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CDT周报】第71期:中共做出保证:“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系统已经拆除
本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9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6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累计向读者【推荐媒体】70个,刊登读者投稿4篇,投稿请点此。
不要忘记流过的泪,在花团锦簇的今天。不要宽恕昨夜的罪,不要以为一切会回来。不要留恋曾经的热爱,在如梦初醒的今天,我们是最后一代。收听全曲:https://t.co/92ZhC5VISE#每日一语 pic.twitter.com/5RO0aFysbP
— 中国数字时代 (@CDTChinese) June 3, 2022
编者的话:
5月29日—6月5日 这一周,整个上海迎来全面解封,取消了此前严格的防控措施,人们终于不再被限制在家,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如果按照4月1日浦西开始封控的时间计算,上海已经封了整整60天。如果按个别特殊小区计算,那这个时间还要更久。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上海官方明确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诡辩称“从未宣布过封城,因此也不存在解封,不能使用解封的提法”,至于“死咬动态清零不松口”的决策责任则直接甩锅给了各居委会。这一奇葩回应也引得舆论大哗,上海人民在所谓的抗疫中整整被折腾了两三个月,而官方竟不承认是由政府下令封城,仿佛是人们自发自愿地隔离了自己,仿佛是过往的那些记忆出现了偏差,而整个城市不过只是短暂按下了暂停键罢了。有网民调侃“那些死去的人都不一定是因为防疫措施而去世的。也许我们从来没有转发过《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也从来没有接力过《四月之声》。也许这些都只不过是一场梦。一场2300万乃至14亿人集体做的梦。”由于上海封城的前后两个时间点恰逢愚人节和儿童节,因此也有网民精辟地将上海防疫总结为“始于愚人,终于儿戏”。或许从一开始,官方就决定用“防疫新话”改写人们的内心记忆,“封城”一词被替换成了“封控/半封控”、“全域静止”、“静默管理”等,而如今它们称北京才刚刚“转入动态清零阶段”,即便有许多人将上海过去的两三个月称作彻头彻尾的“封城灾难”,但在官媒口中这应该被叫做——“大上海保卫战”,六一解封意味着“重大阶段性成果取得”。有网民提醒人们不要去“喝庆功的酒”,因为这一切“不值得赞颂,不值得歌咏,不值得庆贺”,同样,要坚守自己的个人记忆,因为“如果这个苦难本身就是被制造出来的话,那么忘却就是一种耻辱。”轻易的选择遗忘以及轻易的找回快乐,只会让我们活在无尽的灾难轮回之中。
这一周,在人们讨论应该留下怎样的“上海记忆”之时,天安门运动33周年纪念日接踵而至,与往年一样,早在2日左右一些社交、游戏平台就宣布进行“系统维护”,人们无法在接下来几天内修改昵称、头像,进行实时聊天等。3日晚德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烛光照片,而这条消息很快就被删除,据使馆工作人员称“(我们)每年都发,十分钟之内被删”。4日凌晨,微博上出现了罕见而又短暂的“冲塔刷屏”,人们接力发布“It’s my duty”以表达对六四的纪念,但这些帖文很快就被全面清理,甚至连它的中文谐音代指“麦丢替”也没有逃过网络审查。“It’s my duty”出自BBC记者1989年与一名骑自行车去天安门广场游行学生的对话,整段相关内容仅有7秒,但这个意气风发、心怀丢替的六四学生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继坦克人“王维林”的背影之后,近年来人们纪念六四的另一个重要象征人物。有网民还发现在六四这天由于有人以表情包“🚲🚲🚲”指代这位男子,微博甚至将“🚲”的搜索结果也进行了人工屏蔽,将来六四敏感期内自行车恐也会接过坦克的“历史接力棒”(习近平称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网友吐槽“你倒是交棒啊”)成为敏感内容。当然,当局的“坦克恐惧”已是由来已久。一个月前,攻击回形针“夹带私货”而大火的战狼博主 @赛雷话金 因在一期批判CNN的视频中意外放出了“六四坦克人”的画面遭到严惩,被禁言处罚了整整一年,算是基本告别了爱国主战场。 而三天前,淘宝“直播一哥”李佳琦在卖货时晒出了一款坦克造型蛋糕,直接导致直播画面被掐断,其团队后续宣称是“后台技术故障”所致。这究竟是李佳琦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人们不得而知,但他强大的墙内影响力还是促使了许多人去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也有许多网民对此表示悲观,认为李可能真不知道什么六四,年轻的一代人对于六四的逐渐陌生,会不会让我们成为“记得六四的最后一代”呢?讽刺的是,不关心政治,并不意味着政治会放过谁,而未来只有真正的辱共大师才能永不辱共。
“这是我的责任。” https://t.co/SHiU8JxwnA#每日一语 pic.twitter.com/fbJ2K7AZrb
— 中国数字时代 (@CDTChinese) June 4, 2022
一周荐读:
- 【404文库】大记有话说|上海“封城”原来是乌龙,让人情何以堪
- 【404文库】哥轮布碎碎报|连清川:我们到底走出了什么?
- 【404文库】一颗阮唐|写在解封的这一天
- 【404文库】世界之敌的敌人|原来上海从来没有封过城
- 民国地平线|蔡慎坤:谁把上海人当傻瓜?
- 【真理部】上海不使用“解封”提法
这个四月,这个五月,将永恒留在我的记忆之中。它既是对我个人悲剧的纪念,又是对于这片土地上难以消解的过往的一中追寻。我们的民族似乎特别善于遗忘和忘却。在每一场灾难之后,我们总是能够找回生存,找回生活,甚至,找回欢乐。因此我们总在轮回之中……如果我们依旧那么轻易地谈论生活,如果我们能够那么轻率地选择遗忘,我们就会发现,在不远处,有另一外场无妄之灾,正在等待。
- 【真理部】6月3日至5日禁止用户修改头像、昵称、个人简介等
- 天安门母亲|六四惨案33周年祭
- 【CDT报道】六四33周年: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发布烛光图片被删除;“It’s my duty”
- 【敏感词库】It’s my duty、麦丢替
- 英国驻华使馆|彼得卢屠杀为什么会被英国铭记?
- NGOCN|Sharon:一顶帐篷
- 歪脑|生于六四后的人如何讨论六四: 这是不是我们记得六四的最后一代?
六四事件过去33年,相关的话题在中国从来都是禁忌。而这禁忌同时给人带来了恐惧和神圣的多重情绪,无论是家庭成员间的口传还是课堂上的心授,有关六四的只言片语从来就在中国民间传播着。三十三年后,在失去子女的一代逐渐离世、亲历六四一代逐渐老去、新的一代并未有相关经验的当下,有不少讨论也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六四的记忆对于年轻人是否还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六四的记忆,这是否是最后一代?
抗争到底,是难属的呼声,亦是维护尊严的唯一出路。因此,即使烛光有罪,我仍然会呼吁大家,无论是今年的六四,还是将来每年的六四,继续点起抗争的烛光。就算没有了支联会,没有人去申请集会,我们仍然可以每一个人去守这个约定,用烛光照亮长夜。这个为公义作出的承诺,会超越任何文字狱的压迫而长存。
这33年间,学生运动并没有停止。事实上,就在2022年的新冠清零运动中,也有许多高校的学生站出来集体示威游行,反抗不合理的封控措施。 为了致敬33年前的六四民主运动,我们将梳理介绍1989年以来由中国学生所发起、组织、参与或者支持的政治抗争。我们将从新冠疫情管控期间的抗议开始,再按时间顺序回顾八九之后的学生政治抗议活动。包括人大“读书社”、北京新青年学会、广东佳士工友维权事件、北大马克思主义协会、中国高校的米兔运动、高校LGBTQ社团以及少数民族地方校园的抗争活动。
一周关注:
随着6月1日凌晨的到来,大量上海民众离开小区出行的视频和照片在微博上流传,微博话题“上海回来了”登上了热搜第一,一些机构媒体账号在此话题下积极报道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庆祝上海“归来”,却决口不提“解封”二字。而话题下有几乎一半的帖子在质疑如此“正能量宣传”以及当权者在封城期间的作为。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了讲话《本届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方针》,这是美方发布的最新一篇对华政策演讲。5月27日,华春莹在推特连发11条消息回击布林肯这篇演讲……由于布林肯这篇演讲在微信、微博遭到屏蔽,且华春莹选择在推特发布回应消息,有大量墙内网民根本无法看到双方的言论究竟是什么。
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他提到“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然而就在几天前,有微博网民转发了央视新闻所发的这一金句摘录,并写道“那你倒是交棒啊”,这句“冲塔”言论引起了网民的围观与致敬,有人透露“原号已炸”。
2022年5月30-6月4日,距离李文亮医生的去世已805-812天。张文广: 从隐瞒不报到核酸常态化到48小时自费检测核酸,不检测可能要拘留罚款,从高感染率高死亡率,到高感染率低死亡率,越来越严了。从隐瞒到谈新冠色变,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你在前面的极端离开了,我们正在从另一个极端走出来。
一周惊奇:
随着北京市卫健委主任于鲁明的落马,以及房山区3名卫健干部被查,朴石、金准两家核酸公司被抄家,北京的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没几天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你说神奇不神奇?诡异不诡异?
新冠检测,就是新一个金砖设施投资的新杀猪盘。现在,医保出来撇开干系,关上领钱的大门,各地政府自筹,这话说出来轻飘飘的不费力,但在相关各地领导心里,其实就是如同被突然扔进了液氮罐里,这分明就是一下子把他们推进了地狱之火中碳烤生蚝嘛,心在液氮罐里冷冻,身在地狱火里煎熬……
通过这个头版我们可以看到,巴西洪水泛滥,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川的各级干部正在积极开会关心民生。咦?地震呢?地震不是发生在四川么?报纸是在假装地震没有发生,而我们却是真切地知道,新闻纸已不复存在。
今天是2022年6月4日,我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江苏徐州丰县那个生了八个孩子的铁链女吗?最近丰县又出了一个雷人的事情,就是徐州丰县公安局孙楼派出所所长被评为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这刺眼的红色,这刺眼的荣誉,我真的是看了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周讽刺:
如此狠毒狡猾且目的性明确的变异,很难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之前关于新冠来源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国内的病毒很可能就是某些敌对势力趁机带进来的“实验室特供版”,专门用来对付咱们的。
《格萨尔》是主要由蒙、藏民族共同创作的英雄史诗,讲述了格萨尔降临人间降妖伏魔、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格萨尔》。
中国数字时代将近期流传于网络上的热门图片整理成册,制作了最新一期【图说天朝】合集。本期图片话题涉及:防疫政策、上海封城、东航空难、辱包等。
一周言论:
- 中式没品笑话百科|求求你们,别再猎巫教材了
- 海边的西塞罗|这么丑的教科书,非要扯上“境外反华势力”,才值得你愤怒么?
- 桃花潭李白|教材改了,常识丢了
- 三米荆台|有的人爱国是要人M,周小平爱国要任命
- 世相研究所|对,我要替这套“色情教材”洗白
- 【立此存照】澎湃新闻|广西全州:检查发现新华字典及儿童读物存低俗化内容与配图,责令下架
一场针对单个教材画工问题的正当舆论监督,逐渐演化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材猎巫运动”。或者说,是一场互联网叫魂大赛。而古往今来在叫魂中受伤的,都只有我们自己。
当下的防疫已经和疾病、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关系不大。它是一项“社会治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裹挟其中。它最终考验每个人的人性,每个人都面临一个机会:做出怎样的行动,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当权力意味着优秀,那么权力的趾高气扬也就可想而知,它无法容忍批评,因为在优秀者看来,一切批评都是愚人的蠢见。”
一周故事:
- 一条|对话23位实体店主:愿我还能撑到解封那一刻
- 【404文库】温柔人类GentleHuman|解“封”了,内心毫无波澜
- 【404文库】为你写一个故事|上海这两个月,每天都发生了什么?
- 先生制造|61天后,上海能否回到上海?
- 陈亚亚|谁是保卫社区的人?
- 燕京书评|上海返乡记:我在高铁厕所里完成毕业答辩
6月1日零时起,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这几天的上海街头,能遇到在室外理发的人、按摩的人、蹲在马路牙子喝咖啡的人……昔日的城市活力似乎正在回归。但多数实体店依然大门紧闭,还在等待复工复产复市的那天。
记得公审大会结束后,我们的班主任薛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还好聪明呢,就一个傻蛋!” 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了40多年,当我重新拾起记忆,并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少年的感伤和屈辱,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
今天微博置顶的热搜是“最温柔的牵挂”,不明所以,只看到简介里写: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我只想到驯马女叶澜依这样回复传旨的太监: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某些时候,饱受社会教条训诫打磨、熟记许多标准答案、习惯于压抑自己的大人,反而应该向少年人学习怎样诚实无畏地探求真理与欢乐——这难道不是儿童的纯真(区别于无知)被称为美德的原因吗?”
一周视频:
微信视频号“功不唐捐的孤岛”于6月1日发布了一首歌,视频以黑色为底,配合着歌声展示歌词,提醒人们不要去“喝庆功的酒”:不要接近门口的狗,不要去喝庆功的酒。在勋章闪烁的今天,不要放下没报的仇。不要轻信他们的嘴,不要忘记流过的泪……
近日,网上流传多起北京上海市民喊话公权力的视频。5月26日,一位北京阿姨向警察的喊话,以没有书面法律文件为由拒绝转运隔离。类似的,在5月22日的上海,也发生了市民喊话城管的场景:“不要为了盒饭这样为难你们的同胞”。
上海宣布6月1号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的前几日,网络上流传出了多个市民与警察争论,并要求自行解封的视频。其中,甚至包括上海富人区陆家嘴汤臣一品的居民也要求自行解封。
上海宣布6月1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5月31日,上海多个小区进行庆祝解封活动,网友@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丧事当喜事操办”。在多个小区进行庆祝的同时,5月31日,在上海静安区晶华园小区,因为发现阳性病例,还没解封就又被封了。
6月1日,微信视频号“DK的聲色味觸”的博主发布了一个题为《阴性的翅膀》视频。视频为一首歌曲,也是一个行为艺术:作者将自己做过的所有抗原检测盒做成翅膀穿在了身上,在上海的大街上行走和骑车。目前,该视频已被转发5万多次,点赞一万多次。
6月4日,上海一名老人不会扫码乘车的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视频中,公交司机要求老人用手机扫“场所码”才能乘车,老人在约两分钟的时间里未能扫码,最终只能下车。下车时,老人说:“不耽误大家了。”
一周分析: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72个国际儿童节,在这个注定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儿童中,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群体。
6月4日上午十点半,D2809次旅客列车出隧道时撞上泥石流,在榕江站进站发生出轨事故。在端午假期,一列行驶在旅游重点线路的动车上座率不到四分之一,从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我还是非常担心。
作为救助生命者,却成了残害生命者,恰好说明,错误的科学观的可怕。科学不是万能的,它总在不断发展中,而科学主义却把科学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动辄四处乱贴“不科学”“伪科学”之类标签,可不科学就该被清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