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CDT周报】第80期:二舅三天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而周劼三秒又让我复发了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2.7.31
主题归类:二舅
CDS收藏:时间馆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79期:他们如此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只可惜不是在去年

本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8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6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累计向读者【推荐媒体】72个,刊登读者投稿5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7月24日-31日 这一周,B站上一部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爆火,短短几天时间内其点击量已达惊人的三千六百多万,出圈后持续占据微博、朋友圈、各大短视频平台话题热榜,已被很多B站网友评为“镇站之宝”(该社区的独有叫法,指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UP主 @衣戈猜想 (唐浩)全程配音讲述了主角“二舅”境遇悲苦但心态豁达的励志故事,视频中的二舅是一名能工巧匠,大半生饱受苦难折磨,但他却处之淡然,隐忍又坚韧。由此令作者感叹“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许多人看后表示深受“二舅精神”感动,奉其为“视频版《活着》”,赞其治愈了“精神内耗”。B站在线视频中的许多片段都被“致敬二舅”的评论弹幕淹没,官媒也很快入场将视频定义为“正能量”,盛赞匍匐在苦难中的二舅……原视频发布时间尚不到2天,新华社便与 @衣戈猜想 合作完成了一期后续专访——《那是因为二舅活得好,不是因为我写得好》。

file
file

然而,随着“怀舅风”话题的持续发酵,质疑二舅叙事真实性的声音越发强烈(如二舅的房龄、经历、残疾证等),即便作者在视频中坚称“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还有网民表示希望听到二舅本人的声音,一段长达11分钟的视频,二舅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始终是外甥单方面讲述他的故事、传递他的观点、宣布他的胜利,仿佛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即插即用的工具人,且禁止出现喧宾夺主的苗头”、“悲喜由你,自身无法诉说”。之后,媒体封面新闻实地采访发现:1.二舅致残原因是患“小儿麻痹症”,而非打针所致。2.作者其实是二舅的外甥女婿,两人少有见面。3.视频中“姥姥”由五兄妹共同赡养,并非只靠二舅…..仅此三点,已经导致二舅故事的真实性基础动摇。不过,这个虚实结合的故事仍揭露出中国一系列沉重的历史问题,如与计生有关的遗弃女婴问题、城乡不均衡发展的盘剥、社会救济的缺失、养老福利的空洞等,但这一切问题的根源被蒙蔽遮盖,于是二舅的悲苦也变得廉价。有网民批评二舅故事的内核本质是苦难美学——把苦难当正义来宣扬,把悲惨当坚强来布道,但苦难就是苦难,永远不值得歌颂,“没有任何一个族群的精神内耗会因为二舅那样无怨无悔埋头干活精神所治好”。二舅视频最后强行升华定下的主基调也广受批评,把焦点指向了软化批判的道德矫情上,这无益于“唤醒人们对苦难的省察能力,揭示个体苦难的社会根源”,因为“对苦难的耐受力越强,就越会阻碍人们改变现实”。

file

还有网友对二舅话题进行了恶搞:有人将丰县铁链女事件改编成了二舅版《回徐州三天被拴着铁链的三婶没治好我的精神内耗》,有人将鲁迅小说《故乡》更名为《回乡几天,我没治好发小(闰土)的精神内耗》,还有人将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称作“英国版二舅”以讽刺换个地方二舅能活更好。甚至有人总结出了二舅的行为安全边界——假如二舅去维权,二舅就寻衅滋事;二舅忍气吞声努力活着,央媒就点名表扬让大家学习正能量。就在二舅话题爆火之时,在朋友圈炫富秀权的南昌"体制二代"周劼也颇为黑色幽默的紧跟上了微博热搜,两人恰似这个时代两个群体的隐喻“有人默默承受高速发展遮掩的沉疴,有人光明正大掏空国产享受所谓大国的荣耀”,原本一个人不会天生幸福,一个人也不会天生苦难,但现实却是他们的人生仿佛皆为注定,相伴相生、互为因果,前者对苦难的隐忍成就了后者的朋友圈 —— “没有二舅的负重前行,哪有周劼的岁月静好”。于是,挣扎在一个根本无法自我拯救的精神内涝之中,已经有人感激周劼们带来了服下二舅鸡汤后现实感的回归—— “二舅三天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而周劼三秒又让我复发了。”

file

一周荐读:

延伸内容:

7月25日,B站UP主@衣戈猜想 发布了一段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热爆了B站、微信朋友圈、微博和各大短视频平台。该视频浏览人次已达到数千万。巨大的流量带来了舆论震荡,一时间全网莫名刮起一阵“怀舅风”,然而,这段视频在几天内引发了强烈的争议。有网民大赞视频是现实版的影片《活着》,官媒也入场加持将视频定义为“正能量”,但有网民则指出该视频一些事实细节成疑,并且有美化/消费苦难的嫌疑,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批评。同时,许多人也将二舅安贫与“南昌体制二代”周某炫富事件同时进行对比评论。

2022年7月,中国数字时代搜集整理了(6.24-7.20)这一个月期间反映国内热点事件的部分网络视频,以时间为序进行混剪制作了月度视频——《七月之声》,谨以本片向《四月之声》致敬。

7月的热词是“算政治账”,当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时,只能以“政治账”作为将清零进行到底的借口。同时,我们也在本文梳理了安倍遇刺、因烂尾楼导致的停贷潮、江西国企员工炫富和“二舅”事件中值得关注的观点和讨论。

本期CDT报告汇看点:新疆兵团是镇压维吾尔人的“刽子手”;购物时记得用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检查器,我们爱时尚更爱人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民族主义,只准网上叫嚣不得线下活动。

这些身陷囹圄的维权律师,即使出狱,律师资格证也已经被吊销,并继续生活在监视之中,很难再进行维权法律工作。维权律师进去了,为TA辩护的律师也进去了,之后为TA的辩护律师辩护的人也进去了,这不是苏联笑话,而是习近平治下中国法律界的现实。

随着中国网络审查的逐年趋紧,对克拉玛依大火死者的纪念文章越来越难以发出,甚至有人试图去塑造一种新的集体记忆,称“让领导先走”是被误解的话,领导并没有不顾学生安全先走。2021年12月8日,网友@“是个小姬零鬼”发布长微博反驳这种说法……

一周关注:

近日,南京玄奘寺被网民曝光供奉日本战犯牌位,消息引发全网愤怒,舆论要求将此事彻查到底。7月2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调查组迅速公布调查结果,名为吴啊萍的一名90后修行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遭逮捕,官方称此人供奉日本战犯的个人动机为“出于自己对因果释结的错误认知和自私自利”,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玄奘寺寺庙主持已被撤换,并有多名官员受到处分。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

中宣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公布“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十年来始终保持高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然而,多个官媒账号的消息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近日,杭州一名22岁女孩惠惠(化名)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进ICU最终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了网友关注。央视官方视频账号 @央视频 在蹭话题热度时教网民“如何通过饮食缓解熬夜危害”,不少网民对这一不恰当的内容关联表示抗议。

特例的猫:性质太恶劣了,没有工资,就不干活了?你的觉悟呢?吃饭比爱国更重要吗?你还是不是一颗红心向祖国?你今天就想要工资,就想吃饭,明天还想干什么,我都不敢想了!决不能被境外反动势力洗脑利用,做破坏抗疫大局的卖国贼!

近日,网传中国多地以各种名义强制“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不惜动员小学生、初中生展开家中老人疫苗接种排查,陆续以“学生入学报到”、“星级活动评选”等方式向未接种者家属施压,旨在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比率,这引发了网民的强烈反感。

2022年7月25-31日,距离李文亮医生的去世已869-875天。赵粤难道不是在跟我谈恋爱吗:李医生,你在天堂也是医生吗?那里的人们都不生病的,你要失业了,做个每天吃吃鸡腿打打球的闲人吧。帮我给我思念的人带个问候吧,他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谢谢你啦。晚安啦~

一周惊奇:

“2020年,全国有超过4500万人次本来应该住院的患者,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住进医院。2021年,全国有超过3800万人次本来应该住院的患者,因为这个原因,没能住进医院。”

好不容易等到这剧,结果,啪,没了?官微解释:技术原因,延后播出,时间待定。再一看,有的网友已经高呼“大快人心”了~ 本来剧已经过了审,可是他们偏偏嫌审得还不够严,自愿充当网络纠察队。

你如果仔细分析核酸公司的财务报告,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收入和利润都是暴增,但收到的现金流不多,应收账款也是暴增。2022年的应收账款是2020年的6倍,远远超过收入的涨幅。

一周讽刺:

近期,江苏滨海县县委组织部重点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7月26日下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大为,对今年首批7名“躺平者”进行集中诫勉谈话。

流调中为生计奔波的打工人,令我们心酸共情,与此同时,在某地疫情流调信息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无法确定这些人是否如网传的那样,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轨迹,足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折叠。

7月25日,有网民又从一篇人民网旧文(发布于2021年11月4日)中挖出了“辱包”元素,这篇报道中习近平的一句原话似乎高度概括了当下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困境—— “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一周故事:

现有的数据里,有36个孩子捡拾自广西全州县,其中至少4个孩子的捡拾地写的是全州计生部门。全州的邓小周家说儿子1989年生,一岁左右被抱走。而根据兰妮的寻亲经验,中国被国外家庭收养的孩子基本上是1991年及之后出生的。一幅大得惊人的拼图,随着十几万块碎片归位,全貌隐隐浮现。

我原本是一个很喜欢热闹的人,时不时拉着工作室的其他人一起聚餐,出去玩。但现在,我已经很久没在外面吃过饭了,也没出去看过电影,经济是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是,完全没有这个心力了……她试图拼回感染新冠之前的那个自己。「现在看起来也没那么惨是不是?」有朋友劝她,向前看,别回头。她也照着去做。「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还是有一点难以释怀,一点点。」

才知道他在北京有房有车有户口,每年可以出国旅游两次那种,毅然润掉,一定有充足理由……他说:“这是一个不断强化决心的过程,就是为了自由,这些年社会事件太多了,每一件都推动我出去,最后推动我的还是徐州铁链女,因为我也有女儿,有天我忽然发现,其实我女儿和铁链女,就差那当头一棒……”

距上海6月1日全市解除封控已过去近两个月,正常的工作、娱乐、生活的节奏已经回归…..过去两个月的生活暂停,让不少身在上海的人陷入了一种虽然身体自由了,但心理上仍处于封控之中的微妙状态。常驻这座城市的自由摄影师Johnny联系了8位愿意分享这种感受的朋友们,记录了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

一周声音:

过了三十年,什么都没有改变。我们依然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世界,只是所有人都变得更加现实,更加稳定,更加缺乏对未来的期望。它的确不值得被嘲笑,它只是没落了。丢掉了改变命运的向上的、积极的、梦想的一面,而变成了刻板的、失衡的和无助的一个状态。它曾经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如今变成了固化这个世界的力量。

再花样百出的玩法,再丝滑又人性的算法,再牛逼哄哄的MR设备,怎么抵得上这样“人玩人”的游戏呢?无须司法介入,即可限制自由。无须程序审核,即可动用权限。无须议程解释,即可模糊处理。而且,全社会都必须配合。你躲在系统背后,像开了上帝之眼,成为了更高级的文明,可以肆意遥控人间。

演出结束,有的人回到了笼子,在梦中哼唱《爱,是最好的答案》,有的人停止了挥鞭,他们都感叹“真是辛苦的一天呢~”我们遭的这些罪,难道真的是像“彗星”一样,是一种所有人都不可控的天灾吗?不,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是只有我们不知道。我们真的想以为那是一颗彗星,假装忘记这颗彗星的来去,实际还是人在做决定。