾是存在的。例如在藏东,农民于夏天采集野菌、冬虫草等珍贵药材,以帮帮生计。现在很多汉人到山上采集这些东西。虽然政府以征费作出限制,但汉人因为利润高而继续采集。本地反对外人毫无节制的采集活动,宣称这样长远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损害。争夺资源近来变得越来越厉害。 但我认为示威主要不是因为经济不平等或藏人感到利益受损。我认为这是为了保卫民族身份认同而起。北京当局理解八十年代发生的抗议活动(灰记按︰主要发生在寺院),不单是宗教问题,而是西藏「分裂」问题。当时接手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采取一切措施镇压任何被认为有「分裂」可能的活动,甚至要求说藏语的权利都被理解为狭獈民族主义及分裂主义。当局质疑每个西藏人的忠诚,每个藏人都被认为可疑。反「分裂」运动亦变成镇压党内异议声音的借口,任何不同意政府政令的人都被打成「分裂主义者」。但这政策自食其果,中国当局变得不知如何分辩反政府的活跃份子及普通平民。政府与广大藏族平民出现巨大鸿沟,其结果是令藏人团结起来。如果只针对寺院,情况不至于如此。事实上,对比八十年代,最近的示威表达强烈而统一的民族主义情绪…… 现在西藏自治区的镇压情况如何? 目前情况十分恶劣。由于参与示威的人数众多,由于来自不同阶层,政府不能只针对某一族群,例如僧侣。他们看来要针对所有人。当局试图控制每一个社会层面,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不但受拘押的人要受罚,在中、小学及政府部门,每个人都要写自我批评。在中国汉地的大学,藏人学生也要自我批评。整个西藏人口都受到冲击。 你怎样看最近针对西藏示威的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你会否认为这是一个分水岭? 事情很有趣。在网上及在海外所表现的中国民族主义是一种中产阶级现象。发这者大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人,及十分着意中国国际地位的人。他们对外界事物较多认知。对他们而言,现在的改革政策正确,他们很怕发生任何阻碍经济发展的事。但沿海及内陆有巨大差异,在贫穷的省份如甘肃、青海及其他没有受惠现存政策的地区,这种民族主义并不兴盛。然后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冲击中国人的自信。为何学校倒塌而高级酒店及私人商厦无损。越来越多人质疑中国现状…… 我认为中国内部也对此也有不同意见。超过三百名知份子签署由王力雄发起的声明,批评政府对示威的处理手法及要求对话。不少刊物都刊登类似看法的文章。一些中国律师宣布会为被拘押藏人辩护。这些人如此做会危及生计,中国当局胁不再延续他们的律师登记。这些都不见诸主流传媒。在汉民族主义狂热下,这些异议声音很难被听到。 你对未来数月以至长远的藏中关系发展有何看法? ……长远看,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合法性的最强辩解是令到中国统一及更强大,这对中国广大人民很有说服力。因此,中共不可能在西藏主权问题上退让,因为任何让步都会令减低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基于此一原因,我不认为奥运会后,中共对藏政策会有任何重大改变。 如果西藏人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他们最终的诉求会是甚么? 西藏人其中一个最大的怨愤是不满中国当局把任何西藏民族身份认同看成分裂主义。政府总认为,如果容许任何文化/民族自主,必然导致分裂。政府必须有所放松。在西藏,任何报章杂志以至音乐的发行都受严格控制,而在中国其他地方有越来越多独立的出版社。在西藏流行一个笑话,达赖喇嘛希望「一国两制」,但境内藏人希望「一国一制」—他们希望在中国其他地区较宽松的政策也可在西藏实施。 现在中共治藏的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收紧,在二十多个藏人自焚后,一些藏人地区实际处于戒严状态。在西藏以外的人,包括香港人能做的是不断为西藏人发声,不管来自甚么政治背景,左翼或非左翼。因为摆在眼前,西藏所发生的是民族压迫,不管西藏人是否要求独立!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丁学良:整个社会应在一条船上同舟共进

丁学良:整个社会应在一条船上同舟共进 进入专题 : 中等收入陷阱    ● 丁学良 ( 进入专栏 )       谈中等收入首先要做好三个估价          对比较小的经济体而言,“中等收入陷阱”的意义及相应的对策,是容易回答的,但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的经济体,如何理解“中等收入陷阱”及如何据此制定相关的政策就变得非常复杂。国内已有相当多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属于世界最高水平的范畴。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说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可是至少有一亿五千万人左右会觉得为这担心的人生活在天堂:你们在为“陷阱”烦恼,我们现在离中等收入的门槛还远着呢。这不是一个小数字。2011年底中国调整了国内贫困线的标准,以前是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也远远低于如印度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根据新的标准,中国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概有一亿五千万。这样做是对的。中国的贫困线标准不能和公认的标准差太多,否则就掩盖了中国社会里面相当巨大的贫困群体。怎样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社会政策和法律方面的调整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第一就是提升这些人的劳动工作技能,这是关于人力资本;第二就是通过法律的办法提升他们的公民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因为一亿五千万人中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偏僻地方的,还有些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甚至还有自然环境坏到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的。这些人要想挪到别处并摆脱极端贫困,牵涉到基本的公民权: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找工作,会不会被赶走。所以只有时刻把这一亿五千万人放在政策优先考虑的单子上,我们才能见到中国“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的本质。这是很基本的一个估价,下面我们才能进入第二个层次。     严格说来,剩下的大概十一亿五千万人中,实际上至少2/3属于中等收入最低的那个档次。2011年下半年联合国下属的研究机构作了一个报告,比较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巴西、印尼和中国内地等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对于国际上最重要的食品和粮食有关的涨落的居民损伤力指数。这个报告我看后很惊讶:中国属于世界上最容易受伤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考虑到这一点,就是第二个估价了。     十一亿五千万人中间,至少一半的人,包括不少农村人口和城市的低保人口,包括一些贫困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城镇甚至沿海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人口,他们可能一只脚才跨进中等收入的最低线,还有一只脚在外面。如果物价再涨,特别食品、医疗、住房和教育的价格再上涨,那么五亿人中间可能有一两亿人会再跌落至中等收入的最低线以下。我每次回内地,都很注意周围超市和农副产品市场食品的价格,其涨幅是非常显著的。到餐馆吃饭时,菜单上价格的涨幅也相当显著——不是吃山珍海味,而是当地通常消费的那些食品。由此,第二个需要清楚估价的是,我们有相当一大块的人——我想不会低于两亿——很容易被抛回来(即抛回贫困线以下)。     然后是第三层次的估价,即中等收入的大框架中接近于中等水平的那群人。对他们来讲,更期待的是不要使实际生活水平停滞甚至倒退。只有对这三块都做一个量的估价,才能提出从中等收入往上提升的展望。          中国改革的参考          中国最需要的改革都属于制度或生产要素的软性部分,还有社会结构中那些非物质的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成功跃出“陷阱”是靠了哪些改革;有些没有跃出来,甚至倒退了,又是因为哪些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里举两三个和我们距离比较近的例子。     始终没有跃过这个陷阱的一个案例是菲律宾。菲律宾现在人口快到9000万了,按照国际标准,一个经济体的人口达到4000万,就相当可观了。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菲律宾的人均收入比中国还高。但在过去的25年,菲律宾人均收入增长停滞不前,遇到严重的天灾人祸甚至还要倒退一点。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它受到的打击就很大,过去几年情况也没有显著改进。为什么菲律宾这二三十年整个经济被拖在后面,原因自然很多,但有几点是显著的。第一就是整个系统的腐败,因为体系性的腐败使得社会的资源不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贪掉了很多,都浪费掉了。第二个重要原因,牵涉到菲文化价值认同的根本。菲律宾是虔诚的天主教国家,宗教对计划生育是不允许的,过去这些年菲人口增长实在太快,很多家庭有六七个孩子。菲律宾展现在外面最多的一个镜头,就是贫民窟或垃圾废物堆上一大群孩子在捡废物,目的就是糊口,遇到严重的暴雨期经常会把人给压死。第三个重要原因是菲律宾的贫富差距太大,真正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的人比例太小。这就造成社会的动荡,甚至很多地区有恐怖主义活动。这些问题都是“劣质发展”的表现。经济不但要发展,还要优质的发展。     我们周边成功的案例,一个是台湾,一个是韩国。许多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学者都认为台湾和韩国的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土地也不够,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像这样的经济体根本没办法与拉丁美洲的经济体相比。但后来绝大部分人公认,韩国和台湾是少有的从二战结束后的贫困线上走出来,走得较快、较平稳,而且持续优质发展的案例。这两个经济体在发展战略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比如台湾有些做法就特别适合中国大陆,前面提到的中国大陆的前两类人,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需要一些重要的政策平台。台湾做得最多的是三件事:一是给农民一部分土地产权,农民没有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便富不起来,台湾成功的土地改革,从广义上讲,就是要给最贫困的这些人落实产权问题;第二,台湾是世界上发展公共教育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第三,台湾多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重视对中小企业扶持。只有把这三个政策拧在一起,才能使仍然低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前两类人,利用政策平台让其生活水涨船高,而且能使得经济体中已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继续往上走。这并不是说过去60年台湾的经济发展没毛病,但与其他一些经济体比,台湾作为资源奇缺的经济体,其发展路径有值得借鉴之处。     韩国在发展策略上,对中小企业没那么重视,它重视的是大的财团。但韩国有一点很“给力”,可能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即人力资本的培养。联合国2011年初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人均教育投资,包括政府、家庭等方面的投资加起来,韩国是世界第一。只有依靠这一点,才不至于被自然资源不足这个缺陷拖住不能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使韩国这种重视大企业——不是纯粹把它做大,而是把它做强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得更健康,这一点对中国沿海的大城市特别重要。韩国是原来世界发展中经济体里最早进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这个第一可不容易。它也是发展中经济体里最早做到通过自创品牌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不是给别人打工。在这点上,台湾各界都承认差韩国一大截。中国大陆这么大,不可能按台湾的发展道路和办法走,也不可能像韩国那样,但如果将这两种比较成功的模式结合在一起,我想至少适合中国大陆2/3的地区。          广东、浙江应当起带头作用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有个讲话,说再过若干年江苏的经济有可能超过广东,但超就超了,我们现在不要纯粹在量上和别人比,而要在产业结构上和别人比,要做好经济转型。我非常支持他这个观点。广东现在遇到的问题,正是中国沿海好多经济发展地区遇到的共同问题:产业升级怎么办。如果韩国在2000年以前,不痛下决心走这一步,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所以,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把步子迈得更坚强,要更有前瞻性地迈下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想,如果能将之前提到的几个焦点做一个总括性的政策并加以推行,那么即便不是全中国,至少中国做得最好的一些地方,是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我非常希望广东能率先这样走,另一个我非常看好的是浙江省,它有这个潜力。浙江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的外向性同广东一样,非常强,而且浙江有一点也和广东非常相像,就是能打拼。还有一点比广东更强的,是浙江整体的文化素质更高,这是几百年慢慢累积下来的。假定我们东南沿海的这些省中,两个经济强省,广东或浙江,能够率先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管理、教育等方面综合性地推出新的政策平台,我认为中国至少沿海地带的其他省份,就能跟随着广东、浙江,走出很多发展中经济体走不出来的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经济体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始终存在,但一定不能让不平等越来越大,而且不能让不平等的那些社会群体永远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头一二十年,有这么一个群体,假定是八千万人,它被抛在了最后面;但通过政策的调整,在下一个十年,在第一轮发展中最亏的这八千万人中间,有五千万人找到了第二次机会,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比较良性的过程。不能让第一轮在后面的人第二轮还在后面,第三轮跑到更后面去了,这样只能创造反抗社会的破坏性力量,因为这个社会和他们不是在一条船上。本来整个社会应是一条船,有一等舱也有二、三等舱,不能把后面的人从船上抛下去,抛下去他们就要把这条船给砸掉了,这就不是同舟共进。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发展阶段,有哪几大块群体得益最少,而相对付出最多,那么就要在下一个十年中使之得到更多相应的扶持——未必完全要通过直接的经济补偿,主要是为这些群体创造机会,这比发救济金重要得多。我们农村有一句话叫救急不救穷,对整体来讲还是要想办法拓宽进入更高收入的渠道。比如提升人力资本,包括在职训练和再就业训练,包括新产品新技术下乡,包括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最基本的土地产权等方面。只要这些政策结合起来,不用很长时间,大概五到十年,我们就能看到非常不同的一种社会状况。(本文由本刊记者简洁整理)来源: 《同舟共进》2012年第3期 进入 丁学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等收入陷阱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176.html    

阅读更多

北斗 | <天权>纽约,一座野性城市的独白

纽约的脏乱、庞杂和喧嚣都是一种浑然天成,但人们的心路多半是宽厚温存的,他们忍受着年久失修的地铁和拥堵不堪的高速路,忍受着呛人的空气和狭隘的小巷。因为火气再高也蹿不过头顶的摩天大楼,心窝再闹也抵不住脚下的轰隆滚滚。只是纽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补偿着她的臣民,让他们心甘情愿留守在这片土地之上。这是一种兀然挺立,包罗万象又富有生机的归属感。     纽约,一座野性城市的独白   文/刀洛西(北京大学)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十多年前,北京人在纽约如是说。这座城池可以轻易摧毁一个人,也能用馈赠成全他的一枕幽梦。诚然,每座城都郁积着源源不绝的欲望和罪恶。人们习惯了找寻乌托邦,殊不知他们亲手创造了地狱。 纽约,这个古怪又不可思议的传奇,野性的爆发力使其远远不同于伦敦、巴黎:她在垂直维度上凌空冲刺,高耸入云,飞机只得拦腰去撞上她。纽约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她的诗性,其用尽所有肤色的种族民族作为韵脚,来讲述形色各异的生活。这里是当代一个浓缩的角斗场,挤满了证券商,戏剧演员,和各色名流。人们摩肩接踵,却各自孤独。白天时分游轮鸣笛,警车呼啸,纽约人自得其乐地履行着他们的快感。金融街上行色匆匆的风衣男,领口永远浸润着挥之不去的贪婪。画烟熏妆的朋克少女洒着廉价香水,斜靠着垃圾桶吐着一轮轮烟圈。而在夜色里穿梭的黑人、奇卡诺人和波多黎各人像灰尘一样撒开,纷纷散落在这场浩大却筋疲力尽的梦里。 在我造访纽约之前,曾无比美好地憧憬过某女神和百老汇的种种。事实上,有人坐船来到艾里斯岛,意气风发写下了著名的大英四课文;而有些人来到这里,只花了五分钟上了趟厕所。亨利·罗斯在小说Call It Sleep中对自由女神像有如下描写:“对甲板上凝视的人们来说,她的容颜烧得炭黑,蒙着阴影,她本身的深度已经耗尽……阴影把她举着的火炬轧平,衬着完美无缺的光线,成了一只黑色十字架,仿佛一把断剑烧黑的剑柄。”这座雕像无疑早成为纽约城的象征,但这场颇具闹剧意味的顶礼膜拜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荒诞:只有看得见雕像上刻字的人,这才是他们不朽的福音,这才是他们辉煌的未来。再回忆起我在纽约看过的唯一一场歌剧魅影,不讳言,从头睡到尾。也许是温度太高,吃得太饱,中学时代哼唱过度,这场百老汇倒像是略显过气的蛋奶冰激凌秀,没了往昔那副骨架子,甜腻表皮里包裹着软绵空乏的音效,不死的也只是人们的味觉罢了。 在过去的小一个月,我和同学在这里走走停停。喘着热气大步跑上夜色里的布鲁克林大桥,在华尔街高管的眼皮底下呼呼大睡。无数次迷失在时代广场的刺目喧嚷,盯着百事可乐巨幅广告上性感的白人女郎,听破败地铁站里黑人大叔悠悠唱着爵士。组队辗转杀到法拉盛吃麻辣火锅,那里面黄肌瘦,为生计所迫的中国人总是阴沉着脸嘟囔小费太少。纽约的脏乱、庞杂和喧嚣都是一种浑然天成,但人们的心路多半是宽厚温存的,他们忍受着年久失修的地铁和拥堵不堪的高速路,忍受着呛人的空气和狭隘的小巷。因为火气再高也蹿不过头顶的摩天大楼,心窝再闹也抵不住脚下的轰隆滚滚。只是纽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补偿着她的臣民,让他们心甘情愿留守在这片土地之上。这是一种兀然挺立,包罗万象又富有生机的归属感。纽约从来不属于外人——那些胸怀甜蜜初恋情结的探险者,初来乍到,总是成群涌入第五大道,大都会博物馆,和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激荡劲儿褪去后,拉丁美洲的小伙子开始抱怨起餐馆讹人,来自中国的好基友口口声声说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牛奶“更浓更好喝”。这时候,开出租的印巴大叔便会美滋滋地夸耀起这座属于他的城市,尽管除了他同胞以外的人听上个三遍还不能领会其意。热情的纽约人还热衷于给外来客指路,倒也不乏“手把手带着徒步五个街区后”发现竟然迷路了,然后腼腆地摊手一笑,结局就是一天下来我倒在旅馆床上,脚酸得愁肠郁结。 野性而浮躁的都市,也极易焕发生机,一如纽约从不呆滞乏味。年轻的情侣约在帝国大厦顶楼见面亲吻,暴戾的嬉皮小子三三两两聚在街头前后翻滚。献艺歌手用长串儿的转音响彻夜空,一把漆黑手杖,一身油亮毛皮大衣,他们四处游走,像成群结队的鸽子寻寻觅觅广场上四散的面包屑。每天,晨跑者们在中央公园蔓延出一大片清新的力量,白天的绅士在夜晚会化身蕾丝酒吧的醉客。纽约人不会停止让生活发光发热,收集起来,堪比一座核反应堆。而大都市之为大,在于其敞开胸怀容纳百川,招贤纳士,亦藏污纳垢。去年十月,我在香港旺角久久注视焦虑沧桑的过往人群,同样是房价飞涨,寸土寸金的社会,投机倒把贩卖苹果的青年人,撑不起一座城市的明天。当然,New Yorkers won’t give a shit until you prove yourself。今天纽约人会全场起立为一个亚裔小子喝彩,而昨天还调戏他是送中餐外卖的服务员。一次引吭高歌,让有些人一夜成名;一次股市震荡,又足以毁掉红色的曼哈顿狂想。 认识你自己,然后决定,你是被就地打倒,还是继续行进。 这就是纽约,野性里透着柔软。我在这里满意的时光,不是潜入联合国总部看各国政府的歇脚地,不是在投行里围观主掌命脉的操盘手们兢兢业业。而是晒着太阳,坐在华盛顿广场的喷泉上,听不远处的学生弹着吉他,看小孩子和狗滚成一片。人们总是在烦恼中感伤,在感伤中愉悦。 自由,颓废,性感,诗意。         (采编:麦静;责编:麦静)     您可能也喜欢: <天璇>旅行家的独白 I <摇光>一百座城市 <天璇>旅行家的独白 <摇光>传统下的独白——上师大的辩论风暴 <天权>宋朝人在纽约 无觅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孟加拉国:气候变迁导致饥饿与营养不良的人数增加

政府参与于南非德般所举行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17) ,内容于今日实施,专家警告于最剧烈气候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像是孟加拉共和国,如今正不断增加农业方面的风险,例如逐渐增加的饥饿和营养失调人数和粮食危机。 饥饿与营养失调人数持续增加 因为水灾,使一名孟加拉共和国的农民重新种植农作物。影像由Flickr使用者IRRI提供。 天气预报预测气候变化会减少农业生产和粮食价格调涨,并增加饥饿与营养失调人数的风险。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到2050年,气候变化预计将增加 10%到20% 的饥饿人数,而营养失调人数则预估增加到24万–估计超过21%的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估计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的南亚和中美洲,其他更详细的区域请详见 地图 。目前,报导指出,自然灾害变得更为频繁和剧烈,水和土地这类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以及难以使用,自然的,也越来越难去增加农业生产力。 根据一个援助行动在上个月所显示的资料表示,至少有 十个国家 是 高风险的受气候变化所影响的高风险区。其中五个最脆弱的国家,包含刚果民主共和国,蒲隆地,南非,海地以及孟加拉共和国。由于低洼地和高密度的人口,贫乏 的可耕地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在气候变化的交界和粮食危机的情况下,孟加拉共和国被博客根据世界银行以及贷款数据描述为一个 ‘灾难原爆点’ 的国家。 Mirza Galib是孟加拉共和国Primeasia大学的讲师,在The Daily Star上对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 潜在影响 有着更深入的阐释: 科学家告诉我们,对孟加拉共和国的气候变化所带来最深刻的灾害影响是水灾,盐度过高以及干旱,全部都会大幅度的影响作物生产和粮 食安全。我们也要面对河岸侵蚀,海水水位上升,以及沿岸缺少淡水。预测将会有更极端的水灾带给国家,而这国家早已受到洪水严重的摧残;我们的国家食物已经 缺乏,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几乎都吃不饱;而且因为缺乏干净的水源,产生水源性疾病,此疾病需要负起带来24%死亡人数的责任。 孟加拉共和国首先在减少饥饿人数方面开始进展,现在营养不良的人数于2011年1月时 下降至27% ,而且每年的稻米生产量是 以往三十年前的三倍 。但是由于农业是主要的经济工业,使孟加拉共和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 由20%和65%的劳动力,根据世界银行报导,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到这些收益。 一篇博客文章则是张贴于 ‘农业第一’ 上,详细的解说: 气候变化预计会带给孟加拉共和国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的产量减少,并让国家增加对其他农作物的依赖,像是进口榖物等。农作物在每个区域都有钱在性的下降一单位,总体上来看,孟加拉共和国农产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因气候变化导致每年以3.1%的比例在下降。 呼吁采取行动 孟加拉共和国政府为了要对抗气候变化而更致力于帮助农业,也拟了因地制宜的措施。援助行动的报告呼吁穷困的国家对于小区域的农业做了很大的投资,将‘气候现金’立即递送去帮助贫穷的农夫对抗气候所带来的损失,也创立了粮食储备制度,并在富裕国家的要求下,减少碳排放量。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份报告预测大量的国际行动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能够 减少一半以上因气候变化所影响的饥饿人数 。 援助行动希望能消除生物燃料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开始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了 ‘限地’ 的规划。九月和博客一起开了一场圆桌会议,美国前总统柯林顿表示,他反对像中国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购买与租界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这会破坏农业永续发展。相反的,他提出食物替代方案来改进粮食危机的问题,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他们自己的农业生产力。会议期间,他表示: 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因为我们有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导致食物有剩余,而巴西与阿根廷是地球上唯一有20英尺表土的地方,我们应该 要提供中国,沙特阿拉伯与其他类似国家长期合约,让他们保证能以正当的价钱提供榖物,而不是exhorbant,并且禁止用昂贵的价格将农业活动投资至非 洲,拉丁美洲与东南亚,他们不能从中受益,直到他们将这些国家发展至有开发农业能力的基本框架为止。 Shammunul Islam和 M Mizanur Rahman是属于孟加拉共和国新时代后期的人物,也呼吁自从农业会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因此更应该要 大量发展 。Sahidul Haquey则是在孟加拉共和国的金融杂志(The Financial Express)指出,我们需要更多的 高产量种子 , 以及在干旱与盐份高的状况下能够继续生长的种子。研究员Winston Yu在Gudrun Freese出版社earthscan的博客问与答专栏里,指出孟加拉共和国其实对于现状已经努力将气候变化的冲击减少到最小,不管是洪水管理方面或是新 的榖物种类,在将来对其他国家都有 益处 。 孟加拉共和国为了改善对气候改变议题的警觉性,也为了要替气候改变,性别与粮食主权所产生的故相关事件发声,两个团体组织了 气候改变车队 ,目前正在世界各地穿梭,另一个希望是这些事件能帮忙推动来自西方国家的解决方案,西方国家往往使用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水,能源以及碳,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根据援助计划报导,举例来说,美国公民平均每年消耗了260磅的肉,是孟加拉共和国居民平均消耗的40倍。 Natasha Haider将 差异 详细的在博客上解释: 孟加拉共和国是世界少数排放二氧化碳最低比率的国家。有主要两个原因造成这个结果,第一,孟加拉共和国并没有很多能源密集产业像 是钢或是铝制造业。第二,将近七成的商业主要能源来自天然气。因此,解决温室效应的方法主要都不是手工业的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而是那些西方特别密集工业 化的国家。 在此同时,Nazifa Islam也在南非的下一个世代(South Asian Generation Next)写道,孟加拉共和国已经成为一个 全新的资源解决方案的范例 : 当发展中国家对于如何处理气候变化而感到迷惑不解时,孟加拉共和国已经远远超出许多。从在盐份高的水中长出稻米,到创造出轻易移 动的房子,这个国家的人正在呼吁任何有创意能够解决问题以存活的想法。如果,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方竟然成为一个‘创意碗’去解决所有相关的灾害。 面对这个才刚刚起步的自然灾害,孟加拉共和国摇身一变成为最会处理自然灾害的国家,像弯曲的竹,不管怎么凹却永远折不断。 校对: Aprilweihung 作者 Juhie Bhatia · 译者 GV 中文化小组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石油布局 亚太受阻急拓拉美非洲

 2012年 3月 01日 中国石油布局 亚太受阻急拓拉美非洲 记者: 黄耀毅 | 华盛顿 由于工业急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节节上升,除了在境内积极开发,也积极的在海外寻找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不过中国的布局也引发各国担忧,这种能源政策是否造成排挤效应?并且中国国营石油公司是否带有特殊目的? 乔治华盛顿大学西格尔中心在2月29号举办座谈会,讨论中国的国际能源策略,以及中国国营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 美国之音黄耀毅 斯皮德博士分析中国在世界的能源布局。 跨大西洋学术论坛(Transatlantic Academy)的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博士统计,中国在2000年之后的能源消耗飙升将近三倍,能源生产虽然也跟着大幅增加,但仍未赶上消耗速度。根据他的研究显示,中国政府在石油与天然气的策略布局上,对内主要是将这两者的生产提到最高,并且建造库存,对外则是多元化进口的来源,并且直接投资产油国,或对产油国提供贷款。 *中国探油在亚太地区受限多* 在原油进口方面,1994年时中国主要的石油来源是亚太地区,约55%,其次是中东地区,约40%,但在2000年之后,非洲地区已经占了进口的20%以上,亚太地区已下降将近一半。2010年,非洲地区占了进口约30%,同时多了中亚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进口。斯皮德博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要分散风险,一方面是则是因为与邻国之间有矛盾存在:“正如你们都知道的,(中国)与其他国家有着长期的歧见,尤其是日本,还有对于南中国海所谓的声称主权。看看东亚的合作,我想中国和日本之间,他们是东亚能源合作的主要角色,如果这两者都无法合作,更别说中国能与其他国家合作了。在东亚合作方面确实有阻碍,我曾对此做过研究。中国是机会的来源,却也是主要的障碍。” 斯皮德博士分析,为了避开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等地区的纠纷,中国积极在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兴建油管,以及推动从缅甸运送进中国,来确保供应不中断。 *利用石油投资推动外交策略* 曾经打过越战,之后在越南建立事业,目前担任“全球化氢高速公路”越南代表的安德烈.索瓦洛(Andre Sauvageot)质疑,中国在全球的石油投资以及开采,也使得它压迫其他国家的筹码增加,例如越南认定的东海,中国认定的南中国海上头,就产生许多纠纷。 斯皮德教授认为,中国在全球的能源布局,的确有着外交政策的考量,例如对于拉丁美洲的积极开发。斯皮德教授从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着眼。他指出在能源方面,俄罗斯有着中国想进口的丰富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等,而两国在外交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他说:“他们在许多地方都有共同的利益。例如伊朗和叙利亚都是很好的例子,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对抗国际社会。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其实一直躲在俄罗斯背后。通常俄罗斯是站在前面的人,而中国让俄罗斯兴风作浪,自己则坐在幕后,看看要不要跟进。所以你可以说,中国以柔和的方式在利用俄罗斯,让它成为焦点,包括在委内瑞拉。” 不过斯皮德博士认为,利用是互相的,他说:“我想在政治上,委内瑞拉利用中国,多过于中国利用委内瑞拉。” 中国在委内瑞拉有300亿美元的石油贷款,每天有41万桶原油运往中国。斯皮德博士认为,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选择投资的国家可能经济考量为重,但许多反西方或反美的国家,却是故意藉着与中国合作,来成就其政治目的。 美国之音黄耀毅 休斯教授认为国营石油公司终将私有化。 *国营石油公司何去何从?*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助理教授卢埃林.休斯(Llewelyn Hughes)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将会越来越有自主性,渐渐脱离中国政府的掌控,最终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将逐渐脱勾。他举法国、日本以及美国为例子,认为这些国家早期都以政府的力量协助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资,他说:“姑且不论中国,这些其他国家在过去30年间真的脱离了那样的商业模式。如果你看看那些国营石油公司的政府控制,或是你看看能够增加公司获利的贸易壁垒,过去的30年呈现的就是自由化以及私有化的景象。所以我们不应该就假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公司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国营石油公司的关系,未来将会相同。” 斯皮德教授在会后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认为中国国营石油公司一方面获取中国政府给的大笔资金,以及外交优势,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中国政府的能源价格控制,导致公司亏损。他认为中国国营石油公司将要做出取舍,是要成为真正的商业公司,以获利为导向,或是作为中国政府对外策略的一部分。不过他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最终将会以利益为考量,而选择私有化的途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