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民族主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32行: 第32行: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民族主义+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中国数字空间上更多和【民族主义】相关的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div>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2023年3月13日 (一) 18:04的版本

民族主義(英語:Nationalism,德語:Nationalismus,義大利語:Nazionalismo),亦稱國民主義、国族主义、国粹主义,是一種主張民族(nation)與國家(state)應該整合為共同體,形成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與信條,其旨在追求民族的生存、发展、兴盛。民族主义者往往认为民族拥有自我治理的主权,而不应受他人干涉,即民族拥有民族自决权,而这一观念则起源于人民主权论。

漢語中的“民族”意義較廣泛,既可能是基于语言、族裔、部落或种族的族群团体(Ethnic group),也可能是一国、一地之公民集体,與英文的Nation意義不盡相同。就民族主义的起源而言,早期学者多认为民族主义是自古已有的原生概念,有时会主张民族间存在着基因差异。(维基百科民族主义)

根据安东尼·史密斯的梳理,“民族主义”一词在当代主要有如下几种含义:(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民族的归属情感或意识;(3)民族的语言和象征;(4)争取民族利益的社会和政治运动;(5)普遍意义或特殊性的民族信仰和(或)民族意识形态。这些含义的共同主题在于“给予民族以高于一切的关注”。政治精英通过各种符号与标志来宣扬和主导民族主义,以达到自己团结内部成员、转移政治视线等统治目的。当精英适时地向普通公众灌输民族主义的“框架(framing)”时,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就会被点燃。

民族主义是一种集体认同的产物,它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地理等因素上。因此,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但在另一方面,它也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所操纵和利用。

民族主义可以为个人或团体带来声誉、地位和认同感,也可以成为一种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工具。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人感到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受到威胁,因此他们通过民族主义来寻求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身份感往往建立在排斥和歧视其他民族、族群和国家的基础上,因此它往往具有排他性和歧视性。

民族主义常常被政客用来转移人们对于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掩盖了现实的问题。

2017年中国学者的一个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探究了当代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及其形成。这个研究在理论上区别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一对相关概念,同时又在实证上证明了他们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了信息接触对民族主义影响作用中的中介变量,正是这些中介变量造成了个体在民族主义态度上的差异。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接触并非直接影响个体的民族主义倾向,而要通过威权人格意识形态的传导。换言之,在信息对具体政治态度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人格和一般性政治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相同的信息很可能对不同的个体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包含民族主义框架的官方宣传对于威权人格高、意识形态偏专制主义的个体而言很可能强化了其既有的态度,而威权人格低、意识形态偏自由主义的个体很可能会漠视这些信息,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然而,外部信息往往藉由个体内在特性方可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治系统生产出的带有强烈的排外和国家至上主义的信息无足轻重,它们往往是民众在舆论或政治态度上的导火索或触发器,使得平常隐藏在个体头脑深处的动机和态度迸发和凸显出来。一个充满敌对、排外、不宽容的舆论和信息环境,会将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威权人格最大程度唤醒,进而从整体上将社会氛围推向极端民族主义,那些不同观点者将被压抑并可能最终被消灭。藉由民族主义滋生和点燃的爱国主义,也是近现代以来纳粹德国日本军国主义等国家侵略和扩张的心理和文化基础。[1]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