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12期:我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与人格,对得起历史的审判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2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6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1条,刊登读者投稿1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3月19日—24日这一周,2021年失踪的知名反共技术博主编程随想(也是中国数字时代编辑部评选的2021年度人物)在销声匿迹近两年后突然有了消息。网上流传着一份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编程随想的真实身份是46岁的男子阮晓寰,2021年5月10日他在住所内遭到上海公安拘捕,2023年2月被当局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阮晓寰与妻子同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学生,酷爱计算机的阮晓寰放弃大学文凭,从事了喜欢的网络技术工作,并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安全总工程师。编程随想自2009年1月15日在blogspot上开启了“编程随想的博客”起,直到2021年5月9日失踪,共发表了712篇博文。12年来,编程随想独树一帜,将反抗极权、颠覆党国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而写作,他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去自我赋权、启蒙大众,为读者提供了技术和思想上的武装,因此有网友将他奉为“翻墙教父”与“网络自由抗争传奇”。编程随想曾对自己的网络安全技术无比自信,从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为啥朝廷总抓不到俺——十年反党活动的安全经验汇总》便可见一斑,然而此次百密一疏,被网友估计是与CSDN明文存储密码并全网泄露一事有关。因编程随想的姓较为特殊,加之在2001年使用了公司邮箱注册CSDN账号,这导致其姓名的拼音被关联到一篇网络公开报道,最终被当局查明身份。编程随想曾坦言2009年开博之时并没有准备在博客中抨击时政,而他在不断成长中才逐渐走上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之路,自然就不可能一开始做好彻底的身份隔离,可谁又能在20年前完美预计到当下面对的一切凶险呢?有许多网友高度评价了编程随想十余年如一日普及翻墙、开启民智的壮举并期待他一切安好。的确,编程随想本可以身居高位,与权力为伍,但却还是选择了恪守良知,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启蒙者,并为此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file

这一周,互联网上火热的“孔乙己文学”也有了更多后续。这个网络梗是近期许多年轻网友结合鲁迅笔下的旧人物“孔乙己”所发出的新感叹。当下有越来越多高学历青年“毕业即失业”,上大学前他们被打了太多衡中式的鸡血“好好读书你会拥有一切”,可毕业后又被社会鞭打要求放下身段“进厂拧螺丝”,这种“高开低走”的人生让网友感叹“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大概是看不得这届年轻人这副自嘲“孔乙己”却又不愿老实做“祥子”的躺平架势,官媒央视网下场引导舆论“正本清源”,发表了一篇鸡汤味说教文,其中暗含指责年轻人不愿向下兼容的意味—— “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如此“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自然受到了年轻人们的集体抵制,有网友指出,鲁迅写《孔乙己》主要用意,旨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表达对罪恶旧社会的控诉,但到了官方口中,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就被轻飘飘地转换成了个人心态问题。大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被百余年后的中共官媒教做人,被套上“长衫论”来指责、来规训、来PUA,而同时有许多年轻人与他的遭遇深度共情。不过,官方既已为迷茫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哪怕“爹味说教”的效果并不显著,配套的“组合拳”宣传还是很快袭来,周内媒体上连续出现各种放低姿态、劳动致富的创业神话,例如:211女大学生捡破烂月入过万、95后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等,然而这类案例无不遇到评论翻车,其消息的真实性、成功的可复制性饱受质疑。有网友调侃这样的新闻导向基本都是“只要孔乙已肯脱下长衫,做什么都能挣大钱”,但事实却往往是“新闻里个个月薪过万,现实中全是月薪三千”。至于,为何中国二十年都还没有吃够人口红利,工人和农民的福利待遇始终无法与公务员等群体对等,为什么国家发展中付出最多劳动的人得到却最少?答案显而易见。鲁迅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而死,可如今孔乙己们又出现了,那到底又是因为什么活过来了呢?

img

一周荐读: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这些数据本可以、也应该在三年前就分享出来,我们要继续呼吁中国在分享数据方面做到透明,同时开展必要的调查,并公开相应的结果。”

“正因为有蒋彦永勇毅在前,经过三年疫情的民众在回望前逾千日疫政社会之种种,心里是有比较、有衡量,也会有各自的结论,也自然会对蒋彦永的昨天与生民的现实产生历史性的思索,对讲真话这一人类的基本资质有切肤感受。纪念蒋彦永就成了纪念讲真话,纪念讲真话的蒋彦永就成了纪念一位永逝的自由人。”

针对中共当局在“两会”期间加大维稳力度的做法,一位网友吐槽到:“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一开会,北京就成了北韩”。

从2021年5月9日起,知名反共技术博主编程随想突然不告而别,就此销声匿迹,到今天已经长达大半年时间。一些热心读者、号称知情的博主和海外中文媒体都曾提出各种关于他下落的假说,其已经遭到中共秘密抓捕的传言也一度十分流行……

一周关注:

近期,中文互联网上“孔乙己文学”火热,引发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如今,有许多年轻网友结合自身经历,发出了“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的哀叹。并以“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又偏偏读过书”等句子抒发自己“毕业即失业”的迷茫与绝望。

@叔本华:此次白宫报道原话是:不让俄罗斯撤军而呼吁停火是不可接受的!观察者网在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为了某个编辑的自我认知搬弄是非,操弄政治观点,利用官办媒体身份煽动舆论、带节奏,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近日,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Ipsos)发布了一份有关全球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国家中,幸福感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中国(91%),韩国以57%排名第31,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匈牙利,幸福感指数为50%。评论区有许多网民对这一调查结果表示强烈质疑。

不安、慌张的情绪来自于那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的是你少拿钱,多干活,最希望的是你是那颗最尖的螺丝钉,但不能太尖,扎到人了不好。

你很开心,你觉得你赢了,你觉得你会调教,孩子不敢忤逆你。你甚至在她吃了排骨后还得意地补了一句:“这不是吃得很好吗?”后来很多次,你再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都说,随便。

也许,这位叫法比安·安奎尔的儿童确实出于饿肚子状态。但常识告诉我们,900多万儿童吃不饱饭,别说在美国,即使发生在任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

一周惊奇:

希望各级法院能恢复对行政诉讼裁判文书的公开,于私,我这边做行政诉讼案例的公众号可以有更多的素材;于公,统一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督促行政诉讼法官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有利于老百姓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当前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下,伤痛、灾难和负能量可能都会“冷处理”,也就是慢慢地忘掉,不再提及。认为马上会公布调查报告的朋友,主要理由是我国有“一年内公布调查报告”的规章。但规章都是可以变通的,再有三天,就知道结果了。

在这些表格当中,王轶婷记下了某部大型话剧报审剧本上没有的方言粗口,记下了某部外籍导演执导的话剧大屏幕上闪现的可能存疑的“吃人的照片”,记下了走出剧场之后演职人员通道被粉丝拥堵可能存在的风险……

日前,一篇题为《山东考公团,正横扫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到:“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一周讽刺:

2022年3月22日晚,有关“上海马上封城7天”“全封4天”等不实言论在网上大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经警方调查,相关不实信息发布者张某某、俞某某为博取眼球,吸引关注,自行编造上述信息,分别发布在同事群、业主群内,造成大规模传播和恶劣社会影响……

养在国外的23岁的大熊猫丫丫,因为年老瘦弱加皮肤病脱毛,被网民认为遭受虐待,强烈要求祖国提前接回。养在成都的不到2岁的大熊猫,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死亡,评论却是不要跟风,最痛苦的是饲养员。

杜钢建还说“英国人英语都源于中国”。杜钢建教授的发现,对一些认为学英语就是崇洋媚外的观点,是最有力的迎头痛击。崇拜英语,就是崇拜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寻根之旅。

上个月,中国最有钱的院士吴以岭退休了。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位院士,但他的产品一定会勾起各位对过去三年的记忆,那就是:连花清瘟。过去三年,吴以岭院士的以岭药业总的净利润差不多有50个亿,特别是去年,净利润预估有20多个小目标。

在此前文心一言的发布会上,李彦宏坦言:“也不能说我们完全ready了,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甚至是对标GPT-4,门槛是很高的。”距离文心一言发布已经刚好过去一个星期,也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不完美”依旧是文心一言的主旋律。

一周声音: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生近日向校长周彬(于2022年8月上任)发出一封公开信,信中表达了对校方新政的强烈不满,要求学校对个别限制措施进行撤消、优化的同时,也希望学校更多尊重学生意愿,允许重大决策过程学生参与讨论、表决。

很多人的“自我”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固化了… 这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封闭,并且老师对此无能为力。虽然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学生们造成的,但这一危机迟早将让我们都付出代价。

马格曾经问爸爸,什么是虚构。马原用一只手拿了一个橘子,对马格说,把橘子放到另一只手上,原先的空手里有了橘子,这样的无中生有就是虚构。那一天,马格逝去了,“有”再度变成了“无”。

一周故事:

就像一些受害者说的那样,事发后,他们不敢和曾经的朋友同学联系,不敢结交新的朋友,不断重新出现的视频和照片,则好像在提醒他们,“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就过去了”。

2019年起,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以及18周岁以下人士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现实中,更大范围的用工门槛往往比60岁还低,年龄成为农民工求职的隐形禁锢。

民办特训学校通常归属地方教育或民政部门监管,但全方位封闭的管理模式,加上高额利润滋养,又让它们极易演变成隐秘的角落……

乌克兰已经进入了一种“战争常态化”的状态,大家似乎习惯了时常的断电,和突然的袭击,在这样的环境中,尽量维持着生活的“日常性”。我们和留学生柯义聊了聊这动荡的 400 个日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如何改变了他,以及更多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