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按:2024年即将过去,中国数字时代为读者整理了年终专题,共7篇,包括年度每日一语、年度404文章、年度报告汇、年度敏感词、年度播客、年度视频和年度人物。
本文是年终专题第4篇,下一篇是《2024年度报告汇》。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数字时代【404档案馆】累计发布160期播客节目。包括【CDT周报】、【404文库】、【404媒体】、【CDT报告汇】、【CDT网语】、【中国哭墙】等栏目。此外,还新增栏目【CDT关注】,更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墙内外反抗中共审查的声音。
在本期【年度播客】中,三位主播将以对谈的形式,分享过去一年里制作播客的感受。
以下是对谈文字记录:
播客之路:最大的收获与意义
Elijah:
本期节目是年终播客。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三位主播会一起回顾这一年来制作播客的点滴,聊聊收获与挑战,也会探讨在中国越发严厉的审查环境下,我们是如何记录这些消失的声音的。
今年一年,我们播客做了不少内容,话题从各种社会事件到中国经济以及对各种审查与反审查的记录,而且我们还新增了【CDT关注】等新节目。
你们觉得自己在播客制作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没有哪一刻让你觉得,“这份工作,我真的做对了!”
Rumu:
对我来说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正式入门了,我负责的两个项目是【CDT关注】[和【404维修站】。【CDT关注】主要是关注墙外媒体的比如说像莽莽、柴静、不明白播客等等。
因为以往,CDT更多注重的是对中国大陆的反审查与抗争,但是其实我们觉得海外的声音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单独开设了这个栏目。
然后【404维修站】是一个我们即将要推出但是还没有推出的一个栏目。它是用来修复和补足那些因为言论审查被迫删改的词语和句子。就是我们通过“维修”的方式让大家可以看到没有被改过的原文。
Frank:
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整个【404档案馆】编辑部把各个节目、各个类别现在开始非常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了。比如说我们有对于海外媒体的节目,我们有关于每周的记录,我们有对于敏感词审查的节目;
我们也有对于网络民议的节目,类似【CDT网语】。
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们节目的总标题叫【404档案馆】,我们首先是一个档案的性质。所以如果能够有条理地去整理或者是收录或者是归纳记录一些过去一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大事小事,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如果说某一刻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的话,其实每一刻我觉得都挺有意义的吧。有时候会突然听见别人他也会说“诶,最近有一篇文章被删了但是后来在中国数字时代上面找到了”,那我就会觉得那一刻,我包括所有其他的同事编辑大家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Elijah:
对于我来讲的话,我觉得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中国更复杂的审查机制以及公众舆论的动态有了可能更深的理解。特别是比如说在做【404文库】选读以及【404媒体】的时候就能看到:通过挖掘这些被删除的内容以及被封禁的账号,你能够发现更多来自普通人的真实的声音,以及一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情绪,而不是单纯的来自官方的一些宣传或者报道。
Frank:
对,我也有这种感受。就是这两年开始我觉得我们收录了很多的比如说【404媒体】或者是一些文章其实它不是一些来自非常大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网络大V或者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些很普通的微信公众号,可能只是突然讲了一个话题然后成为了一个爆点。然后官方就这样就把它封禁掉了。这两年可能这种审查的影响逐渐从更广的对于大V、对于大影响力作者的层面已经逐渐下降到普通百姓的层面了。
Elijah:
我觉得我个人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像对于我们【404档案馆】来讲,我们对这种声音的记录本身就也是一种对抗遗忘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会让我觉得在做这种去记录以及去对抗遗忘的工作的时候,每一个瞬间都是有意义的。当然就是说在做这种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通常我们还是伴随着特别多的困难,尤其是像我们做播客这种涉及到中共敏感议题的时候,有时甚至会觉得寸步难行。
幕后难题:制作中的挑战与意外
Elijah:
那过去一年中你们有觉得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挑战是什么呢?
Frank:
我觉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挑战可能是,有时候你真的会觉得自己在跟时间赛跑。因为我记得像当时有几篇播客是关于梅大高速事故的,然后那几篇文章删的非常快。包括上个月关于无差别伤人事件,那些文章真的是出来一篇被删一篇,出来一篇被删一篇。
然后像我们做播客的时候,可能你在做你在录制时,文章就巳经被删除了。所以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你个人或者是你这一个团队在跟整个审查系统进行抗争的一个过程。包括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对于一些可能比较敏感的话题或者是比较触及官方神经的话题的文章的收录上面,也需要进行非常迅速非常高效率的收集或者是整理。因为很有可能下一秒你刷新的时候它就已经被删除了。所以这是我觉得比较大的一个挑战。
Elijah:
播客的挑战对我来讲的话,就是对一些信息的真实性的验证以及我自身的一些情绪的平衡,以及在我们收录的时候对不同文章不同观点的一些情绪上的平衡。比如说最近像珠海无差别杀人事件,包括像日本人学校男孩遇害事件中,在我们选读的时候,我们关注的观点仍然是可能带有我们主播个人的一些偏好的。
所以在在做播客,在为读者们选读一些内容的时候,对我而言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对这种情绪以及信息的平衡。而且很多素材的获取(过程中),尤其是像我们在中共技术性审查之下,让我们去获取一手的资料其实很困难,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一种所谓的非传统的渠道来获取一些素材。
Frank:
另外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比如说像之前我们一直在做的【中国哭墙】就是对于李文亮医生新浪微博评论区的网民留言的精选。其实这个方面就让我觉得非常触动。因为像每一期每一条留言,网民真的是在跟李文亮医生或者是他们心里的那个所谓的李文亮医生在掏心窝子的讲自己内心的话。
然后你会看到其实中国普通百姓或者是中国社会阶层层面的普通人,他们其实是很朴素的。他们真的是每天需要为了吃饭、为了生活、为了交房租去挣扎的。但是他们没有地方倾诉,因为整个审查系统的压力他们没有办法去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所以他们唯一能找到的渠道就是中国哭墙就是李文亮微博的评论区。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在这种时刻你去朗读或者是记录或者是收录他们的文字,其实你个人也会非常触动。然后我觉得其实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作为主播,作为一个播客的主持人,我们其实得保持一定的理性,但是很难保持理性。所以说就是要在理性和感性中间寻找到一平衡吧
Rumu:
我觉得我觉得两位说得都很好,然后先说我个人的一个困难,就是纯属于我个人的,当然还是跟练习播音技巧有关系,以及还有一些技术设备上的问题。这些都是后来慢慢改善的,从中感受到的一种进步也算是一种带来成就感的东西。
然后刚才Frank说的那个和时间赛跑我是很有共鸣。
每当看到一些被删除的文章,尤其是自己很喜欢的或者是觉得很重要的议题,都会感到一种很深的无力感。我们不得不去努力备份,与这种审核赛跑才可以。
然后播客也是一个特别注重时效性的东西。就是说我们要很讲求效率嘛,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在录一些已经删掉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要很快(制作)出来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年终的时候也是我们必须要很快的把每一篇内容都录好才可以。
情绪低谷:如何应对政治性抑郁
Elijah:
刚刚Rumu说看到各种404的内容其实会觉得很无力。那在这种无力之下其实我很好奇你们会不会因为长期关注这些敏感甚至所谓的“负面”的议题,而感到疲惫或是政治性抑郁?
Frank:
我觉得可能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政治性抑郁吧。尤其是如果你有渠道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国家、民主体系的方面的话,我觉得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政治性抑郁。
然后如果长时间长期的接触这些话题当然肯定会有一种疲惫,但我觉得这个疲惫倒不是说对于中国言论审查系统本身的疲惫,也不是说对于这种个人抵抗的疲惫。而是一种“我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或者说自己的努力到底能不能改变一些什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
这种情绪很难克服了,就我个人的观点啊,我觉得如果中共或者是中国一直保持这种高压的审查系统,然后一直保持这样子的政治环境,那我觉得这种情绪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克服。因为它可能会长期的存在。
Rumu:
说到政治性抑郁这个话题,我确实是有过一段很严重的政治性抑郁的,尤其是在曾经疫情的时候。然后我可以在这里就是分享一下我个人就是消解政治性抑郁的一些方法,可能比较私人一些。
第一个方法就是退网以及关注“附近”。
“附近”是人类学家项彪老师提出的一个概念。不过解释起来倒也可以很简单,它可以就指的是你的家园方圆五里地的那么一个小的生活空间。比如说你去公园,你去菜市场,去家门口附近遇到一些人。
因为有些时候就是我们我们干的事情是跟新闻相关的,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的是一些很遥远很宏大的叙事。包括现在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会使人们有这种遗忘“附近”的倾向。就是大家都沉淀在那个屏幕上的世界,然后这也是造成政治性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种时候 就是能够从这个世界中稍微退出来,然后去观察去投入生活中具体的个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用的方式。
然后另一个能给我很大安慰的就是,你会发现找到同类或者说找到同道之人可以给你很大的安慰。
就是当你以为你自己是很孤独的,然后就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关注这些东西,你找不到其他的人的时候。就是你去遇到这样的社群或者是去看一些跟你有相同想法的公众号呀这些发言的人,你就可以会有一种不再孤独的感觉。
难忘瞬间:触动心灵的一集
Elijah:
在过去这一年,两位在制作某些内容的时候,就像你们刚才说一定会被触动到的有哪些具体的内容或者一些重要的话题你们想分享的呢?
Frank:
那我讲一讲我吧,我可能这一年工作里面更多的话题都是关于中国经济的。
我觉得中国经济今年就非常的……用一个词叫抽象吧。
我觉得挺抽象的就是,一方面官方大张旗鼓地在说畅想中国经济光明论,包括各种方面都在讨论中国经济如何如何的好,GDP增长如何如何的稳定。但是另外一方面从各种的社会事件、各种的底层事件,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在年底的一些讲座上透露出来的信息都是中国经济在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就会觉得其实有一种对峙在里面。就是官方知道他们在造假,也知道这样的信息、这样的数据可能是不可靠的。但是为了一定的需求依然要维持这一套说辞。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已经察觉到了身边中国社会、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当他们想要通过某种渠道去反应去反馈这些问题的时候,反而会被中国的审查系统快速打压,迅速的压制。
所以我觉得我们工作的职责就是替很多的普通人,替很多的中国普通百姓去传达他们的诉求,去宣泄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国高压的审查体系之下更需要像我们这样或者是越来越多的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无论是墙外的媒体,无论是墙内墙外的各种各样的组织,通过大家的宣传,通过大家的引导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到中国社会到底在发生什么,中国的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到底有个什么样的未来。所以我会觉得这一年对于中国经济的正面或者是反面的各种讨论辩论对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话题。当然我也希望2025年有关中国经济的讨论可以越来越多,我也希望更多的文章、更多的微博、更多的演讲不会被删除,不会被封禁。
- 相关阅读:
【CDT报告汇】上海美国商会:会员公司盈利创历史新低,对中国市场预期悲观(外二篇)
【404文库】“砸了今日锅,去还昨日债,谁为明日忧?”(外二篇)
【CDT周报】第175期:收30年前的税,放50年后的债
Rumu:
就是有一个让我有一点印象深刻的话题就是吴柳芳的擦边事件。
可能跟我就是作为女性的身份有关系吧,然后同时我觉得这个事情背后折射出的很多角度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同时包含了很多种不同的叙事。
一方面是两性叙事,就是他很明显跟一些以前的对于这些荡妇羞辱的这些批评,然后还有就是对于女性权益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然同时(也表现出)现在社会的这个两性对立也是越来越尖锐了。
另一方面就是大国叙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吴柳芳是一个这个奥运运动员嘛。然后呢就会有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就是按照以前经典大国叙事来说就是“她既然是一个运动员怎么还可以去擦边?”“就是丢国家的脸”之类的。就是运动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所以她不可以这么做。
但是同时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社会舆论的风气反倒是从大国叙事开始有一些向同情个体的方向去转变了。
我记得之前看六神磊磊评价这个事件的文章,他的说法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他说“网民们把国之重器的共情范围悄悄缩小了,但是把人艰不拆的共情范围悄悄放大了”。
就是跟整个环境的变化有关系,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铁拳砸中的感觉,每一个个体都变得更加能够去理解那些其他个体的处境。
因为他们也会觉得如果她不干这个的话,她能干什么?以及包括就是很多运动员,他们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养活自己。
而且呢,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在干的所有反审核的抗争,也是在“擦边”,因为什么是“边”?谁规定的“边”,“边”究竟代表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某种意上我觉得墙也是一道“边”,就是“擦边”的背后它实际上是社会权力还有舆情的那条隐形的动态线。
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我觉得就是通过那种各巧妙的方式来绕过审核和不能碰的红线,然后用各种和谐的隐蔽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小小的反抗。但我觉得这种反抗它其实就是一种”擦边“。
Elijah:
是的在【404档案馆】中我们也不断去强调这些话题。但是你仍然能看到在中文互联网上对女性的不友好,甚至就像Rumu说的吴柳芳事件中对这个曾经的运动员的一种荡妇的羞辱,到最后就恰恰是2024年大家对吴柳芳有了更多的共情。某种意义上也是像Rumu说的,其实中国的普通人都是在不断的“擦边”,不断的擦了各种各样的“边”。
记得有一期【404媒体】中也有提到一位女性医生的处境,她也是在社会权力、男权社会下给她界定的一个边界上不断地去做着小小的突破,可能只有一毫米、一微米的突破,但是她也是在做着所谓的强权不愿意让我们做的事情。
恰恰就是因为这种普通人的不断“擦边”,我们对强权进行反抗,对这个社会进行反思,才有了我们需要记录下来的一些东西。
另外一个让我今年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可能也是每一年CDT,包括我相信各位都在关注的话题就是,一些记者、媒体人们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我记得在今年年初的一篇【CDT报告汇】中有提到中国的在囚记者人数仍然世界第一。(注:国际人权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简称RSF)2024年12月12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记者监狱。全球四大记者监狱——中国124人,包括香港的11人、缅甸61人、以色列41人和白俄罗斯40人——关押了全球近一半的被拘记者。)
所以尤其像今年张展出狱再入狱、很多媒体人的账号不断被封,还有像此前一些律师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子女甚至都无法正常的上学入学。这个也是让我今年仍然很感慨的事情。
工具与资源:审查材料的收集之道
Elijah:
既然我们聊到了这些各式各的话题以及我们的一些幕后的制作。其实(在制作播客时)收集素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两位在搜集并且分析这些素材材料的时候会用哪些资源呢?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听众读者很好奇的问题。
Frank:
对我个人而言,一些比较主流的资源肯定是很关键的。当然第二点我觉得我们同样也完全不能够忽视中国官媒的一些作用。因为其实很多的时候一些很大的舆论导向、一些很大的政治或者是经济上的导向,其实都能从官媒发布的文件或者是文章中发现它。
所以我觉得有一些官媒的微信公众号甚至包括它们的微博账号,其实也需要很重点关注。
而且你也能看到其实大家在它们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尤其是微博上,其实普通人的抵抗还是挺多的。包括如果这条微博被精选评论的话,那很多人会在转发里面阴阳怪气;如果他没有精选评论的话,基本上每一条官媒的微博评论几乎都会翻车。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可以大家获取一些不同观点、不同渠道的地方吧。
Rumu:
刚才Frank说的这一些,很多也是我在用的资源。
中国互联网上确实一直有这样反抗的声音,其实知乎上也常有,只不过知乎的那个问题经常动不动就被封了。不过可以通过被封的知乎问题来看出它的那个动向。
除了这以外我平时会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还有一些国内常见的新闻或者是左派、自由派相关的人士,很多类似的我想就是我们的观众应该是在CDT网站上会经常看到他们的名字。
还有以及各种各样的墙外媒体。
除了这以外我觉得CDT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渠道,而且我觉得这也正是让我觉得CDT在干的是很有意义的这么一个原因,因为CDT在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新闻就是以一种整合性的方式,能够让大家更快和更系统的去接触他们,就是能够方便大家。
Elijah:
对,对我而言我觉得CDT本身就是一个我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包括两位有说不管是墙内还是墙外我们获取资源的方式仍然是有限的,因为很多内容一发出就会被删除,尤其是墙内。
机制变迁:审查的新趋势与影响
Elijah:
我们刚才提到这种审查机制,两位有注意到今年中国的一些审查机制有哪些新的变化吗?这种变化有对我们的内容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Frank:
我之前经常会整理知乎平台的一些文章,或者是一些讨论。然后从今年开始,知乎它有所改变,就是在过去你在谷歌或者是百度直接点知乎的链接你就可以点进去,而现在你必须要登录之后才能够看到具体的内容。它现在变得有一点像微博了,因为微博就是如果你没有登录的话你没有办法看。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就是进一步控制个人信息,包括很严密的对于谁来看这个新闻、谁来看过这个问题进行控制,那可能在未来他们如果想要追溯回去的话,他们就可以找到。
所以我觉得这是我感受到的审查机制肯定是越来越严的。
Rumu:
就是 Frank说的这个我也有同感,就是不只是在知乎,在其他平台上也会出现的就是这几年我能明显感受到的一个是显示IP地址。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取消匿名。曾经的知乎的匿名板块我觉得也是有一些有用的内容。
今年让我觉得印象比较深或者比较忧虑的一个东西就是网证制度吧。
而且就是我觉得就可以体现出早有前科呀,很多方面都是,比如说所有平台就是在国内你都必须要用身份证实名或者是绑定手机号。然后所有不同的软件其实都使用的是同一个用户。然后再加上我刚才说的这些IP地址还有取消匿名,它可以构成一条很明显的就是这种言论空间越来越紧缩的这么一条线。
创作智慧:如何绕过审查的限制
Elijah:
嗯,的确有时候会觉得当前我们收录的很多作者还在保持创作,会对他们的勇气而感到钦佩。所以两位有在收录这些内容的时候注意到一些比如说这些内容创作者对审查的一些有趣的应对策略吗?你们有任何发现他们绕过审查的一种方式吗?
我会发现最经典的方式就是所谓的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尤其像一些官媒翻车言论下你总能看到网友似乎是在附和,但是不管是用狗头的方式还是用一种阴阳怪气的方式来绕过审查。
Frank:
我个人的感受就是有很多微信公众号的作者包括很多的网民他们很喜欢用代指或者说用历史借古讽今吧。我觉得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对于审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因为我记得像普里戈任的事件,包括关于俄罗斯、关于朝鲜出兵乌克兰的很多事情,中国网民就会用很多很多北宋、明代、清代、唐代的一些故事去讲。
那我觉得只要读者是一个对于时事新闻有所了解的,对于历史事件也有所了解的人,他就能很自然地懂得作者或者是这个网民他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大家在审查的系统之下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觉得是在中国社会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包括一些很有趣的词语吧,比如说像“东大”现在是指中国,就是“东方大国”的代称。我之前一直在想我说“东大”是什么?
然后包括像“西朝鲜”,然后什么“北越南”,很有意思。
然后包括很多网友会说“原来你讲的是越南,我还以为你讲的是越南呢”。我觉得大家这种幽默真的是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觉得这一点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能够逃避或者说绕过审查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甚至不需要说什么对面就知道你在说什么。
Rumu:
因为我觉得这个跟汉语本身的特点是有关系的,因为就是汉语是一种内容含量很高,同时它又是一种语境文化。所以就是可以包含很多这种比较隐晦和复杂的内容。然后它也很方便谐音一类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河蟹”“草尼玛”等最早的互联网四大神兽。然后包括刚才Frank提到那个就是用明代唐代,也其实是我们的文化自古有的。这不就跟那个“汉皇重色思倾国”是一个样子的,说的是“汉皇”,但其实他在讲的是唐朝。现在也这样,然后就是用其它的什么这个越南、印度来代指中国,但不说中国,用一个代指的,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
Frank:
对,甚至我觉得就是可能中国它的语言的特点,中文是表意文字,所以就导致“习近平”这三个字后来出现了“刁近平”,然后出现了“刁近干”、“刁远干”。就虽然它最后已经抽象到从读音你已经不知道它是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但是只要你是个中国人你懂汉语你看到这三个字,你就会知道这个代指的是谁。
包括我们之前收录过的那个音调“↗↘↗”,我到现在都觉得那是一个最搞笑的一个敏感词。大家居然能理解,其实也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也反向代表了大家已经被整个审查系统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Rumu:
确实,还有那个就是像“六四”常用的代称是5月35日,这个也是一个让我觉得很巧妙而且印象很深的一种代指。
感觉之后大家在【404维修站】也可以听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除了这以外还有一个让我觉得最绝妙的一个就是白纸运动。因为我觉得白纸运动算是把就是讽刺审核这个事玩到极致了。就属于是就给你举了一白纸,这个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看到纸的人明白你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以一种没有传达任何东西的方式传达想要传达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就已经是从审核之中大家切实地创造了一种艺术,我觉得它已经解构了审核本身了。(注:这场运动表达形式——手持空白纸张——来自一个苏联笑话;2020年,这个笑话在香港成为现实: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抗争者手持空白纸张静默伫立,遭到警察的驱赶和拘捕。2022年,这种表达形式在中国成为一场大规模抗争运动的标志。详见CDS词条白纸运动)
Elijah:
对,甚至包括上海万圣节,“万梗节”,我们看到各式各的装扮,其实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解构都是在做讽刺。
Frank:
对我觉得它的核心的思想就是“不服从”。
Elijah:
是的,就是不服从。
展望:对2025年的期待
Frank:
那我想问一下两位就是比如说我们现在聊了过去一年对于2025年【404档案馆】甚至对于中国数字时代整个网站整个团队大家有什么期待吗?
Elijah:
我个人的期待是更及时地做出一些对当前审查与反审查记录的工作。越发严厉的审查机制下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会越多,希望能做出更多的记录。
Rumu:
我的期待就是希望未来一年我们能够落实更多的一些愿景吧,作为一个保留的惊喜吧,就是我们希望接下来可以推出一些我们想要做的栏目。
Frank:
对,然后顺着Rumu的话,我对2025年的期待可能是希望我们会有更多的听众吧,或者说也希望现在的听众大家可以把我们的栏目、我们的网站、我们的组织分享出去、介绍出去。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抵抗的力量,然后无论你是在墙内还是在墙外我觉得你都可以尽所能地向身边人、向你熟悉的人、向你信任的人去介绍我们的网站介绍我们的栏目,然后也是把对抗中国审查的声音传播得更远吧。这就是我的2025年的期待
Rumu:
我觉得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就希望CDT可以找到更多的同道之人,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够让观众们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同类,并且不再孤独。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