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新闻传播的“两种闭环”:从改变社会到改变媒体
作者:彭远文
发表日期:2024.7.13
来源:往事与随想
主题归类:油罐车乱象调查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最近最受关注的新闻无疑是新京报的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报道,此次事件非常特殊的一点是:有相当多的人担心记者和报社会因此被整肃。

社交平台有各种传说,有说记者被删微博的,有说报社被整顿的,这些说法基本上都不靠谱,但确实反映了一种广泛的担忧——以前也有,但都没有这次的反应如此强烈。

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分析,何以至此?

简单的说,是因为新闻传播的后续路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用“两种闭环”来总结。

十年前,或更早一些,新闻传播的路径一般是这样的:1、媒体报道揭露问题;2、互联网传播放大影响力;3、其它媒体跟进报道形成合力;4、民间舆论达成共识;5、社会各界介入行动;6、责任方被处理,制度改良。

大致是这么一个闭环流程,当然,中间的顺序可能不那么准确,有些环节是同时进行、互相促进的。大家可以把罐车运输报道带入这个流程:其它媒体肯定是要跟进报道的,各个新闻门户肯定是要做专题的,代表委员律师肯定是要有所行动的,当事方肯定是要被处理的,食用油的运输规范肯定是要重新修订的……

这是大家期待,在过去也比较熟悉的一种传播闭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很多人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感知到的是,近几年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闭环:1、媒体报道揭露问题;2、舆论发酵对媒体进行口诛笔伐;3、权力介入对媒体进行处罚。总之,万方有罪,罪在媒体。这也是一种闭环,对比上一种方式,流程比较短,简单快捷,有相当的优势。

展开说,有几个新现象:

1、在大众传播环节,有“人均新闻伦理专家”的倾向,媒体报道遭到了非常广泛且严厉的批评。这个变化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媒体不能以精英的姿态主导议题,坏的一面是很多批评是外行指挥内行。虽然有时候会扮演“帮凶”的角色,但我仍倾向于认为是正常现象——在正常社会,这是一个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问题。

2、对媒体的攻击形成了一股固定力量,几乎每一次都会抱团出现。大致呈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公司化的倾向,很多人被签约进了同一家公司,互相呼应;二是部门化的倾向,很多智能部门在这几年成为了传播主体,在编身份的个人成为网络红人,包括有组织的网络引导人员。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3、支持性力量的全面退场:媒体同行消失了,不跟进不炒作;敢发声的专家律师越来越少,代表委员不再接受采访,明星更是早就退场了,公知已经成了贬义词。由于这股力量的消失,事件的进展发生转向:失去解决问题的动能,转向了对媒体的大批判。

4、最后,在内部舆情报告和外部举报的影响下,也许还有被报道的当事方的公关,权力最终完成了对媒体的最后一击。这样的事情不用多,有那么两三次、三五次,媒体就会长教训,至少领导就会长教训——所以有时候最重要的还不是记者敢不敢报道,而是领导有没有担当。

当然,具体到这次个案,记者和报社不至于被整肃,因为就话题而言,民生话题敏感度较低,是难得还可以监督的一个领域,另外,事实很扎实,可供吹毛求疵之处很少。唯一的意外是影响太大了,这在过去,令人欢欣鼓舞,必须大干一场,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现在则是令人悚然心惊,挨骂固然要小心应付,被夸一样忐忑不安。

新闻传播的闭环之所以会从改变社会走向“改变媒体”,表面看,是舆论方向的变化,被批判的对象从报道对象变成了报道者本身,内在来看,是权力之手使然,它并不只是出现在最后一个环节,而是出现在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